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下列对教学反思意义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教学反思”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B、“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C、“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
D、“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
【答案】C
【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集体教学反思更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选项C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夸大了教学反思的作用。
故选C。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答案】D
【解析】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大学》、《中庸》、《孟子》都不
是教育文献。
故选D。
3、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园丁,其职业道德标准相较于其他职业道德()。
A、更加严格
B、相对宽松
C、二者无法比较
D、差不多
【答案】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较之于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铺路石,是人梯。
故选A。
4、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A、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D、农业教育、工业教育、信息教育
【答案】C
【解析】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
5、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是()。
A、纪律
B、群体规范
C、舆论
D、规则
【答案】B
【解析】纪律是群体为维护共同利益并保证工作、生活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各个成员遵守的某种准则,它对人的行为施加外部控制;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舆论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
故选B。
6、母法与子法、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层级效力关系属于教育法规效力中的()。
A、法规的形式效力
B、时间效力
C、地域效力
D、人的效力
【答案】A
【解析】法规的形式效力是指母法与子法、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层级效力关系。
故选A。
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标准,依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某一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论方法称为()。
A、标准参照评定
B、诊断性评定
C、常模参照评定
D、配置性评定
【答案】C
【解析】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
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以便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诊断性评价,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故选C
8、对在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答案】C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故选C。
9、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
A、两极性
B、动力性
C、统合性
D、遗传性
【答案】C
【解析】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
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4)复杂性:人的行为表现
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
(5)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决
10、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