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学教案

热学教案

1、它只适用于粒子数很多的宏观系统;
2014-4-2
2、它主要研究物质在平衡态下的性质,它不能解答系统如何从非平 衡态进入平衡态的过程; 4 3、它把物质看成为连续体,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
长春理工大学
2、微观描述过程:统计物理学
统计物理学则是热物理学的微观描述方法,它从物质由大
数分子、原子组成的前提出发,运用统计的方法,把宏观性质看 作由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所决定,由此找出微观量与宏 观量之间的关系。
1 pi [单位时间内碰撞在单位面积上平均分子数] 2k nv 2k 6 2014-4-2 21
长春理工大学
k Kn, 1 NA 2 K a pi nv Kn ( ) v ( ) 2 3 Vm 3 Vm
范德瓦耳斯方程: a (p 2 ) (Vm b) RT , (1mol范氏气体) Vm 若气体质量为m,体积为V , 则范氏方程为: m 2 a m m [p( ) ( 2 )][V ( )b] RT Mm V Mm Mm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1、热力学第零定律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A和B同时与C 处于热平衡,即使A和B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 热平衡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2014-4-2 9
长春理工大学
2、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
•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即它们的 温度是相同的。
2014-4-2 3
长春理工大学
二、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1、宏观描述方法:热力学方法 热力学:由观察和实验总结出来的热现象规律,构成 热现象的宏观理论,叫做热力学。 热力学方法的优点: 热力学基本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适规律,只 要在数学推理过程中不加上其它假设,这些 结论也具有同样的可靠性与普遍性。 热力学的局限性:
2014-4-2 17
长春理工大学 (二)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从玻意耳定律、查理(Charles)定律及盖吕萨克(Gay-Lussac)定律,可知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
m pV RT RT Mm
令一摩尔气体的常量为R,则得 p V m= R T 式中 R = 8.31 J· mol-1· K-1,称为普适气体常量。
英美等 国使用
R
TR 0
491.67 491.69 671.67
TR 1.8T
英美等 13 国使用
长春理工大学
4、热力学温标
是一种不依赖于测温物质和测温属性的温标
5、国际实用温标
膨胀测温法: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压力测温法:压力表式温度计、蒸汽压温度计 开尔文
实用温度 计简介
电磁学测温法:电阻温度计、温差热电偶温度计、半导体温度 计、频率温度计 声学测温法:声学温度计、噪声温度计 辐射测温法:光学高温计、比色高温计、辐射高温计
2014-4-2 11
长春理工大学
p T ( p) 273 .16 K lim ptr 0 p tr
T(p) 374.0 T(p)=373.15K
(体积不变)
O2 空气 N2 H2
373.2 373.0 200 400 600
800 1000
Ptr/(133.3224Pa)
2014-4-2
热力学参量:压强、体积、温度等 热力学的目的: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力学的目的:基于牛顿定律(力学参量)
6
长春理工大学
二、平衡态和非平衡态 1、 平衡态的定义: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 系统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称 为平衡态(equilibrium state). 平衡态的特点: (1)单一性 ( p , T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2014-4-2
14
长春理工大学
§3 气体的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s) 一 气体的物态参量(宏观量)
1 压强 p : 力学描述
2
p ,V , T
单位: 1 Pa 1 N m 标准大气压: 45纬度海平面处, 0 C 时的 5 大气压. 1 atm 1.01 10 Pa 2 体积 V : 几何描述 单位: 1 m 10 3 温度T : 热学描述
映为压强处处相等。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条件,即在无外场下系统各部分的化
学组成应是处处相等。 2014-4-2 可以用P、V、 T图来表示。只要上述三个条件一个得不到满足,就是 非平衡态,不能用P、V、T图来表示。
8
长春理工大学
§2 温度 一、温度
日常生活中,常用温度来表示冷热的程度 在微观上,则必须说明,温度是处于热平衡系统的微观粒 子热运动强弱程度的度量
2014-4-2 24
长春理工大学
工业中有很多应用固体扩散的例子。
例如渗碳是增加钢件表面碳成分,提高表面硬度的一 种热处理方法。 通常将低碳钢制件放在含有碳的渗碳剂中 加热到高温,使碳原子扩散到钢件的表面,并进一步向里 扩散。然后通过淬火及较低温度的回火使钢件表面得到极 高的硬度和强度,而内部却仍然保持低碳钢的较好的韧性。 又如在半导体器件生产中,使特定的杂质在高温下向 半导体晶体片表面内部扩散、渗透,从而改变晶片内杂质 浓度分布和表面层的导电类型。
(3)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
2014-4-2 7
长春理工大学
2、非平衡态
在自然界中,平衡态是相对的、特殊的、局部 的与暂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全局的 和经常的。 三、热力学平衡
无热流:热学平衡条件,系统内部温度处处相等。
热力学呈 现平衡态 的条件
无粒子流:力学平衡条件,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系 统与外界之间应达到力学平衡,通常情况下反
Onnes方程
2014-4-2
B C pV A 2 ...... V V
22
长春理工大学
第二章:气体分子 运动论的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围观模型
一、物质的微观模型
1、物质是由大量的微粒(原子或分子)组成
物质由大量微粒所组成的论点是指宏观物体是 不连续的,它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离子)所组成。
2
热力学基础 (宏观理论) 1、热力学第 一定律; 2、热力学第 二定律; 3、热机。
2014-4-2
长春理工大学
绪 论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一、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热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的热运动以及与热相联 系的各种规律的科学。 热现象:这些与温度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热学研究对象:所有与热相联系的现象。 特点:热物理学研究的是由数量很大的微观粒子所 组成的系统。
若气体质量不是1 mole而是 m,气体摩尔质量是Mm ,并把 m / Mm 称为气体物质的量(即摩尔数), p V m = (m / Mm )RT ,这就是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能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气体被称为理想气体,这是 2014-4-2 从宏观上对什么是理想气体作出的定义。
18
长春理工大学
2014-4-2 16
长春理工大学
图画出了某些气体在温度不变时pV 随 p 变化的实验曲线。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由图可见,在T 不变时,不同气体的 pV 都随p→0而趋于同一极限,即pV = C ,这是英国科学家玻意耳 (Boyle)于1662年及法国科学家马略特(Mariotte)于 1679年 先后从实验上独立建立的定律。
与热力学温度 的关系
通用 情况
国际通用
国际通用
K
C F
T
t tF
0
-273.15 -459.67
273.15 273.16 373.15 T=T
0.00 32.00 0.01 32.02 100.00 212.00
0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2014-4-2 兰氏温标
t T 273 .15 C K
t 9 T 459 .67 0 F 5 K

2014-4-2

1
长春理工大学
热学发展规律简史 研究对象及方法 总论
量热与量温 热传递的一般规律
热力学平衡态的特征及充要条件
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和温标 理想气体定律和状态方程 分子运动论 (微观理论) 1、分子运动论的实验 基础及基本论点; 2、理想气体分子运动 的规律(平衡态); 3、理想气体内迁移规 律(非平衡态)。 热学理论的应用 (物性学) 1、实际气体、 液体、固体的基 本性质; 2、一级相变特 征及基本规律。
微观描述方法 在于它在数学上遇到很大的困难, 的局限性: 由此而作出简化假设(微观模型) 后所得的理论结果与实验不能完全 符合。 • 热力学基础
3、热物理学
2014-4-2
• 统计物理学的初步知识
• 液体、固体、相变等物性学
5
长春理工大学
第一章:温度
§1 .平衡态 状态参量
一、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被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物体 或物体系,或热学所研究的对象。 外界:系统边界外部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不交换物质又不交换能量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物质但可交换能量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交换物质又交换能量的系统 热力学与力 2014-4-2 学的区别
(三)混合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从图可看到,在p→0时,各种气体之间的差异已趋消失。 这说明只要气体能满足理想气体条件,不管它是什么化 学成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仍适用。 若气体由1摩尔A 种气体, 2 摩尔 B 种气体……等 n 种 理想气体混合而成,则混合气体总的压强 p 与混合气体的体 积 V、温度 T 间应有如下关系: pV=(v1+v2+……+vn)RT (1.8) (1.8)式称为混合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由(1.8)式可得
pV ( 1 2 n ) RT
2014-4-2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