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考试答案

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考试答案

1 2013年与2014年相同的题目(4道题) 第一题 结合国内外环境,如何理解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一、为什么说处于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之所以说,我国现在面临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因为以下原因:政治上、经济社会上、国际外交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 中国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积极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 2、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紧紧依靠人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2

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要充分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居安思危,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之所以要坚持科学发展,有两大原因: (一)原因一 发展很重要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归根结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原因二 3

从基本国情来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发展任务仍然存在问题,既要看到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重的一面,更加凸显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发展条件来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较低,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的三重约束,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资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供给与需求的矛

盾日益尖锐,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凸显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发展理念来看,即奉行的发展理念与实际发展道路有很大差距,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只能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如果发展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 4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4

第二题 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根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丰富: 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手段不具有制度属性。 2 既然都是手段,就各有特长,需要结合使用。 3 虽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其能够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为: 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再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在宏观调控上,已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中央,通过1956年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但是其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其改革措施只是加强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没有突破整个框架。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将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接着,先后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商品经济“概念,并在1992 5

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具有制度属性。江泽民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得到了邓小平的认同。十四大正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在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思想认识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质的飞跃,都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幅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每跨越一个阶段都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提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指的是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值得是界定政府职能,更好的让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但是,政府与市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因为市场和政府各有各的优点与不足。市场利用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竞争领域中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但市场机制在环境治理与保护、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非竞争领域是失效的。在市场规律的优势领域,政府应该逐步退出,要退够,让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充分的条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失效的公共及民生领域政府应该及时介入,市场应该退出,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治理等。 6

第三题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指的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正反两方面总结,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需要,开辟出的心路;(2)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一句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历史文化条件。道路是。。。。(3)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有60年的历史,还不够成熟完备,还有许多要改进的方面。要求我们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觉性,深化改革,推进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发展,使道路越走越宽广。

(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

础,后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保障发展,正是我们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坚持、发展和完善了中特政治道路。未来要继续坚持、发展和完善中特政治道路,就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的原则和内容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照搬一个路子 口诀): 1 借鉴但是不照搬 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成果,但是不照抄照搬。 政治体制改革内容 7

2统一 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的作用),发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七大内容(人大、政协、基层民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依法、行政和权力运行机制 要爱国就要依法行驶权力)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1 立法与监督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2 人大代表结构问题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3 人大委员会成员结构问题 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1 发挥政协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2 特别要与民主党派好好合作 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1 基层要有活力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2只有活力还不行,其要与政府管理要协同,不能无法无天,不受约束 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3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