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第I卷(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 牛顿(N)B.千克(kg)C.米/ 秒(m/s)D.米/ 秒2(m/s2)2、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受力情况不同,所以惯性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弹力作用C. 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的运动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两个力的大小均为F,它们之间的夹角是120°。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1A. 2F B . 3F C . - F D . F25、某同学用力推一辆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推动,若两位同学一起用力向同一方向推这辆汽车,车仍然静止。
这个现象表明()A.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汽车受到的合力越大B .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图1D.推力始终都小于静摩擦力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贝U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C. t i时刻二者相遇D. 在t i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物体的速度7、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F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则在t o这段时间里()A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C.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D .无法判断8、物体在同一位置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抛出点高度增大,物体落地时间不变B. 物体落地时间与水平初速度的大小有关C. 落地前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物体落地水平位移的大小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给物体施以水平作用力,在力作用到物体上的瞬间()A .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 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10、小玲同学在乘坐电梯时感觉到电梯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超重,在减速上升过程中失重,则她对她在这两个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B. 在超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方向向下C.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重力大于电梯地板的支持力D. 在失重状态下她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11、将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物体在2秒时的速度大小为()A. 2m/sB.3m/sC. 4m/sD.以上答案都不对12、图4所示A B、C为三个相同物块,由两根轻质弹簧K和一条轻线L相连,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L剪断,则在刚剪断时,A、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 A、a B分别为()A. 3A= 0、3B= 0B.a A= 0、a B= gC. 3A= g、3B= gD.a A= g、a B= 0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3、如图5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
从表面光滑的斜面底端滑上斜面,斜面的倾角为,则物体在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
加速度方向为_________ 。
物体沿斜面能够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_____________ 。
14、如图6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X 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900N。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测出推进器工作5s时间内,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0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_kg 。
15、如图7所示,绳AB和BC悬挂一物体,物重100N, BC绳与天花板夹角60°, AB龟与竖直墙垂直,则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时,BC绳的拉力T1= N , AB绳的拉力T2= N 。
(可用根号表示)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16、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 空间站飞船■*a图6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贝U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量角器、细绳套、橡皮条、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8所示,图上标出了R、图8F、F'四个力,其中 _______ (选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都基本相同,说明求合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17、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9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迹开始,每相邻五个打印点(五个间隔)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
测得X i=30.0mm, X2=36.0mm, X3=42.0mm, X4=48.0mm,则打印计数点 2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 ,小车的加速度为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 1 2 3 了\单位:mm x i X2 X3 X4图918、一位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解决下面问题。
(2) 在图10上作出F—X图线;F7N(3) 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线的函数表达式是;x/cm1 2 3 4 5图1021.如图11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四、论述、计算题(共18 分)解题要求:画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可以用下列方法粗测楼房的高度和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从楼顶自由释放一小钢球,用停表测出小钢球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释放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
今测得小钢球下落时间为4s,求(1)楼顶距地面的高度;(2)小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9.8m/s 2)20、一物块从倾角为37°、长为 2.0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 °2sin37 =,cos37 =,g 取10m/s,求:(1)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第II 卷(共20 分)、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6分)做无相对滑动的匀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口,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图11A. (1 maB. maD. F—Ma2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如图12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12中的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位置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A .在Pa段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PB. 在ab段人所受弹性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aIIC. 在bc段人所受弹性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b■■ H ■am ■tBD. 在C位置,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图12二、论述、计算题(共14分)解题要求:画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3.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14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 1m/s运行。
一质量为m= 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 = , A、B间的距离L= 2m 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21.如图11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①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②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图1424•如图15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了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m到达C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质量m= 1 kg.求:(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为多大?⑵木块在AB段所受的外力F多大?(g取10 m/s2)高一物理必修模块1第I卷(共80分)213、g sin ,沿斜面向下,Vo——。
2g sin414、x 10 kg。
15、T1=_20^V3_N, T2=_100亦N(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_ 3 _ — 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16、(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F',大小和方向。
17、0.39 m/s ,0.6m/s 2。
四、论述、计算题(共 18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第II 卷(共20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一、论述、计算题(共 14分) 23,24. (1) ms (2)10 N 解析⑴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 B 运动到C,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 mc sin 30°= ma F N — mc cos 30°= 0 又 F f =^F N18、 (1)F /N弹力F /N弹簧原来长度L °/cm弹黄后来长度L /cm弹黄伸长量x /cmx /cm1 234519、78.4m , 39.2m/s20、4m/s 2,4m/s(3) 50N/m 。
(4)函数表达式 F = 50 X 。
2解得:a = g sin 30°+(ig cos 30°= m/ s2 2由运动学公式得vC-vB=-2ax代入数据解得v B== m/ s= m/s.(2)设外加恒力为F,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sin 30°—^F N= maF N= mg cos 30°则刚开始从 A 运动到 B 的加速度F为a i= m- (g sin 30°+(ig cos 30°)2 刚开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vB= 2a1x1代入数据可求得F= 1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