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小学招生政策出台(转自宁波日报)本报讯(记者陈敏)昨日,海曙、江东、江北以及国家高新区小学招生政策一齐出台,四地继续坚持“小学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招生原则,凡在本区域有正式户口,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需登记入学。
根据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各学校必须按照区教育局确定的招生范围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小学招生不得进行认字、写字、认读汉语拼音、计算等测试。
海曙:新购住房户口迁入不满一年者由教育局安排海曙区今年招生政策有四大变化:一,海曙中心小学办学体制由原先的国有民办逐步转为公办,海曙中心小学和孝闻街小学合并。
二,镇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南苑小学、尹江岸小学三所学校,今年起招收“五四学制”学生。
至此加上往年的镇明中心小学(云石校区)、广济中心小学(广济街校区)、翰香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等8所学校(校区)全部开始招收“五四学制”学生;同时,海曙区实验学校、海曙区段塘学校将继续实行九年一贯制,招收“九年一贯制”学生。
三,为限制投机性择校,今年海曙区将加大对学区儿童的认定制度。
按新政策有关规定,父母双方在老三区(江东、江北、海曙)有两套以上住宅房(含两套),其中新购住房户口迁入不满一年(以报名截止日2010年5月11日为准)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确定学校安排入学。
四,首次把“各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写入正式文件。
江东:三个校区停止招生据江东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于日月星城、香格里拉小区的配套学校尚未建成,今年该地段适龄儿童入学仍暂安排到黄鹂小学就读。
黄鹂小学周宿渡校区、民办朱桑小学、爱心小学因拆迁2010年秋季停止招生。
江北:洪塘中心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江北区的招生今年总体将保持稳定,基本没有什么新变化,人数、规模、班级等与去年基本持平。
其中,根据洪塘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2010年起,原来为五年制学校的洪塘中心小学实施六年制教育。
高新区:聚贤社区、广贤社区对口实验学校去年是宁波国家高新区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后的首次招生,招生政策和三区基本一致。
按有关规定,今年起,聚贤社区、广贤社区对口高新区实验学校。
其他政策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
特别提醒各区报名时间不一海曙:5月9日-11日新生入学登记;5月16日-18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生入学登记。
江东:5月13日-15日新生入学登记。
江北:5月9日-11日新生入学登记;5月12日-15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申请入学。
高新区:5月6日-8日公办小学新生入学登记。
新闻链接情况特殊学童如何上学?按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教育局有关规定,一些情况特殊学童该如何上学?昨日,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当地教育局。
外地户籍学童如何上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②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海曙、江东区已取得居住证或暂住证且暂住一年以上,江北为半年;③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或与江东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④父母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并且持有当年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可携带相关证件到招生学额有余的公办学校提出接受义务教育的就学申请,办理相关的入学手续。
城区户口、情况特殊学童如何上学?四地教育局制定了针对有城区户口,但又有各种特殊情况的适龄儿童入学规定:适龄儿童的父母双方在六区(指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外工作,孩子的户口在本区且跟其法定监护人生活在一起,学校可将其视作为本服务区儿童;本区内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的适龄儿童,孩子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经学校调查确认后,可照顾视作为本服务区儿童;父母双方离婚的适龄儿童,应根据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小孩子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
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判给另一方而寄居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处的,经学校调查确认后,可给予照顾进入相应的小学;烈士、现役军人的家庭对子女监护有困难的,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父母属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引进的高级人才,其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安排入学;环卫处职工的农婚子女视具体情况,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超过学龄而又未办理暂缓入学手续的学童,应向原服务区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未及时入学的证明材料,由区教育局确定学校安排入学;对其他有正式户口(含集体户口)的各种特殊情况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其实际情况安排入学。
城区户口而非本服务区学童如何入学?四地对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小学,而选择其他小学就读的学童,学校将通过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与此同时作出以下规定:该学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将其视作本服务区儿童,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该学童只限于该校小学段教育,不包括小学毕业后对口中学的教育(国有民办学校中海曙区户籍的学生除外),初中学校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该学童小学毕业后将失去市属初中学校推荐保送资格。
另外,对有城区户口,未按“就近入学原则”在区教育局划定的区域对口小学就读而选择其他小学就学的适龄儿童,只适用于本区小学阶段,小学毕业后,由区教育局重新安排在其户籍、房产相一致的所在区域小学对应的中学就读。
若户籍和房产所在地不一致,则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
2009年度宁波市三区"小升初"对口方案一览表昨日下午,海曙、江东、江北三区的“小升初”对口学校方案在家长们的热切期盼中出台,局部地段有所调整。
海曙区今年有小学毕业生3100多人。
政策规定,海曙区实验学校、海曙区段塘学校小学部毕业生,将直升该校初中部。
另外,海曙还结合区域内学校的资源和学额情况制定“2004年6月25日后非正常转学学生”小学升初中方案。
江东区今年有小学毕业生3200多人,其中老庙小学划至高新区。
江北区今年有小学毕业生近3500人,根据慈城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方案,今年秋季起,慈湖书院、修人学校初中部停止招生,原来两校服务区小学毕业生升入新慈城中学。
新慈城中学(宁波外国语实验中学)将于今年秋季开学。
另外,育才小学毕业生继续对口升入海曙区翠柏中学。
[海曙区]市老三区小学招生政策同时出台[作者:宁波教科网来源:宁波晚报点击数:7605 更新时间:2008-6-5 13:41:48 ]保护视力色:【字体:】市老三区小学招生政策同时出台海曙8所小学实行五四学制改革惠贞书院小学部一年级今年起转为公办并搬迁昨日,市三区海曙、江东、江北教育部门的小学招生政策同时正式出台。
各区以就近入学原则做了小学地段划分,并制定了详细的入学规定。
三区地段划分略有调整三区的地段分布情况与往年相比,基本情况稳定,但是由于学校拆迁等原因,三区的教育局做了相应的调整。
海曙区今年地段划分基本保持不变。
江东区,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山东路小学即将面临拆迁,故从今年秋季开始,停招适龄儿童新生。
福明家园、新源等社区的配套小学———江东第二实验小学(东校区)今年起开办,招生地段范围有了明确划分,对口小区为福明家园、新源、陆嘉、桑家、戚隘桥、波波城、碧城、史魏家、七里垫。
由于日月星城、香格里拉小区的配套学校尚未建成,今年该地段适龄儿童入学仍暂安排到黄鹂小学就读。
周宿渡、宁丰两地段适龄儿童,可在黄鹂小学黄鹂校区或周宿渡校区中选择其中一校区入学。
江北区也有小幅度调整,惠贞书院小学部一年级今年起转为公办并搬迁,过渡期间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即今年起的新生实行公办小学标准收费,老生仍然按照原来国有民办标准;小学部搬迁后,对口地段为天水家园、天合家园、水尚阑珊小区。
此外,从今年起,海曙区的镇明中心小学(云石街校区)、广济中心小学(广济街校区)、翰香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海曙区实验学校、海曙区段塘学校,实行五四学制改革试点,招收“五四制”学生。
三区的“统一口径”:户口、房产证及其它有城区户口、但与房产证户主不相统一,如果父母双方均一直无房而全家居住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处,或者父母双方曾有房,现因房产置换未定而居住在祖父辈处,或者父母双方均一直无房而有共有房产的,经学校调查确认后,都可将视其作为本服务区儿童。
有私有房产和共有房产的,按私有房产所在社区的服务区学生接纳。
有城区户口、拆迁户的适龄儿童新居住地一次性到位者,凭房产证(房卡)和户口到服务区施教学校就读;拆迁后未购置房屋而寄居在亲戚家中的适龄儿童,经确认后,由区教育局确定学校安排入学。
有城区户口,情况特殊的,要视情况而定:适龄儿童的父母双方在六区(指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外工作,孩子的户口在本区且跟其法定监护人生活在一起和本区内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的适龄儿童,孩子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经学校调查确认后,可照顾视作为本服务区儿童;父母双方离婚的适龄儿童,应根据离婚判决书(或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小孩子及房产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
若房产判给一方,小孩判给另一方而寄居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处的,经学校调查确认后,可给予照顾进入相应的小学;烈士、现役军人的家庭对子女监护有困难的,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父母属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引进的高级人才,其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实际情况安排入学;环卫处职工的农婚子女视具体情况,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超过学龄而又未办理暂缓入学手续的学童,应向原服务区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未及时入学的证明材料,由区教育局确定学校安排入学;对其他有正式户口(含集体户口)的各种特殊情况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视其实际情况安排入学。
城区户口而非本服务区学童,如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学校就读,而就读于其他公办学校的,将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加以调控;一年级报名入学时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学校而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城区其它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将其视作本服务区儿童,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
择校生将被“调控处理”对于择校生,三区将一如既往地采取调控措施。
海曙区规定,对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小学就读,而选择其他小学的,学校将通过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
该学童只限于该校小学段教育,不包括小学毕业后对口中学的教育(国有民办学校中海曙区户籍的学生除外)。
一年级报名入学时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学校而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城区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将其视作为本服务区儿童,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
江北区规定,自愿放弃户籍所在服务区学校入学资格,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其他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视其为本服务区适龄儿童。
小学择校的学生升入初中段学习,如毕业小学所对口的中学学额较满,择校生应回到户籍所在地中学就学或由区教育局安排有学额的学校入学。
对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学校就读,而就读于其他公办学校的,将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加以调控。
江东区也规定,一年级报名入学时自愿放弃本服务区学校而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城区其它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以后又想转回服务区学校的,不再将其视作本服务区儿童,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