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资料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理品质、道德专题1.(一)意志2.坚强意志的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3.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是什么?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
4.怎样磨砺出坚强意志?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善于管理自己,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二)合作5.为什么生活中需要合作?①很多时候人们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不合作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②合作可以闯关,当今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靠个人或个别机构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进行跨领域、多方位的合作;③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④合作能聚焦力量、启发思维、激发创造;⑤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惠互助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6.如何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①为他人着想;②发挥每个人的长处;③尽自己的责任;④合作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
7.合作的目标:寻求合作各方的共赢。
(二)挫折8.我们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迎难而上,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战胜挫折。
9.如何积极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适当调整理想和目标。
④学会自我疏导。
10.“蛮拼的”体现了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弘扬了什么精神?新时期为什么要弘扬这一精神?答: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作风;艰苦奋斗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
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三)诚信11.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2.诚信的价值?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②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③讲诚信能够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稳定运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危害?①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③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互相提防。
④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
14.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②诚信教育缺失,部分人诚信意识淡薄。
③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④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是,失信成本低。
15.国家如何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①让人“不想不诚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让人“不能不诚信”――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完善社会诚信监管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③让人“不敢不诚信”――完善相应的惩戒机制,依法惩治各类不诚信行为。
16.我们中学生如何实现诚信做人到永远?①要言行一致,说话算数,信守承诺,言而有信;②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③要讲诚信的智慧,注意尊重他人,正确对待“善意的谎言”。
(四)责任与公益17.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扶贫志愿者行动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答:关心社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18.“承担责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任何回报。
”谈谈你的认识。
这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①参加志愿活动是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承担责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
③但是,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力。
参加志愿活动会愉悦心灵,增长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提升自我价值。
19.参加志愿者服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传递正能量。
20.我们应该如何向志愿者学习?认清自己的角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珍爱生命,向处于困境的人及时伸出援手;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法律教育专题(一)依宪治国1.(原因)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意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宪法宣誓有什么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司法公正;②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的社会氛围;等。
3.(原因)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4.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①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③积极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二)依法治国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③公正司法④全民守法6.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依法治国?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①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和公民应怎样做?(法治社会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②坚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公民:①积极学习和宣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②守法、用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勇于并善于同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学生应怎样做?①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②守法、用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
③依法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10.青少年如何行使监督权?(途径)答:①可通过人大代表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11.我们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③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等。
国情教育专题(一)可持续发展1.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谈谈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汽车尾气的排放;等)3.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4.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现实依据: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②必要性: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意义: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答:①空气的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②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时候和地方,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③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向污染宣战”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②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增强企业及公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④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等。
7.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防治大气污染、节能减排说明了什么?答:①我国是一个、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②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8.请你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答: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关闭污染企业;③发布了新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和臭氧监测指标;④关闭、淘汰落后高耗能企业,积极推动节能减排。
9.请你就如何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学流、永续发展建言献策。
答:国家: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③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环保行动。
④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10.坚决向污染宣战,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给个人出谋划策?)答:个人:①树立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学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积极宣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③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落实绿色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