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与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

润滑油与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



金属加工 轧制液 | 轧制油 | 冲压油 | 拉拔油 | 切削油 | 拉削油 | 拉丝油 | 磨削液 | 钻孔油 | 珩磨油 | 回火油 | 脱模剂 | EDM |普通淬火油 | 快速淬火油 | 真空淬火油 防锈油 防锈油 | 气相防锈剂 | 置换型防锈油 | 溶剂稀释型防 锈油 摩托车用油 FC摩托车油 | 四冲程摩托车油 | 摩托车减震器油 船用油 船用气缸油 | 船用中速机油 | 船用系统油
程序ⅡD试验 发动机锈蚀平均评分 挺杆粘结数
程序IIIE试验 64h,40℃粘度增长,% 发动机油泥平均评分 活塞裙部漆膜平均评分 油环台沉积物平均评分 活塞环粘结 挺杆粘结 凸轮或挺杆擦伤, 凸轮和挺杆磨损,mm 平均值 最大值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大于
SJ复合剂
项 目
发动机台架数据

9.抗泡剂 用途: 减小润滑油在使用条件下产生泡沫 因加入其它添加剂; 清净剂在油中的作用就如同肥皂在水中:它的 作用是清洁发动机,但是可能会产生泡沫。 空气与润滑油混合并产生气泡。 机油流动, 很剧烈的搅拌 ... 编号:“T9XX” T921、T922加剂量:0.010.1%

10.复合剂 把各种添加剂复合在一起,起到谐和增效 作用;复合剂一般不含增粘剂、降凝剂、 抗泡剂、抗乳化剂。 通用机油复合剂 8090C 80901 齿轮油复合剂 TE4204 抗磨液压油复合剂 TE5064 V3268 导热油复合剂 TE320
2.通用内燃机油:
内燃机油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机油”,它是 润滑油中的大类,约占润滑油的40%-50%。它 应用于温度较高的汽车部件,如气缸、活塞等 部件的接触,也要受到燃料气的侵袭,而且摩 擦条件比较苛刻。

内燃机油的作用: 1.润滑作用 2.冷却作用 3.清洗作用 4.密封作用 5.防腐蚀作用
0
无 0.047 0.086
不大于 不大于
高温轴瓦腐蚀试验(L-38法) 轴瓦失重, mg
不大于
40
6.1
四.国际上主要润滑油供应商:
1.TEXACO(德士古)
2. 3. 4. 5.
Shell (壳牌) Esso (埃索) Mobil(美孚) Infineum (润英联)
6. Ethyl(乙基) 7. Elf(埃尔夫) 8. Fuchs(福斯) 9. Lubrizol(路博润) 10. Caltex(加德士)
24 332 4 0.5
RR:D02-1273
台架测试项目: 台架测试是最为准确和严格测试方法。 它是将待测润滑油的使用于特定的机械 上,在不同条件下测试样品的性能。从 而最真实的反应产品性能。
SJ复合剂
项 目
发动机台架数据
质量指标 不小于 8.5 无 375 9.2 8.9 3.5 无 无 无 0.030 0.064 典型值 8.84 无 54.09 9.42 9.14 6.74 无 无 无 0.015 0.039


T3158 CF-4级柴油机油复合剂 T3158 质量级别:API CF-4 T3158 加剂量:9.6%(m/m) 黏度等级:SAE 10W/40, 15W/40,20W/50,30,40,50 基础油: I类或II类基础油 T3158 复合剂调油配方 15W/40 基础油: I类或II类基础油, 82.0-84.0%(m/m) T3158 : 9.6%(m/m) 增粘剂:SSI<40, 6.0-8.0%(m/m) 降凝剂:T803B, 0.2-0.4% (m/m) 抗泡剂:T901, 0.01-0.03%
1.清净分散剂 用途 使润滑油所润滑的部件保持清洁状态;防 止固体残渣聚集, 减少在发动机零部件上产生 沉积 (油泥); 编号:“T1XX” T106加剂量:1.5-3.0% T122加剂量:0.5-4.0% T154加剂量:3-5% T161加剂量:1-5%
2.抗氧抗腐剂 用途: 防止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氧化腐蚀 编号:“T2XX” T202加剂量:0.5-3% T203加剂量:0.5-3%
内燃机油的可按不同的粘度进行分类, 现在我们常用的是 5W/30,10W/30, 15W/40这三种多级内燃机油。W 代表冬 天,5W代表零下30摄氏度,10W代表零 下25摄氏度,15W代表零下20摄氏度; 30 代表零上30 摄氏度,40代表零上40 摄氏度。
内燃机油测试项目
项 目 昆仑CF-4标准
7.防锈剂 用途: 保护被润滑的部件, 防止其被腐蚀 编号:“T7XX” T746加剂量:0.03% T747加剂量:0.02-0.8%
8.降凝剂 用途: 改进石蜡基油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降低凝点 工作原理: 该添加剂并不能阻止产生石蜡结晶, 但是 会干涉晶体的结构, 从而 : 减缓石蜡结晶的形成速度 减小石蜡结晶体的尺寸 降低石蜡结晶体之间的吸附性 编号:“T8XX” T803B加剂量:0.3-0.5% PPT1-178 聚甲基丙酸脂加剂量:0.1-0.5%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25/0 150/0 25/0
GB/T12579
内燃机油测试项目

硫酸盐灰分,% 硫含量,% 磷含量,% 硼含量,% 碱值,mgKOH/g 氮, % 有机金属含量:钙含量,% 锌含量,% 高温氧化与轴瓦腐蚀试验(L-38) 轴瓦失重,mg 不大于 活塞裙部漆膜评分 不小于 剪切安定性试验 100℃运动粘度,mm2/s
特殊理化性能: 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油性和极压性、腐 蚀和锈蚀、抗泡性、水解安定性、抗乳化性、 空气释放值、 橡胶密封性、剪切安定性、溶解 能力、挥发性、防锈性能、电气性能、润滑脂 的特殊理化性能、其它特殊理化性能。 一般通过理化性质判断基础油的好坏。

三.润滑油的分类
1.各种种类的汽车用油 汽油机油: SE汽机油 | SG汽机油 | SJ汽机油 | SL汽机油 柴油机油: CD柴机油 CF-4柴机油 | CH-4柴机油 通用内燃机油: SF/CC机油 | SG/CF-4机油 | 燃气发动机油 车用齿轮油: GL-4车辆齿轮油 | GL-5车辆齿轮油 其他: ATF(自动传动液) | 汽车减震器油
11. Castrol(嘉实多) 12. BPAmoco(BP阿莫科) 13.中石化长城润滑油 14.中石油昆仑润滑油 15.统一润滑油

添加剂
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 用合理加入,给润滑油赐予新的特殊性 能,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 用添加剂有: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 剂、极压抗磨剂、油性摩擦改进剂、抗 氧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 剂、降凝剂、抗泡剂及复合剂等十大种 类。
质量指标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不大于 9.0 6.5 5.0 20 15 无 0.122 0.381 典型值 9.19 8.22 7.36 4
程序VE试验 发动机油泥平均评分 活塞裙部漆膜平均评分 发动机漆膜平均评分 滤网堵塞,% 油环堵塞,% 压缩环粘结 凸轮磨损, mm 平均值 最大值
3.极压抗磨剂 用途: 防止被润滑的部件因承受高负荷而 使油膜破裂;防止金属之间擦伤。 编号:“T3XX” T321加剂量:1.0-2.0% T305加剂量:0.3-1%
4.油性摩擦改进剂 用途: 在边界润滑条件下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 触,减少摩擦和磨损; 编号:“T4XX” T405加剂量:0.5-7% T406加剂量:0.03-0.30%
5.抗氧剂/金属减活剂 抑制油品的氧化,钝化金属的催化作用, 减少油品的破坏,延长油品使用的寿命。 编号:“T5XX” T551加剂量:0.03-0.5% T501加剂量:0.1-1% T502A加剂量:0.1-1%
6. 粘度指数改进剂 用途 保证油品有足够的粘度 在高温条件下的粘稠性 : 保证油膜强度,避免 运动部件之间的接触 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 : 有利于启动 (在冬季) 在高温时体积增大 : – 阻止流动 – 增稠 在低温时体积减小: – 不影响流动 – 弱的稠化作用 编号:“T6XX” T614加剂量:8-12%
一般汽车一年要跟换两次机油,这主要是因为 机油的性能受到冬、夏气温的变化的影响。例 如冬天温度低,我们要使用低凝点的机油,以 保证在低温下机油不凝结,起到润滑作用。如 果机油凝结或是流动性下降,就会降低润滑作 用,损坏汽车部件。而夏天我们需要选用在高 温下保持粘度的机油,以保证在高温下高温情 况下,机油能很好的附着在部件表面,达到润 滑作用。
工业用油
液压油: 抗磨液压油 | 液力传动油 | 无灰抗磨液压油 | 抗燃液压油 齿轮油: 普通工业齿轮油 | 合成齿轮油 | 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 极压齿轮油| 开式齿轮油 | 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 蜗轮蜗杆油 压缩机油: 螺杆式压缩机油 | 往复式压缩机油 | 回转式压缩机油 汽轮机油: 抗氨汽轮机油 | 防锈汽轮机油 其他:冷冻机油 | 泵油 | 变压器油
合成基础油,主要来由石油化学品,植物油 或来自磷和硅之类的无机物组成。与矿物油基 础油相比,合成基础油分子结构更复杂,除了 含碳,氢元素外,还有氧,硅、磷、氟、氯等 元素。

(2)基础油的划分: 国内基础油的划分是以黏度指数划分的:

(3)基础油指标 一般理化性能 外观(色度)、密度、粘度、黏度指数、闪 点、凝点和倾点、酸值、碱值和中和值、水分、 机械杂质、灰分和硫酸灰分、残炭
12.5-小于16.3 3500 -20 215 -23 实测 0.01 0.01
试验方法
GB/T265 GB/T6538 GB/T9171 GB/T3536 GB/T3535 SH/T0618 GB/T6531 GB/T260
运动粘度, 100℃, mm2/s 低温动力粘度,-15℃,mPa.s 不大于 边界泵送温度,℃ 不高于 闪点(开口),℃ 不低于 倾点,℃ 不高于 高温高剪切粘度(150℃,106S-1) ,mPa· s 沉淀物,% 不大于 水分,% 不大于 起泡性,ml/ml 240.5℃ 930.5℃ 后24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