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强化措施
再次掀起“双创”工作新高潮
(一)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年初我办重新调整了双创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小组力量,配齐、配强了双创办日常工作人员,细化了工作任务,确保“双创”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办制定了《街道办2011年“双创”工作安排意见》,与各社区、辖区各单位签订了《“双创”工作目标责任及处罚办法》,同时定期召开“双创”工作专题会,专题研究和安排双创工作、并制定双创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汇报制度,“双创”责任目标考核措施,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制度约束,推动“双创”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办对各社区和辖区各单位的“双创”工作每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按期达标。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
我办从提高居民素质和双创知识知晓率出发,在创建工作中,以“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群众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把宣传发动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人人创建的良好氛围。
共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悬挂和书写标语24条,固定宣传栏36期,采取板报、宣传栏、组装宣传车等方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大力宣传,广大居民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责任意识明显
增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家园、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了辖区面貌的新突破;逐步营造了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
(三)、以人为本,突出重点
一是是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境综合整治。
坚持把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6米以下巷道、门前小巷作为治理的重点,突出抓好“治脏、治乱、治差”三项工作。
针对辖区内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突出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清扫。
做到早上清扫,全天保洁;重点抓卫生死角,做到责任辖区内无卫生死角;大力抓细节管理,做到“三净”“四无”(即地面净、墙面净、门面净、无蚊蝇、无
纸屑、无杂物、无异味)。
结合榆林市、区“双创”办开展的全民动员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活动和秋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治理,不断强化综合整治手段,广泛开展消灭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的卫生和野广告的清理,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写乱画等不良现象进行彻底整治。
治理野广告做到随写、随贴,随时跟踪涂抹,维修破损巷道、解决下水管网出水问题,大力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
将清理后的空闲基地加固围墙、建临时停车场、种花、种菜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日常治理和集中整治,使“三堆十乱”现象彻底改观,辖区内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并围绕卫生防病知识和群众健康需求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全年共张贴和书写健康教育宣传内容36期;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戒烟控烟活动,通过设立禁烟会议室、无烟办公室引导有吸烟嗜好的同志自觉戒烟和控烟。
经过扎实工作,各社区健康教育做到了有阵地、有计划、有内容、有资料、有宣传、有活动,辖区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康形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双创”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环境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我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我办按照上级要求统一部署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先后开展了春季灭鼠、灭蟑活动和夏季灭蚊、灭蝇、灭蟑活动。
通过采取统一购药、统一投放、统一灭杀,使“四害”得到有效防治。
五是积极落实旱厕改造任务。
按照市区双创办的统一部署,为切实改善社区居民卫生条件,我办结合实际,把旱厕改造工作纳入爱国卫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方案,摸清底子,分期进行落实。
圆满完成了1500座旱厕改造任务,并超额完成了134座,有效的达到了防蝇、防蛆、防臭作用。
(四)、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2011年,我办将双创工作的完成情况与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及时兑现,严格按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整治标准,把整治工
作一一落到实处,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
对工作进展快、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社区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了事、工作滞后的社区、和个人进行处理,并且其主要负责人要向办事处党工委说明原因,并拿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办事处将按照《双创工作考核办法》、《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一票否决制”等实施办法,严肃追究负责任人,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