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昌黎发电厂台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昌黎发电厂台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昌黎发电厂台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SGCC-SGXY QB/FMFDC002-2013 台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2013-09月-01日发布 2013-09月-01日实施**发电厂目录**发电厂台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1 总则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应对突发台风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主席令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86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发布实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国家气象局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实施《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7号《**发电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丰电QB/FMFDC010-2013适用范围适用于**发电厂突发台风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

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事故类型事件类型:台风突发自然灾害。

危害程度分析危害程度分析: 每年夏季由于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并逐渐北移,潮湿的东南季风则沿着高压的西侧向北移动,夏季降水频繁、且雨量集中,汛期台风或强对流天气导致暴雨、洪水漫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水淹厂房等设备损坏事故和重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

4 事件分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该类突发事件分为四级:(1)Ⅰ级特别严重灾情:气象部门发布“台风天气”的紧急警报。

(2)Ⅱ级严重灾情:气象部门发布“台风天气”的警报。

(3)Ⅲ级较重灾情:气象部门发布“台风天气”的消息。

(4)Ⅳ级一般灾情:气象部门发布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 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组织机构5.1.1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厂长副总指挥:厂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成员:副总工程师、工会副主席、厂办公室主任、生技部主任、安质部主任、保卫部主任、运输处主任、政工部主任、纪检监察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财务部主任、社保中心主任、行政事务部主任、物流服务中心主任、发电部主任、维护部主任、通信部主任、水工部主任、集体企业管理部主任及、检修中心主任、械工程处主任、电气工程处主任、水检工程处主任、卫生所所长。

5.1.2 专项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厂长副总指挥:生产副厂长下设六个工作小组,分别为应急处理技术小组、应急物资供应小组、医疗救护小组、调查统计安保小组,后勤服务保障小组,抢险救援小组。

应急处理技术小组: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组长:生技部主任应急物资供应小组:组长:管理副厂副组长:厂办公室主任医疗救护小组:组长:总会计师副组长:卫生所所长调查统计安保小组:组长:纪委书记副组长:安质部主任后勤服务保障小组:组长:工会主席副组长:工会副主席抢险救援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副总工程师应急组织机构职责5.2.1专项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源公司有关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重大部署。

(2)监督本厂及各部门的台风灾害应急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职责的划分。

(3)部署台风灾害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及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4)及时向新源公司、政府部门报告本厂台风灾害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5)总指挥:组织指挥台风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6)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5.2.2 各应急工作小组职责应急处理技术小组的主要职责(1)当接到台风灾害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本部门、本单位人员迅速赶至事故现场。

(2)向指挥部提出台风灾害事故处理建议,为台风灾害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3)组织落实专项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的各项措施,要求,监督各部门、各专业的落实。

(4)在台风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查事件发展情况,并及时向专项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5)台风灾害事故处理完毕后,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处理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应预案。

(6)台风灾害事故发生后,接到报告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参与事故处理。

(7)台风灾害伴随发生电网事故及发供电设备事故时,立即汇报调度,由当班值长根据事故处理规程和调度命令进行事故处理。

(8)制定本厂各设备、设施、建筑在台风灾害事故灾难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法。

应急物资供应小组的主要职责(1)负责各种台风灾害抢险物资的供给工作,提供运送所需车辆。

(2)当需要支援时,负责联络上级部门及社会各方力量,筹集救援物资。

医疗救护小组的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现场人员伤亡救护。

(2)准备救护设备、设施。

(医疗器械、救护车、担架等)(3)建立与地方医疗机构的联络,当需要时,求得支援。

调查统计安保组的主要职责(1)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根据国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专项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会在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做好台风灾害事故现场的保护和证据收集工作,并负责存档。

(4)发生特别严重灾情应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写出事故快报,分别报送相关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安全监察机构。

(5)负责接受公众对台风灾害事件的咨询,统一对外发布事件信息,负责新闻媒体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接待工作。

(8)维持台风灾害现场秩序、现场警戒,划定警戒区域,负责监督应急情况处置时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防止救援时人身事故的发生。

(9)控制现场人员,无关人员不准出入现场,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疏散时的人身安全,做好安置、维持现场秩序。

后勤服务保障小组的主要职责(1)厂工会安排提供救援人员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2)财务部负责保证救援所需各项紧急用资金。

(3)社保办公室负责负责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统计理赔及突发应急资金筹备工作。

(4)厂工会负责伤亡员工家属接待、安抚、慰问和补偿等善后工作。

抢险救援小组的主要职责(1)按照保台风灾害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抢险救援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然后按其职责开展其它救援处置工作。

(2)发电部应急人员负责事故运行方式调整和安全措施落实。

(3)维护部负责电气设备、端子箱、保护室、控制箱、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应急处置。

(4)通信部负责保障通信信息系统通畅。

(5)用系统应急人员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台风灾害事件处置;(5)现场人员受伤的第一救护,报告有关部门救助。

6 预防与预警风险监测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厂办公室是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办公室主任是风险信息收集的责任人,及时收集台风、强对流天气预报等信息。

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1)厂办公室负责与当地关气象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发电部负责收集机组目前的运行状况和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

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1)任何部门收集到有关信息都应及时上报(电话、传真)应急管理办公室,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处置并上报应急指挥部及上级主管部门。

(2)各部门在应急期间应加强相互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防台、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应急救援工作迅捷、有效。

(3)应急救援信息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发布。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6.2.1 预警分级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台风灾害事件进行预警。

依据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经济损失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划分为I 级(红色)、II级(橙色)、III级(黄色)和IV级(蓝色)。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Ⅰ级:红色预警,特别严重灾害,6小时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Ⅱ级:橙色预警,严重灾害,12小时内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3)Ⅲ级:黄色预警,较重灾害,24小时内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4)Ⅳ级:蓝色预警,一般灾情,24小时内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6.2.2 预警的发布程序和相关要求应经应急指挥部确认,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的发布一般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群体短信等方式进行,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1)计划性工作达到上述预警标准的,由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确定预警级别、预警范围后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

(2)生产现场临时性突发事件达到I级、II级预警标准的,由运行值长或检修工作负责人汇报主管生产领导确定后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达到III 级、IV级预警标准的,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直接发布。

(3)档案室、招待所、博物馆、高层建筑等经营场所达到预警标准的,由所在区域的主管领导通知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

预警响应6.3.1发布预警后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经营场所值班人员对预警区域加强巡视,相关部门负责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前期处置。

6.3.2预警发布后,要求应急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进入应急预警状态,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和预警控制措施。

6.3.3检查确认人员疏散通道、集合地点安全可靠。

适时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妥善安置。

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的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作业或活动。

6.3.4根据台风灾害发展,要做好人员、设备(包括不可移动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物资的转移与保护工作,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对易燃易爆重要化学品原料进行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转移的重要危险源要进行转移。

6.3.5按照台风灾害预警级别,按汇报程序分别向上级公司和当地政府进行预警。

预警调整根据台风灾害险情事态发展情况,应急指挥部具体实时调整台风灾害的预警级别,并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确认,通过应急管理办公室对外发布预警级别的变动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