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编制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
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就是在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标准以及有关政策要求的条
件下,立足于企业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及面临的、能够确定的主要风险,
愿意并且能够达到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过重新策划、完善、改进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
达到至少通过“三级”安全标准化等级的考评。
为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企业应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其内容如下:
1、工作目标
工作方案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如:2011年安全标准化工作通过三级考评等。
2、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方案中要明确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具体到人,明确其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安
全标准化工作,负责企业标准化文件的编制、评审、宣贯、推进等。
领导小组可下设办公室,负责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3、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初始评估、策划和培训等。方案中要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包括责任人
和完成时间。
1)初始评估
依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
求,企业要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其目的是确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与上述规范之间的差距。初始状态评审,企业可以自己进行,也可委托有相应能力的咨询机
构寻求支持。
初始状态评审是为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一个基准线,即提供一个持续改进的起点。
企业在完成初始评审后,应出具一份初始评审报告,包括如何改进安全生产绩效方面的设想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以不出事故为追求目标来研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
依据。
2)策划
企业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
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围绕对自身生产安全风险分析、管理、控制的结果,对照识
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策划、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台帐、档案等。
在已建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小组等机构,安全
标准化风险评价小组由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直接负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参与,尽最
大可能让岗位人员参与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策划阶段所要做的工作在安全标准化规范文件中都要有具体的细化,因而安全标准化规
范性文件的编制尤其重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
用规范》,结合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要求编制规范性的文件,规范性文件由文件
目录清单、格式标准等组成,文件目录清单要由各小组成员编制,要明确规范性文件编制的
要求与期限,并汇总成册,最终形成一本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3)培训
为保证相关人员对推行的安全标准化全面了解,并确保能有效地在各相关部门、各基层
单位贯彻执行,在安全标准化规范文件的编制完成之后、企业着手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之前,
要对全员开展培训,其目的是满足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规范管理的需要。
4、实施
工作方案要对实施的具体要求、开始及完成时间和考核方法进行说明。
1) 实施发布
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安全标准化规范性文件进行发布,使企业逐步有序地进入安
全标准化管理的状态之中,达到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2)实施过程的控制
根据策划结果,落实、执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企业所实施的安全标准
化管理,是以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通过建立各活动、各岗位的
作业标准,强调至少要做到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生产降低
事故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绩效,不断保持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良好状态。
3)实现规范的、真实的安全生产管理台帐、档案、记录 规范的、真实的安全生产管理
台帐、档案、记录,是企业建立运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根本标志,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5、自我评价
在计划时间内,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开
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逐项自评自查工作;自评后按要求进行整改事故隐患,改善安全条件,
完成资料汇编。
(1)企业编制综合检查表、专业检查表、季度检查表、日常检查表,并按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的要求按时实施。
(2)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进行自评,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
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计划和措施。
6、考评 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运行后,企业将写出自评报告,达到三级标准后积极准备
申请材料,向有关考评机构提出安全标准化评级考评的申请。
7、奖励 采用多种形式(考试、笔试、抽问、实际操作等)完成对各部门、岗位的安全标
准实施操作进行考评。 企业安全标准化通过考评并取得证书,对参加本次安全标准化建设
的工作人员应给予一定奖励。
8、整改 企业在每年自评后或外部考评后,应对考评结果提出的不合格项进一步采取
改进措施、落实隐患整改,以此完成进一步提高、持续改进的最后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