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对区域经济、行业及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卢馨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酒店行业的竞争,不外乎资金投入、经营理念、环境设施、菜品风味、营销策略、服务水准和价格定位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切又集中体现在人才(含经营管理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一、酒店专业的设置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河北省作为旅游发展大省的区位优势显现。
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
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
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
因此,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先进服务理念的专业人员,这在客观上为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根据我院近年来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和省内外相关大专院校调查显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七以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坐拥高原、山地、平原、沿海、湿地等多种自然景观,并且具有悠久的人文景观。
廊坊作为龙凤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龙凤文化、燕山等悠久的平原文化。
并且近年来,廊坊作为国际会议中心具备了国际先进的会议会展场地,如现代城等。
所以文化旅游必然对酒店行业有了新的需求。
三河市地处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天然绿色走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承接京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桥梁作用。
近年来,公共政策越加倾向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三河作为处于中间的纽带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酒店专业设置是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针对目前河北省酒店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星级酒店主要渴求业
务型高管,对餐饮总监、营销总监、宴会销售总监、房务总监、财务总监、人力资源主管等行政管理人员需求十分迫切。
不仅要求有工作经验,精通业务,而且能够为酒店带来良好的业绩,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善于带领团队。
(二)、连锁餐饮公司主要对中层业务骨干需求较大,包括门店总经理、营运经理、客户经理等,其中门店经理是关键人物。
(三)、伴随行业的发展,传统餐饮行业也出现了不少新鲜职位,驻场歌手及乐队、泊车员、咖啡师、调酒师等,其中有一些更已成为国家认可的新职业,为年轻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
三、酒店专业设置符合酒店企业发展的微观需求
(一)岗位需求分析
就现阶段的酒店行业来讲,企业对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缺口。
在学历的要求上,酒店对中专学历的需求量逐年减少,而对能够胜任高级管理工作的大学专科、本科的需求量增加。
酒店行业所需的主要的管理岗位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市场营销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餐饮娱乐管理部门、前台管理部门、客房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保安管理部门、运输服务管理部门等。
这其中尤其是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尤为缺乏。
(二)岗位群分析
酒店管理类人才培养强调岗位,但又不能只针对某一个单独的岗位。
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就业灵活度,培养目标应针对相关岗位形成的岗位群。
就酒店行业的特点来说,酒店的管理岗位群主要有这样的几类:
1、酒店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部门;
2、市场营销、经营管理部门;
3、餐饮娱乐、前台、客房管理部门;
4、工程、采购、保安和运输服务管理部门。
这些不同的管理部门在人才的需求上,既具有一致性,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同时又具有一些由于具体管理工作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
因此,该专业应当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设置,使其能够满足专业培养的适应性要求。
(三)岗位能力结构分析
酒店管理类人才的素质是综合性的,不仅要具备作为一个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而且要同时具备一名管理人员的素质。
依据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酒店行业的发展,要求酒店管理类人才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全面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酒店各部门的知识,掌握酒店业务、酒店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除了上述素质以外,酒店管理人才还应具备一些其他的基本素质,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体的礼仪、合乎身份的形象等。
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必然性。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区域经济经、社会的一体化将带来区域及周边地区多层次、全角度的进步。
现代服务业也是京津冀区域内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
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十分迅速。
京津冀区域内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也将面对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新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展业建设。
(一)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区域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京津冀一体化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其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共计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 个地级市的80 多个县(市)。
所辖国土面积约为12 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9000 万人。
通过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整合区域资源、坚持优势互补,直面各区域内发展中所遇的经济、社会、自然问题,共同追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的发展,区域内部会形成大中小型城市合理布局的城镇化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对于酒店服务产品的需求总体将扩大。
总体结构来看,高端酒店仍将集中于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吸引物周边,但是在区域内会形成大量的满足社会中层需求的中档和快捷酒店,区域内酒店行业内不同层级的酒店数量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区域内
连锁经营将成为趋势,未来在区域内部进行竞争的酒店将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通过形成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特色服务产品吸引消费者。
无线互联网的普及将影响酒店业营销业态,这一系列变化都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对我院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需求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并且,目前京津冀周边酒店行业对于酒店专业毕业生产生了如下需求。
1、人力资源总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随着在京津冀一体化城市集群中对于酒店需求的增加,区域内酒店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
作为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的服务型企业,酒店目前面临着很大的人力资源缺口。
2、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缺口。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服务业基层员工流失严重,基层管理水平较低。
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专科层次毕业生,毕业后将成为星级酒店的基层高素质服务人员,并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可以成长为高素质的基层管理者。
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广阔。
3、既需要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
周边酒店企业对于专科层次酒店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可以被表述为既要有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潜力。
区域内酒店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对人才的需求要点就是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具备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未来能够成长为基层管理者。
4、职业道德与情商成为需求新要求同时发展中的京津冀区域内的酒店对员工的要求中,越来越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如何认识自身职业,对工作、团队、客人的态度与意识,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是企业对于酒店员工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关注方面,这些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明显优于其他低学历社招员工。
同时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员工所具备的的基本情商,将其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看待。
5、需要突出的特色能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职业人,酒店对于其有着更高的要求,希望其能够拥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能作为酒店提供特色服务的基础。
经过调研,区域内酒店希望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掌握茶艺、会展组织、多媒体设备应用、网络应用等特色能力。
所以,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而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又受到酒店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的影响。
在该专业的建设上,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