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成才和发展必备的素质和条件。
我们进入学校,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在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
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当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
但近一个时期来,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加强学风建设呢?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学风。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
要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境界,激发其成才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并把
道德实践活动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要以优良的道德品质统领学生的思想、行为。
2、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育学风。
进一步完善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推进学风建设进学生公寓,将学风状况纳入文明寝舍创建的重要内容,培育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
3、突出载体建设,以活动促学风。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坚持每年在新生班级中开展“诚信、文明”专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主动学习、奋发进取、诚实守信、行为文明、整体良好的精神面貌。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路。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量的发展,更要有质的提高,而提高办学质量,学风建设是关键。
目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专业成才意识不强,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
我们大学生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也正是意气风发、敢拼敢闯敢于创新的阶段,我们应积极引导转变成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实际中,积极响应学校的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