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安市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10

南安市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10

南安市兰溪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职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学校,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员工。

第二章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第三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四条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校长必须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全体教职工在办学育人工作中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第五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教师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幼儿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条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从事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要建立奖励机制,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进修培训、职务评聘、评优评先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应予优先考虑。

第七条工作量:(一)教师工作量包括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总量,原则上应承担学校分配的学科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学校安排的其他教育工作任务(含班主任、生管、年段、教研组工作等)。

(二)教师教学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本校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师人数确定。

学校在确定教师工作量时,将参照上级有关教师职务评聘等文件规定,同时考虑不同学科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批改作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统筹好学校内部普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工作量关系。

(三)一般人员、非教师序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由学校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工作量。

第三章师德建设第八条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执教之本。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标尺,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九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条教职工应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福建省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条禁令”(闽教监〔2008〕9号),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专业思想,力行师德规范。

对违反《福建省中小学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闽教人〔2009〕143号)划定的师德考核20条“红线”和福建省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条禁令”者,当学期师德考核、绩效考核等次直接定为不合格(不称职),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情节严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撤销教师资格、解聘处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请假与考勤第十一条教职工要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班(及时签到)、不早退,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做好本职工作。

请假必须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学校要加强考勤管理,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考勤考绩。

考勤情况作为教职工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奖惩、调资的依据。

第十二条请假的类别及期限:(一)病假:教职工因病无法坚持正常上班,可申请病假。

请假期限根据实际病情而定。

凡请病假一周及以上者,必须附上病历卡及县级以上医院医生诊断证明。

(二)事假:教职工有私事应尽量安排在公休日,确有特殊原因仍须占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的,可以请事假,但全年事假期限掌握在8个工作日以内。

(三)公假:教职工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知或本单位指派外出参加有关会议、学术讲座(交流)、理论学习或业务培训以及出国出境学习考察等公务活动,可凭文件或通知请公假。

教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等教育的,如集中面授时间不在寒暑假的,本人可向学校提交书面报告说明(附有关证明材料),经学校同意后可不计为事假。

集中面授时间超过15天的,应报市教育局审批。

(四)婚假:教职工结婚凭结婚证申请婚假。

达到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以上)结婚,婚假3天。

夫妻双方晚婚者(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婚假可延长到15天(含法定的节假日)。

(五)生育假:女教职工分娩,可请产假,产假为90天,由学校审批。

晚婚晚育且领取独生子女证者,产假可延长到180天。

未达晚育但经批准生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者,产假135天。

早婚、早育者也要办独生子女证,但产假按事假处理。

独生子女证均必须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内办妥,否则不得享受延长产假。

如产假正值寒暑假,可以顺延其休假时间。

请分娩假的教职工,应提供准生证、孩子出生证明复印件。

夫妻双方为双职工的,男方可享受7—10天的照顾假。

(六)探亲假:因教职工实行寒暑假休假制度,教职工需要探亲者(包括往境外探亲),原则上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若非寒暑假探亲,一律按事假处理。

(七)丧假: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岳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请丧假,由校长批准,最多不超过3天。

若在外地需路程假者,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路程假。

第十三条请假的程序和审批权限:(一)教职工在工作中需要请假的,应填写《教职工请(销)假审批表》一式两份,按管理权限审批。

请假期满,必须按时返岗,并及时向学校销假,其中校级干部到市教育局人事科办理销假手续。

(二)教职工请事假必须事前办理请假手续,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能离校。

3天以内的由所在学校的校长审批,超过3天不满15天的,由学校〔小学由乡镇(街道)中心小学,下同〕校务会审批;15天以上的报市教育局审批。

中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学校的副校级干部请事假3天(含3天)以内的,由所在学校的校长审批;请事假3天以上的,报市教育局审批。

中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学校的正校级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校级)请事假1天及以上的,经市教育局同意后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本系统属公安报备对象(含公务员、行政工勤人员、离退休的县处级干部、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私事出国(境),应严格按《南安市国家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南委办〔2010〕39号)等文件规定做好有关工作。

(三)教职工请病假,一周内由校长审批;一个月内由学校校务会审批;一个月以上报市教育局审批。

中学、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市直学校校级干部请病假一周以上的,报市教育局审批,其中正校级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校级)同时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

(四)连续病休一年以上的人员,经学校同意并附县(市)级以上医院证明报市教育局批准,可列入编外。

编外人员每三个月应持县(市)级以上医院证明办理续假手续一次,送市教育局审批。

编外人员身体复原后要求恢复工作,需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附县级及以上医院医生证明报市教育局批准(五)除病假、生育假、丧假外,其他各类请假(含照顾假),其程序和审批权限按事假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请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一)事假的待遇:1、教职工全年累计事假在8个工作日及以下的,其基本工资(指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龄津贴的总和,下同)及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绩效工资照发;全年累计事假超过8个工作日的,从第9个工作日起,其基本工资、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及绩效工资按日减发。

其日减发计算方式为:每月列入工资基金管理的扣除改革性补贴外的应发工资总额除以21.75天。

2、教职工当月事假累计达到或超过15天的,停发岗位津贴(指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岗位津贴,下同)。

(二)病假待遇:1、当月病假累计达到或超过15天的,停发岗位津贴。

2、教职工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及生活补贴照发。

3、教职工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基本工资,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及生活补贴照发:(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2)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基本工资照发。

4、教职工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基本工资,特级教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及生活补贴照发:(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2)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

5、病休编外人员工资按照病假超过六个月的规定发给。

(三)婚假、生育假、公假、丧假(含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

(四)因病、事假累计超过一学期的,当年度不得参与年度考核。

(五)教职工因故请假的,应办理有关手续并按期销假。

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无故超假的,所在学校应敦促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

如本人坚持不回的,从超假之日起即扣发工资,并按旷职(工)有关规定处理。

(六)请假获准需变动工资的,学校应及时到市教育局、人事局为其办理工资变动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严格考勤制度。

(一)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认真做好教职工的考勤和各类假期的登记管理;要建立考勤考绩档案,严格按照校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及时将教职工每周(月、学期)的考勤情况进行汇总与公示。

(二)由于教职工迟到、早退、中途离岗而导致所在班级(岗位)发生安全事故,主要责任由教职工个人承担,并按《南安市学校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南委教〔2010〕39号)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