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DYLDF钻机操作规程

ZDYLDF钻机操作规程

Z D Y L D F钻机操作规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ZDY6000LD(F)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青龙煤矿ZDY6000LD(F)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施工各类钻孔的操作。

第2条ZDY6000LD(F)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以下简称“钻机”)属于自行式、低转速、大转矩类型,在煤矿井下稳定中硬煤层中,既适于采用孔口动力及复合片钻头施工大直径钻孔,也可采用孔底动力机具钻进定向钻孔。

能够满足钻进各种用途钻孔的需要,如高位钻孔、地质勘探孔、探放水钻孔、抽采瓦斯孔,注水孔及其它工程用孔也可用于地表工程施工。

二、上岗条件第3条ZDY6000LD(F)型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钻机操作知识的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钻机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第4条上岗条件及职责:a.必须熟悉钻机的工作原理,定向钻机轨迹控制,掌握ZDY6000LD(F)型钻机的操作要领、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和事故处理办法。

b.了解本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和规律,掌握施工区域的通风系统和避灾路线。

c.掌握抽采钻孔、测压钻孔、探放水钻孔等钻孔的封孔工艺方法。

d.了解“一通三防”基础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可使用本钻机。

第6条操作人员使用钻机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

第7条操作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并束紧,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而对肢体造成损伤。

第8条钻机工作时,钻机锚固必须牢固,防止倒下伤人。

第9条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调定钻机工作压力。

第10条启动钻机前,操作人员应通知所有人员注意安全,在确认人员和设备都安全后,方可启动钻机运转。

第11条严禁非专业维修人员调整钻机系统压力,专业维修人员对钻机系统压力进行调整时,必须严格按照随机说明书限定压力进行调整,系统压力不得超调,且调整系统压力时必须停止钻机运行并停电将开关手把打到零位;调整钻机转速及推进速度时,必须确保钻机四周人员或物料与钻机间有足够安全距离,必须先调整钻机转速后调整钻机推进速度。

第12条钻机在钻孔过程中,钻杆连接必须采用人工连接,动力头只对钻杆提供抱紧和推进作用,施工过程中严禁动力头旋转。

第13条钻机钻孔过程中加接钻杆时,夹持器必须夹紧钻杆,防止钻杆从钻孔中滑落伤人。

操作钻杆人员身体部位未离开钻机前,且操作钻杆人员未发出操作指令前,严禁关闭操作台截止阀。

第14条钻机钻进过程中,钻机前方严禁站人。

第15条钻机钻进过程中,严禁任何人接触或靠近钻机。

若钻机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确需进行处理,必须先把钻杆退离孔底1m左右,后先停止钻机运行并停电将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后,才能对钻机进行处理。

第16条钻机液压系统不得在泄漏状态运转,渗漏油液应及时掩埋处理。

高压胶管必须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高压胶管进行互换。

接头连接应可靠,防止钻机工作时出现伤人事故。

管路连接之前,必须将接头清洗干净,并装好密封圈再进行连接。

管路连接完毕,必须详细检查,防止接错造成事故。

拆卸油时应将油管及接头用螺堵及螺帽封堵油孔,以防脏物进入油路。

连接管路时应注意将油管摆放通顺(不扭动)排列整齐。

第17条钻机配置的电动机应使用YBK型防爆电机。

第18条更换动力头卡瓦时,必须用卡盘卡瓦装配专用工具将卡瓦组的弹簧压缩放入胶筒内进行安装。

更换配油套油堵时必须用配油套油堵装配专用工具进行更换,严禁用手指或其它物件进行更换。

第19条停机不用时必须停电并将开关手把打到零位。

四、操作准备第20条下井前必须认真学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及钻机操作规程。

第21条根据工作安排,准备、检查、带足本班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定向钻机施工记录表等。

第22条钻机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公司辅助运输的相关文件规定。

第23条钻机安装程序和要求a.在钻机运输前,按根据钻孔施工要求,制作好施工钻场,钻场内施工水池,并形成排水系统,同时保证钻场支护安全可靠,且具有足够的空间,通风良好。

b.钻机运输到施工钻场之后,按照施工要求及现场条件,把钻车、泵车、水箱合理选择摆放位置,连接油管、接上电源。

c.在安装钻车之前,先对钻孔进行点眼放向,按照点眼放线位置,调整钻机方位,稳固钻机,稳固钻机必须在立柱上下垫好道木,立柱支撑必须保证钻机水平;钻机稳固好后,按照设计调整施工倾角(跑道倾角),调整施工倾角时,松开横梁抱箍螺栓,利用钻机调角油缸调整,倾角调整好后,固定横梁抱箍,螺栓必须牢固、可靠。

d.钻机安装好后,把水箱连接到泥浆泵上,接上冷却水和水辫水管,进行试运行调试钻机。

第24条钻机安装完成后所有立柱必须按要求拴好防倒绳,防止钻孔施工过程中立柱歪倒伤人。

五、操作顺序下井运输----井下安装试车----钻机钻孔操作----保养及维修六、钻孔操作方法第25条各操作装置的位置和功能1.操作手把a.钻机行走操作手把(1、2)──用以分别控制钻车两侧履带的前进、后退和停止。

手把前推,履带车体前进;手把后拉,履带车体后退;回复中位,履带车体停止并制动。

手把一前一后,钻机转弯。

b.下稳固装置操作手把(3)──分别控制位于钻车体下面四角位置上的四只油缸,实现钻机的稳固和俯角调整。

c.上稳固装置操作手把(4)——分别控制位于钻车体上面四角位置上的四只油缸,实现钻机的稳固和仰角调整。

d.调角装置操作手把(5)——用来调整钻车主机给进装置的角度。

e.绞车操作手把(6)——用来控制绞车马达的回转。

f.泥浆泵操作手把(8)——用来控制泥浆泵马达的回转。

回转钻进供冲洗液时,手把推向前位;定向钻进供冲洗液时,手把拉向后位。

停钻时手把置于中位。

g.马达回转操作手把(10)──用来改变主轴回转马达的转向。

手把向前推,回转器正转;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反转;手把置于中间位置,回转器停转,马达浮动。

h.给进起拔操作手把(11)──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

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手把置于中间位置,油缸浮动。

i.起下钻功能转换操作手把(14)──用来改变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的联动方式。

下钻时,手把推向前位;起钻时,手把拉向后位;钻进时,手把置于前位或中位(中位时联动功能失效)。

j.钻进操作手把(16)──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

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

k.单动夹持器操作手把(17)──用来在回转器停于任意位置时打开夹持器。

手把置于中位,夹持器与给进油缸在联动状态;手把后拉,单独打开夹持器,此时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19)需置于前位。

l.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19)──用来控制夹持器的联动关系。

有三个位置:手把前推,夹持器与给进、起拔油缸联动;手把后拉,夹持器与回转油马达联动;手把置于中位时,夹持器油路关闭。

m.夹持器截止阀操作手把(21)──手把处于水平位置,截止阀贯通;手把处于铅垂位置,截止阀截止,油液不能通过。

钻进前通过憋高压打开夹持器后关闭截止阀,保证夹持器的可靠打开。

停钻后需立即打开截止阀,使夹持器及时夹持钻具。

n.Ⅲ泵分流功能转换操作手把(22)──用来控制Ⅲ泵压力油的流向。

手把前推,压力油经Ⅲ泵油路板进入钻进系统;手把后拉,压力油进入稳固调角多路阀。

o.定向钻进操作手把(25)──定向钻进时用来控制卡盘和抱紧装置的夹紧、松开。

手把前推,卡盘夹紧钻杆,抱紧装置制动主轴;手把后拉,卡盘和抱紧装置松开。

手把置于中位时,油路关闭。

2操作手轮a.减压阀调节手轮(23)──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18)指示。

b.溢流阀调节手轮(24)──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18)指示。

c.起拔回路节流调节手轮(26)──顺时针旋转,过流口增大,背压减小;逆时针旋转,过流口减小,背压增大。

d.油马达变量手轮──位于油马达上,用于改变油马达排量,调整回转速度。

手轮顺时针旋转排量增大,回转速度减小;手轮反时针旋转,马达排量减小,回转速度增大。

第26条开机前的准备a.将钻车与泵车通过泵车上带快速接头的油管连接起来。

b.通过位于油箱盖上的空气滤清器滤网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N46或N68(环境温度高选取N68)抗磨液压油,钻机正常工作后,油面应在油位指示计的中上部约2/3处。

c.检查钻机各部分的紧固件是否牢固。

d.给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e.操纵台上各手把均置于中位,减压阀、调压阀手轮调至压力最小的位置。

马达变量手轮按需要调节,一般调在中等排量。

f.打开主操纵台右边的夹持器截止阀。

注意:a.为保证回转器齿轮、轴承及配油装置的润滑,在初次使用前应通过回转器后盖上的回油口往箱体内注入液压油,油面与回油口的高度相同。

b.为防止泵的磨损,初次使用及拆卸重新安装后应通过泵的泄油管注入液压油。

第27条启动a.接通电源,试转电动机,注意其转向是否与油泵的转向要求一致。

b.启动电动机,观察油泵是否正常运转(应无异常声响,操纵台上的回油压力表应有指示),检查各部件有无渗漏油现象。

c.使油泵空载运转(3~5)min后再进行操作。

如油温过低,空转时间应加长,待油温升高至20℃左右时,才可调大排量进行工作。

第28条试运转a.油马达正转、反转双向试验,运转应平稳、无杂音,最低转速时系统压力表读数不超过4MPa。

b.反复试验回转器的前进、后退,以排除给进油缸中的空气,直到运转平稳为止,此时系统压力不应超过2.5MPa。

c.试验卡盘、夹持器,开闭要灵活,动作要可靠。

d.试验履带钻机车体的前进和后退,确信其运转平稳,无卡滞现象。

e.把泥浆泵调到合适挡位并试验,确认其供液稳定正常。

f.在以上各项试运转过程中,各部分应无漏油现象,如发现应及时排除。

第29条车体稳固、机身调角a.将工作场地处地面处理硬实平整。

b.调整好车体位置后,把Ⅲ泵分流操作手把置于稳固调角位置。

操作四个下稳固装置操作手把,将下面四个油缸杆伸出至地面使履带离地。

操作四个上稳固装置操作手把使上油缸顶到巷道顶板,必要时加接长杆,稳固好车体。

c.机身的倾角调整。

调仰角时,松动机身前后横梁的夹头螺钉和机身前端夹头螺钉,将调角装置操作手把前推,待机身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再把各螺栓紧固。

调俯角时,利用下稳固装置前后油缸的高度差实现。

将钻车体前端下稳固油缸收缩,待机身调整至合适角度后,操作四个上稳固油缸将钻机固定。

注意:a.为确保钻机钻进时的稳定性,钻机平台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辅助支撑,并使辅助支撑顶紧巷道岩煤壁,确保钻机前后不窜动。

b.每个班次开钻前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后需检查稳固油缸,如有松动需重新加压顶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