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学生励志成长——泗店镇大孟中心小学励志教育实践与探索商勇泗店镇大孟中心小学地处宁阳县西南端,辖8个行政村,服务人口近8000人。
现有12个教学班,教师26人,学生428人。
近年来,学校抓住素质教育改革的良好契机,叫响‚学会做人、励志成长‛的办学理念,按照‘先做人,再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的办学思路,以培养‘朝气蓬勃,举止文明,富有爱心,志存高远,学识渊博,彰显特长’的栋梁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新道德教育实验,扎实实施励志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德育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不大的问题,促进了全体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彰显了办学特色。
一、励志教育的提出背景(一)适应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把‚价值观‛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强化励志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学校办学方向问题。
(二)改革小学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决定未来取得卓越成就的首要因素不是‚天才‛,而是‚动机‛和‚奋斗目标‛。
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那些具有正义感、责任心、合作精神、团队建设能力的人才。
我校的学生全都来自农村,陈旧的‚溺爱+严打‛的家庭教育方式较为普遍,尤其是留守儿童偏多,家庭教育忽视学生的责任、理想和信念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
从学校教育现状看,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志向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心理问题、德性问题、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等越来越令人担忧。
大量事实表明,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小学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推进新道德教育实验的客观要求《山东省新道德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为学生学会做人而奠基。
新形势下推进新道德教育,要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前途理想教育作为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总体要求为指针,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叫响‚认真学做人,勤奋求学问‛的校训,按照‚先做人,再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的办学理念,扎实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德育新特色、新亮点,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励志教育的内涵及目标(一)励志教育内涵励志的‚励‛是指激励、鼓励、勉励、磨练、振奋之意;‚志‛是指有志气、志向、意志,有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及做成某事的气概。
励志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为实现这一志向而成人成才的教育。
我校的励志教育,就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励志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自觉内省的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人生信念,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朝气蓬勃,举止文明,富有爱心,志存高远,学识渊博,彰显特长‛的栋梁人才。
(二)励志教育目标我校实施励志教育的目标是:1、以德育人。
通过实施‚励德、励智、励体、励心、励能、励行‛等‚六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励志成才,努力成长为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明,富有爱心,志存高远,学识渊博,彰显特长‛的栋梁人才,为其终生幸福奠基。
2、以德促教。
通过实施‚励师‛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3、以德兴校。
通过实施励志教育,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打造县域名校。
三、励志教育的实施途径及策略生活是德育的源泉,也是一切德育活动的出发点。
坚持励志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要求,通过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打造生命化励志课堂、开展生活化励志活动、创建生态化励志校园、实施发展性励志评价,引导学生励志成长,实现生活中育人、学习中育人、活动中育人和文化中育人。
(一)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搭建学生励志成长的广阔平台课程是育人的载体。
为将课程育人落到实处,学校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齐课时的同时,把‚开设生本化励志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励志教育的切入点,科学开设德育校本课程《童心启航》和《面塑》,开设了‚五个一‛人生设计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励志成长的广阔平台。
其一,观看一部优秀电影。
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二,确立一位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学校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学习的榜样,制定学习计划,不断查找不足,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其三,确定一条人生格言。
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要确定各自的励志格言,要求学生牢记在心,时时对照自身,警示自我,激励自我,不断超越。
其四,发展一项艺术特长。
结合县体育艺术‚2+1‛活动,学校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面塑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等,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发展一项艺术特长。
学校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安排专业教师指导,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其终生幸福奠基。
其五,设计一份人生成长规划。
每学年初,学校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远理想制定个人学年和学期成长计划,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领域,以规划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二)构建生命化励志课堂,畅通学生励志成长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思想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学科教学中,学校要求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励志教育资源,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优势,通过活动建构的方式,创造和利用一切教育场景,自然、深入地引领学生与学习内容沟通、对话、交流,在学生的感动点、醒悟点、分歧点、困惑点、矛盾点等节点上展开灵魂的重塑,在怀疑、讨论、认同中实现道德的发现,完成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以激励学生励志成长。
(三)开展生活化励志活动,激活学生励志成长的原动力生活是励志教育的源泉,活动体验是学生励志成长的根本。
我们把开展生活化励志活动,作为学生励志成长的生命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励志成长。
一是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书法、面塑两大特色,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独特的技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励志成长。
二是举办艺术节活动。
以‚传承民族精神,艺术励志人生‛为主旨,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活动,引民族精神之源,育自强自主之人。
三是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通过吉尼斯争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吉尼斯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开展民俗文化畅游活动。
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
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五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如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安全教育周等。
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懂得尊重和热爱生命。
六是坚持抓好“四比”活动。
学校通过‚比学习、比纪律、比卫生、比安全‛为内容的‚四比‛活动,对各班级进行评比量化。
利用周一升旗,对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爱学习、守纪律、讲卫生、懂安全的好习惯。
(四)创建生态化励志校园,构筑学生励志成长的绿色家园德育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
创建优美和谐的生态化励志校园,构筑学生励志成长的绿色家园,是学校实施励志教育的生长点。
其一,创新励志校徽、校训。
校徽、校训和校长寄语是学校办学宗旨的体现,是学校精神、气质和风采的形象外化,是时代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折射,是学校独特文化的展现。
创新励志校微和校训,对学生进行励志校徽校训教育,增强学生的励志观念,激发学生的励志激情,引导学生励志成长。
其二,利用古诗长廊,选取从古至今的励志诗词,让‚古诗‛这一华夏精髓在沁入每个孩子心田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励志成才的自信心。
其三,利用宣传展板、壁报栏,陈设书法、面塑等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从小浸润在中国深远的文化气息之中,增加民族自豪感。
其四,设计文明礼仪展板,介绍基本的生活礼仪,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义行为。
其五,充分利用楼道文化,设计主题鲜明的礼仪篇、道德篇、创新篇、名人篇、师德篇、信息篇六大板块,激励学生励志成长。
其六,建设好班级文化,充分利用班内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设立‚励志教育专栏‛和‚励志之角‛,激励学生励志进取、幸福成长。
(五)实施发展性励志评价,激励学生励志成长学生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积极进行德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采用‚成长档案袋‛方式,建立学生‚励志成长手册‛,客观真实地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评价主体上,建立学生自评为主,同学互评、班主任评、教务处评、政教处评和家长评相结合的全员性评价机制。
在评价内容上,从学生的习惯养成、文明礼仪、学科学习、体育健康、艺术特长、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
开展‚三级十类‛的‚励志之星‛评选活动。
‚三级‛即:班级励志之星、年级励志之星和学校励志之星三级;‚十类‛即:习惯、礼仪、学习、环保、生命、爱国、责任、诚信、爱心、健康之星十类,形成面向全体、分层提高、梯队发展的励志评价新机制。
同时,学校还通过‚国旗下闪光‛、‚月喜报‛、评选励志班级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励学生励志成长。
四、励志教育的成效与反思历经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扎实实践,我校励志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益。
其一,‚励志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了学生健康主动发展。
走进大孟小学校园,迎来的是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洋溢着自信笑容的面孔,学生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涵养了优雅的文明礼仪,达到了做人与求知的统一。
其二,励志教育促进了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实施励志教育,一批师德良好、教学扎实、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县内、镇内的教育名师。
其三,‚励志教育‛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泰安市规范化学校‛、‚泰安市校园文化AAA级学校‛、‚泰安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宁阳县特色学校‛、‚宁阳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宁阳县‚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