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基础2

建筑设计基础2


2.等比数列:数列中每个数均乘上相同的数字。
5 10
20
40
80
例:5、10、20、40、80数列,每个数据是乘以2获得。
3.费波纳齐数列 A+A=B(长度) A+B=C(长度) B+C=D(长度) C+D=E(长度)
4.模数分割:模数的单位形:正方形;黄金矩形;叠席矩形;三角形等。强调分割形的内 在数理结构关系。
渐变分割:是指分割线与分割线之间的距离按数列递增或递减,形成垂直、水平或斜向,
或波纹和漩涡等形状来分割成新的形象,出现速度感和量感的变化。
数理分割:按照一定的数列因素、模数因素进行形的分割的造形手法。 1.等差数列:数列相隔的差级是相同的数字。
1 3 5 7 9 11
例:I、3、5、7、9数列,中间相隔均是2,即:1+2=3;,3+2=5;5+2=7类推其差级数字。
• •
• • • •
2
2
2
自然形的面
几何形的面
2
• 3、面的图底翻转性 • 构成中,一部分形态直接被感知,成为形象,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原来 背景逐渐显现成图,这种交替出现的构成形式,称为图底的反转。
2
2
左图是政治海报《种族主义》,简单的 用线勾勒了脚的轮廓,应用图底互换的 关系,使整幅图的意思跃然纸上,在白 色的脚下出现了黑色的人脸,由此传释 的意义发人深省。
2

• • • •
曲线
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 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 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2
• • • •
细线:纤细、秀气、锐利,具有柔弱感 粗线:有利、厚重、粗狂,严密中又产生有强烈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长线:直爽、稳定、具有连续感、速度感、律动感和节奏感 短线:畏缩、急促,具有停顿性和较迟缓的运动感
平面构成的形式
(7)密集构成:数量众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在其他地方稀疏,聚、散、虚、 实之间常带有渐移的现象就是密集。最密集的地方和最疏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视觉设计的 焦点。 (8)对比构成:形象与形象之间,形象与背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异之处,就是对比。
福田繁雄先生作品
在男性和女性下肢间采用正负图形, 当我们把底认为是黑色时,所注意到 的是白色女性下肢清晰柔美,当图是 黑色时,男性下肢干练的线形成对比 的形象,将男女刚柔并济表现得淋漓 尽致。
2
2
面的构成作品欣赏
2
面的构成作品欣赏
2
基本形 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单位。 1 .加
法:形 + 形 = 另一单形
组合方法:
1.减缺法: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剪去,出现新的形态。
2.透叠法:两个形象互相交叠,留取不重叠的部分。
3.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中间出现负形。
3.加减法综合
减一加一法: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另一个新形态, 减二加二法:(以上方法类推) 减二加一法
形态组合法
对称
平衡
旋转
图3
图4
图5
图6 2
• 线的构成
• (7) 消极的线
2
• 线的构成
• (8) 线的分割
2
线的构成作品欣赏
2
2.3 面
• • • • • • • 1、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直线平行移动成长方形; 直线旋转移动成圆形; 自由直线移动构成有机形; 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的形。 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最基本的形。也是设计中常用的视觉造型元素。
2
• •

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 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 烦躁的感觉。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 产生面的感觉。
2
• 点的错觉
• • 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 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 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 感觉。如下图所示。
2
差点构成
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丰富多变
2
网点构成 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 暗调子的构成方式。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神 秘感。
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构成形式
2
点的构成作品欣赏
2
2
2.2 线
• 1、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 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是具有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的 视觉单位形态。 线有造型、分割、指示方向的功能。
几何形 + 几何形 几何形 + 有机形 几何形 + 不规则形 有机形 + 不规则形
组合方法:
1.连接法:形与形外形接触,互不遮挡、保持原形特点。
2.联合法:形与形局部联合,组成另一个形象。
3.分离法:形与形并列保持一点距离,中间出现负形。
2 .减
法:形 — 形 = 另一单形
几何形 - 几何形 几何形 - 有机形 几何形 - 不规则形
平面构成的形式
(5)近似构成:指有相似之处的形体之间的构成,可以是形状大小、色彩,也可以是肌理等 的近似。 (6)特异构成:在有序的关系中,有意违反秩序,使得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从而打破规 律性的构成手法,称之为特异。特异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焦点,打破单调的局面,表达的是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
2•或者,由Fra bibliotek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
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2
3、点的构成
等点构成 差点构成 网点构成
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和谐统一
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丰富多变
是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构成形式
2
等点构成
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和谐统一
2
2、点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上,与平面的大小关系及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 同的视觉感觉。 •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 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 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 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 线的构成
•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 (5)立体化的线(图5) (6)不规则的线(图6)
图1
图2
2
• 2、面的分类与性格
• 面从形状上分为直线面、曲线面和偶然形成的面,从状态分为积极的面和消极的 面,从视觉感受分为无机形和有机形。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等距密集排列)。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的视觉效 果。 (3) 徒手的面,给人以随意、亲切的感性特征。 (4) 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5)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 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平衡
旋转
错位
扩大
放射
平移
六.放射:用放射与集结的方法组合,形成新的形象。
对称
平衡
旋转
错位
扩大
放射
平移
七.平移:将基本沿单方向平行移动,形成新的形象。
平面构成的形式
(1)重复构成:相同的单位形重复出现的构成方法。特点:整齐、规则、条理。 提示:要注意重复形的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可以在设计正负形均是相同的单位形的作业练 习中。提高对正负形作用的认识。 (2)渐变构成:形态或骨格按照一定的数列关系规则变动的构成手法。特点:具有韵律感、 节奏感与运动感。 提示:利用斜线、波状线、透视线渐变,可以构成运动感,韵律感的图形。渐变的聚散关 系、疏密关系要拉大距离,才能显出集中扩散的律动效果。 (3)发射构成:形象围绕中心扩展的构成手法。特点:有较强的放射性、刺激感、动态感。 提示:①离心式:从中心往外扩散。②向心式:向中心迫近。③渐层式:层层环绕中心。

1、点的概念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抽象数学概念,它有具体的形 状、位置、大小、面积、情感等特征。 点是相对而言的,它可以是任意的形状,比如一个文字、一种图形、一个零件、 一架轮船等,但是一定要以一定的形状出现,且在它所处的环境中足够小。
2
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 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规则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 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形式美的原则 对比与调和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形式美的原则 节奏与韵律
第二章 建筑的构成
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等)、色彩、结构、材料、技法等。
5.自创数列:把多约不同数列关系的分割形组合在同一作品中.自主调节其相互间的面积 关系、组织关系,使其形成新的组合效果。
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自由分割的方法,不拘泥于任何规则,排除数理的生硬与单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