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美术展新闻稿
篇一:书画展新闻稿
书画青春激扬风采——记我系第十三
届技能文化节书画摄影展
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我院学
生会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技能文化节气氛,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
台阶。
5月13日,由路桥工程系学生会主办,宣传部承办在路桥园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收到全系同学近百件书画摄影作品,参展的有80余幅。
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
其书法或工整隽秀、或挥洒自如、或浑然古朴;绘画笔墨淋漓、激扬山河;摄影主题鲜明、色彩斑斓。
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
一体,导向正确,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品味,不乏精品力作。
此外,我们还筛选出一部分土木工程修建的施工现场摄影作品共同学们参观、学习。
此次活
动从参加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上来说比往届有较大提高。
并且新开辟的摄影板块
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为今后的活动内容及方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向。
书画摄影展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它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而
且提升了审美情趣。
为我院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二:童振刚巡回美术展(新闻稿)
童振刚“心经肉跳”巡展北京站盛大揭幕
10月10日15时许,“心经肉跳”童振刚巡回美术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圆满开幕。
著名批评家栗宪庭,学术主持王鲁湘,策展人徐刚,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家童振刚等嘉宾莅临出席开幕仪式。
展会将持续到10月19日。
童振刚(生于1959年)和中国大部分科班出身的当代艺术家不太一样,他是“野狐禅”。
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上出生并长大,童振刚本来注定是要做一个
光荣的产业工人的,他也已经在很小的年纪开始在油田上工作。
是他对书法和
篆刻的喜爱和天赋,让他转换了职业。
虽然他到了北京以后,也受过大学艺术
教育,先是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再去中央艺术学院,但是毕竟不是正式攻读学位,而是在自己已经形成艺术观念的基础上进修。
这样独特的经历让童振刚成
为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当代艺术家,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这次童振刚的“心经肉跳”主要集中展出这些年他书写《心经》的感悟,开创
出以画为书法,书法为造像的新式风格。
作品恢弘,展览壮观,着实让人“心
惊肉跳”。
在《心经》系列中,童振刚强调了书写性和密集的网状构成方式,
在画面中找到了一种结构感,让作为纯粹文本的《心经》具有了画面的感觉。
并从水墨本体出发,运用一种新的布本材料,书写构成一种新水墨的艺术方式。
在写经画经,从“心经”到“肉跳”,从诱惑到享受“空”的过程,童振刚用
这种方式来不断加持,既是身体大病以后的身心回归,更是一种幽玄的艺术境界,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心灵的皈依以及对于视觉意义的深刻理解。
据悉,在他的自述中,我们知道他201X年达到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但是
201X年摔断腿骨修养半年、201X年摔断脊椎又修养半年、201X年被人骗财,
三年中磨难不断。
在低潮中他开始反思:“如果说我前半生修行的是外相,是
艺术风格上的转变,那么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反观内心和精神相统一的修炼。
”
而这样的修炼和书写《心经》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童振刚的《心经》对佛学进行了深刻映射,学术主持王鲁湘在展览中介绍,我们看到的在墙上展示出的一
个简单的平面,其实是千辛万苦劳作的结果。
这个千辛万苦的劳作跟我们在西
藏看到的佛教徒一步一个长头,从千里之外拜到拉萨的那个大昭寺是一样的。
他写经的时候也是在磕头,写一笔就是一个磕头,每一笔都是平心静气,排除
杂念,把心经抄下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心力交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修炼。
著名批评家栗宪庭说,抄经能够让人平静,但是我从童振刚的作品看到了不一样,作为他的个体生命,能看到生命的痛苦,挣扎,欲望,同时也象征了我们
这个时代的痛苦挣扎的意向,这与以往的平静是不一样的。
最后童振刚表示,这只是我的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好的作品,更好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够与他拭目以待。
接下来这批作品要送到第二站巡回展地点加拿大,届时将会有更多人目睹到童振刚“心经肉跳”的艺术作品,与他共同迎来关于
生命的“心”时代。
重要嘉宾合影
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发言
学术主持王鲁湘发言
策展人徐刚发言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发言
艺术家童振刚发言
展览现场01
展览现场02
篇三:巴州蒙中第三届美术作品展活动新闻稿[1]
诗画雕刻添光溢彩笔墨书画韵味流长
——记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第三届校园美术作品展
这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展示台,这是一个奇思妙想的集聚地;这是一幅幅匠心独
运的精美作品,这是一件件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
4月20日,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
清洁的操
场上显眼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展板和画架,上面展示着一幅幅出自学生之手的
精美画作。
全校师生不畏炎炎烈日驻足欣赏,赞扬声不绝于耳。
本次美术作品展是由蒙古族高级中学领导策划和组织举办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此次活动作为蒙中第三届校园艺术节的一个部分,学校领导投入了大量的
精力,筹备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前期收集和整理了全校六个年级50多个班级学生的大量作品,经过美术组老师的严格评定和筛选后,选出100多幅优秀作品
参加此次展出。
展出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展、“廉政文化
进校园”学生作品展、“我为蒙中添光彩”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和“《弟子规》与我”手抄报展出。
本次展出的书画作品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有水粉静物画,油画、墨吹画、卡
通水粉画、人物或石膏素描画,还有雕刻和摄影作品。
其中高一
(5)班牛敬逸同学的国画,博得了许多驻足观看师生的一致赞扬,他的画笔法
繁杂但却栩栩有神,他描绘的人物不怒自威,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高三(6)班的乌云格同学的画作独具匠心,这幅画是她经过了好长时间绣制出
来的,硕大鲜红的“蒙中”两个字,精心绣制的蒙中校
标,期间嵌有展现学校老师和同学笑脸的照片,这些设计表现了她对学校和老
师的无限热爱之情;还有高二(10)班的萨仁花同学的手工工艺作品,她用大
米和红绿豆粘贴出了一幅极具美感的画作,看似简单的红色和黄色的花朵,是
她用染过色的米粒一粒粒拼贴出来的,在这过程中,她付出了极大地辛劳;高
一年级杨玉婷同学的装潢设计草图,极具现代气息,画作简洁大方又不失典雅
气息,她小小年级就有如此设计功底,着实让人惊叹??优秀的画作还很多,一
幅幅作品展现的都是学生高超的艺术功底和对蒙中的热爱之情!
“廉政文化进校园”学生作品展中也是创意不断。
其中,初一(5)班学生唐江梅就以“猫捉老鼠”为题材,形象生动地揭示官场行贿受贿的丑恶作风;在
初二(3)班的唐运萍同学名为“本是同根生”的作品中,她将“权、利、责”画成了三个襁褓中的婴儿,梦想当官的父亲只抱着“权”这个孩子,却将其他
两个置之不理,形象地揭示了社会中那些贪权的人的丑恶行径。
此类作品的展出,不仅能展现蒙中学生高超的艺术水平,更能体现学生正直勇敢的精神作风,从艺术和道德上对全体师生都是一种启迪和升华。
在“我为蒙中添光彩”征文大赛以及“《弟子规》与我”手抄报作品的展板上,也展示着多幅优秀的学生作品,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极具艺术性和教
育性,能从学生的字里行间体味到她们那份青春的朝气和激情。
巴州蒙中,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巴州蒙中,放飞学生对未来的梦想;
优秀书画雕刻作品在这里呈现,良好的道德之风从这里传播,美
好的未来将从这里起航!
巴州蒙中第三届美术作品展获得圆满成功!
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 201X年4月20日
篇四:摄影展新闻稿
201X年是我们潍坊学院六十周年校庆的一年,为展现潍院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同时展示参赛者的摄影技能、想象力及审美能力,由美术学院团总支主办美
术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分会承办的“我眼中的潍院”摄影作品展与3月25日
在社团广场与广大师生见面。
美术是美化心灵的艺术,也是人类情感与精神的结晶,并会从中获得视觉的愉
悦和美的陶冶。
这些摄影展的作品反映了美术学院学子对摄影艺术创作上的进
步和提高。
在多样的艺术形式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以丰富的艺术语言,歌颂了我们美丽校园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对潍院由衷的热爱之情。
展览是沟通的桥梁,艺术是心灵的流露,希望您透过每一幅摄影作品伶听到这
么多年轻而真诚的心在唱响青春的理想和高校教育的欢歌。
这次美术学院学生
会承办的“我眼中的潍院”摄影作品展活动,让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活跃,学生
爱校荣校的热情得到培养。
路用方
201X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