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合作调查问卷
(区属企事业单位)
单位名称:
经营地址:
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贵单位的性质是()
A.行政机关B.事业单位C.社会团体D.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E.私营企业F.港澳台投资企业G.外商投资企业
2、贵单位所属行业()
A.新一代移动通信B.下一代互联网C.生物医药D.软件服务业E.新材料F.高端装备制造业G.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H.新型信息服务业I.物联网J.金融服务业K.现代物流业L.文化创意产业M.其他(请注明)
3、贵单位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
A.是B.否
4、贵单位是否位于产业园区?()
A.是B.否
5、贵单位是否享受过区政府相关科技政策扶持?()
A.是B.否
6、如第5题选A,请详细列出获得政策扶持的项目及扶持方式:
如填写不完,可添加附页。
7、贵单位从业人数为()
A.1-99人B.100-199人C.200-299人D.300-399人E.400-499人F.500人以上
8、贵单位员工学位分布如何()
博士人硕士人本科人大专及以下人9、贵单位员工职称情况如何()
高级人中级人初级人初级以下人10、贵单位招聘人才的时段为()
A.10-12月B.次年1-3月C.次年4-6月D.次年7-9月
第二部分人才需求
11、贵单位急需要哪类人才?()
A.管理类B.销售类C.科研类D.技术类E.其他
12、贵单位急需哪些专业的人才?()
A.哲学B.经济学C.法学D.教育学E.文学F.历史学G.理学H.工学I.农学J.医学K.军事学L.管理学M.艺术学
13、贵单位对急需人才的学位要求为?()
A.博士B.硕士及以上C.本科及以上D.大专及以上E.无要求
第三部分应届毕业生入职发展情况
14、贵单位是否考虑招聘应届毕业生?()(如选B,请直接回答第16题)
A.是B.否C.无所谓
15、贵单位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成本高B.离职风险大C.缺乏务实精神D.眼高手低E.承受能力差F.急功近利G.责任心差H.缺乏工作经验I.其他(请注明)
16、贵单位是否有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培养方案?()
A.是B.否
17、贵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能力和品质?()
18、请对应届毕业生未通过贵单位应聘环节的主要原因进行打分()
19、贵单位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发展状况如何?()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太好E.非常不好
20、贵单位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B.流动性较大C.缺乏责任心
D.急于求成E.工作浮躁F.缺乏工作经验
G.其他(请注明)
第四部分在职人员培训情况
21、贵单位是否有较为系统的在职人员培训计划?()
A.是B.否
22、贵单位在职人员培训模式主要有()
A.内部讲师培训B.外聘讲师培训C.脱产进修D.远程教育E.出国学习F.其他(请注明)
23、贵单位在职人员培训主要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情景模拟D.参观考察
E.其他(请注明)
24、贵单位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为()
A.2次以下B.3-5次C.6-10次D.10次以上E.不确定25、贵单位高层管理者接受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专业技术B.管理技能C.商务技能D.思维拓展
E.其他(请注明)
26、贵单位中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为()
A.2次以下B.3-5次C.6-10次D.10次以上E.不确定27、贵单位中层管理者接受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专业技术B.管理技能C.商务技能D.思维拓展
E.其他(请注明)
28、贵单位基层主管和一线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为()
A.2次以下B.3-5次C.6-10次D.10次以上E.不确定29、贵单位基层主管和一线员工每年接受的培训主要内容为()
A.专业技术B.管理技能C.商务技能D.思维拓展
E.其他(请注明)
30、贵单位对在职人员培训效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非常不满意
第五部分产学研用合作现状
31、贵单位是否开展过产学研用合作?()(如选B,请直接回答第40题)
A.是B.否
32、贵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主要动力是()
A.发展需要B.生存压力C.人才培养D.政策支持E.成果转化
F.提升知名度G.已见成效H.其他(请注明)
33、产学研用合作对贵单位的主要成效有()
A.可观的经济效益B.推出了新的产品、技术等C.与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D.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E.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F.引进了培养了所需的人才G.其他(请注明)
34、贵单位主要通过哪种渠道寻求产学研用合作伙伴?()
A.政府推介B.中介推介C.院校推介D.熟人介绍E.主动联络
F.对方联络H.其他(请注明)
35、您选择合作伙伴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A.院校知名度B.研发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C.团队负责人诚信度
D.利益和目标的趋同性E.团队成员稳定性F.合作诚意
G.其他(请注明)
36、贵单位在产学研用合作中享受过哪些政府的政策和服务?()
A.创新资金支持B.税收减免等优惠C.科技信息服务
D.项目投资洽谈等活动E.投融资便利F.未享受过相关政策和服务G.其他(请注明)
37、请对以往产学研用合作出现的问题给予评价()
38、您认为影响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是()
A.信任机制B.风险分担机制C.利益分配方式
D.知识产权归属E.资金投入机制F.产业化前景
G.组织协调机制H.团队成员流动性I.其他(请注明)39、您认为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技术风险B.市场风险C.合作风险D.财务风险E.政策风险F.其他(请注明)
40、您如何看待产学研用的合作前景?()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太好E.非常不好
第六部分产学研用合作需求
41、贵单位是否有意愿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如选A,请直接回答第43题,如选B,请跳过第43、44、45题)
A.是B.否
42、贵单位无意自身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信用风险较大B.缺乏资金支持C.缺乏法律法规保障D.双方责任不明E.其他(请注明)
43、贵单位期望通过哪种方式进行产学研用合作?()
A.技术转让B.委托开发C.合作开发D.技术服务E.人才培养
F.共建研发中心G.共建博士后流动站H.实习实践基地I.共享仪器设备
J.其他(请注明)
44、贵单位期望的利益分配方式是()
A.按股分红B.一次性支付C.分期支付D.利润提成
E.产值提成F.销售提成G.入门费+利润提成H.入门费+产值提成I.入门费+销售提成J.其他(请注明)
45、贵单位期望的风险分摊和补偿方式是()
A.根据投入资金的比例确定风险承担比例B.根据风险分摊比例,确定收入分成比例C.保险公司提供项目合作保险D.其他(请注明)
第七部分政府在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作用
46、贵单位希望政府加强哪方面的工作?()
A.出台相关扶持政策B.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
C.建立并完善合作渠道D.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E.专项资金投入F.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G.建立紧缺创新人才引进绿色渠道H.其他(请注明)
47、贵单位希望政府如何组织产学研用对接活动?()
A.带领企业走访高校、科研院所B.举办大规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洽谈活动C.举行成果发布会D.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深入企业
E.其他(其他)
第八部分建言献策
48、贵单位对于朝阳区—高校合作联盟运行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49、贵单位对于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培养人才队伍有什么建议?
50、贵单位对朝阳区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有什么建议?
2012-2013年市级及以上政府支持立项及科技奖励情况调查表
填表说明:如本页填不完,可附页
校(院)企产学研合作意向调查表
填表说明:本页如填写不完,可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