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保健知识课件
一、如何保护幼儿耳朵
一、少挖耳屎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
有时孩子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痒,也常常喜欢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
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
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
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太
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
二、慎用耳毒性药物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
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
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
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
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三、避开噪声,注意游泳卫生
鞭炮的爆炸声,可引起听力下降,故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
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
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
损。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
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四、及时治疗耳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应积极上医院检查治疗,
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的听力影响会少些。必要时还得听从医
生的意见,做鼓膜修补手术。否则,经常反复感染、流脓,使耳中腔
内的听小骨受到破坏,发生断裂、缺损等,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听力。
二、宝宝耳朵意外及风险处理
1、不明东西进耳朵了
在宝宝2-5岁的阶段,比较容易发生异物进耳的意外。因为这个
阶段的小宝宝比较调皮,经常会不小心将小物体往自己的耳朵里塞,
如果是小豌豆、小玻璃弹等都能轻易塞进耳朵。及时爸爸妈妈及时发
现了这些情况,第一时间是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自行给宝宝掏耳朵,
试图把异物取出。
如果有尖锐的东东西帮宝宝掏耳朵,一不小心就会降异物推得更
进一些,损伤鼓膜。父母毕竟不是专业的,非专业的操作存在很大的
风险。第一时间该做的是让宝宝侧着身,轻轻抖一抖宝宝进异物的耳
朵,看异物能否抖出来,一来能都出来就更好,二来不能抖出来也可
以避免异物进入更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马上带去医院让医生把异
物取出。
另外一种情况是,父母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宝宝耳内有异物,待到
宝宝自己觉得很不舒服有自行掏耳朵的行为,或是发现妈妈出现无原
因的耳朵流水甚至耳道出血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
详细检查。
2、耳朵进水了
现在有不少爸爸妈妈会然自己的小宝宝去学游泳,因为游泳可以
强身健体,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但是宝宝游泳时,耳朵的保护工作做
好了吗?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宝宝游泳时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但是如果的耳朵带有伤口的话,最好就停止游泳活动,或者给宝宝带
上耳塞,防止水里的细菌进入耳朵,从而引发外耳道炎等疾病。
三、宝宝耳朵疾病及治疗
1、感冒时耳朵很难受
人的五官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耳朵不能听东西,嘴巴就不能说
话,如果鼻涕多,吸鼻涕的时就能感觉鼻涕往咽部吞。而爸爸妈妈知
道吗?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就只咽鼓管,大人们的耳朵位置比较
高,鼻子位置相对低,所以咽鼓管是斜的,大约与水平面呈30°角,
当患有感冒、发烧等疾病时,病菌不容易感染到耳朵,而引发耳疾。
但是,宝宝与成人不同。宝宝小的时候,他的咽鼓管尚未发育成
熟,非常短,而且是平的,当宝宝感冒、发烧时病菌就很容易通过咽
鼓管进入到中耳,从而引发炎症。宝宝的鼻子于耳朵,虽然看是两个
不同的器官,但它们的健康却息息相关。
所以,当宝宝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流鼻涕、咳嗽、发烧,明明
白白就要注意一下几点:
(1)当宝宝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要尽早治疗,防止诱发中耳
炎。
(2)细心观察宝宝有无出现揪耳朵、摸耳朵的动作行为,如果有就
及时就医。
(3)在宝宝患病期间,避免让宝宝乘坐飞机,因为飞机升降时回事
中耳内部骤然变化,使宝宝耳朵更加容易被感染。
(4)如果宝宝有鼻涕,给宝宝擤鼻涕时,让张口小嘴来擤。如果鼻
子于耳朵同时闭合,会是中耳压力增大,增加感染的几率。妈妈也可
以让宝宝先擤一边的鼻涕再擤另一边。
2、耳朵发炎了
宝宝耳朵发炎的常见病是中耳炎和外耳道炎。中耳炎通常在宝宝
1岁之后比较容易得,他们会在半夜里疼得厉害,宝宝会哭闹不止,
不停地揪耳朵。大一些的宝宝还会说出耳朵里有水,堵得慌。一旦宝
宝两周内有咳嗽、发烧、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妈妈应该考虑
患了中耳炎,要尽快就医。
无论是宝宝游泳时而动进水了,还是妈妈给宝宝洗澡是不慎让耳
朵进水了,爸爸妈妈都可以不要太担心,首先让宝宝侧头,耳道口朝
下,妈妈用手轻轻的向后、向上的方向揪宝宝的耳郭,这样有助于让
水尽快流出。也可以使用软绵棒,轻轻插入宝宝耳朵旋转,把水吸干,
注意要固定好宝宝的头不要让他乱动。
四、宝宝耳朵的保健
1、不要自行给宝宝掏耳朵
如果妈妈观察到宝宝的耳朵有耳屎等分泌物,就会马上用棉签或
者其他搓尖的棉纸给宝宝掏耳朵,把“脏东西”清理干净。这样做是
大错特错的,知道吗?其实只有外耳道的外侧二分之一处部分生产耳
屎,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宝宝可以通过咀嚼、张嘴等动作把耳屎排
除。
此外,3岁以前的宝宝比较容易有耳屎,但是妈妈是不用刻意去
清理。因为,耳屎是用来保护耳朵的,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
道的大门。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
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加之,如果自行用棉签掏耳朵,存在把耳屎推入耳内的情况,万
一推入了,就更加难以清理,处理不当甚至会伤害到鼓膜。妈妈们实
在是觉得耳屎不干净,想帮宝宝清理的话,可以用清水给宝宝洗洗外
耳。
2、用洋葱敷耳能止疼
有很多人知道,在切洋葱的时候,总会被它的气味呛到留眼泪,
但却不知道切洋葱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促进血液的流通,并能迅
速止疼,提升抵抗力。而且洋葱敷耳对于宝宝早期中耳炎治疗能起一
定的辅助效果。
如果宝宝有中耳炎,妈妈可以先将洋葱剁碎,用干净、细密的纱
布抱起来,然后放入微波炉稍微加热一下,再放在宝宝的二道口上敷。
注意洋葱包和宝宝的耳朵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烫伤了宝宝的耳郭
哦。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