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零部件防护管理办法

汽车零部件防护管理办法

零部件防护管理办法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零部件采取有效防护,确保零部件质量,防止其变质、损坏和错用,特制
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物管部库房零部件、外技部样件、质检部封样件、车间装配零部件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办法引用GB/T19001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4. 职责
4.1 物管部各库管员负责在库零部件的防护。
4.2 搬运工负责零部件入车间配送的过程中的防护。
4.3 各使用车间装配工负责零部件装配过程中的防护。
5.工作程序
5.1总则
零部件在使用、包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预防为
主”的方针。

5.2 包装防护
5.2.1 入库前零部件包装必须达到入库标准才能办理入库手续。
5.2.2 做好零部件的防尘工作,对于需要特别防尘的零部件不得裸露。
5.2.3 对于需要防挤压、防碰撞的零部件,必须用专用盛具或货架进行定置摆放,做到随时
检查零部件放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2.4 对于零部件包装要求不能倒置、倾斜的零部件,必须严格按包装上标识箭头指定的正
确方向放置。

5.2.5做好零部件的防火、防水、防潮工作,其外包装上有明确标识的易燃、易爆零部件,
定置管理规划时应远离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并时常检查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使工作环境安全
性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5.3 搬运过程中的零部件防护
5.3.1 机动叉车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才能进行使用。机动车辆的使用严格执行《机动车
辆管理办法》。

5.3.2 机动车辆必须由专职人员才能驾驶,其他人员严禁操作。叉车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
作合格证方可上岗。

5.3.3 机动叉车、手动车叉车在装卸、运输、投料、转移过程,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
零部件超高、超重、超长运转,叉车上严禁坐第二人。启动和放置应平缓过渡,严禁野蛮操
作或故意摔打。

5.3.4轻放轻拿。用盛具或货架的零部件先检查是否晃动和稳固方可进行搬动和运输;机动
叉车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时才能进行使用。

5.4 贮存防护
5.4.1 零部件需定置管理,标识清楚。
5.4.2 零部件的放置位置、高度和宽度应便于领取、运输、转移。
5.4.3 盛具、货架、周转箱的设计、使用必须要考虑到零部件的保护措施,零部件不能直接
与盛具、货架接触,之间要有缓冲材料、隔离材料及一定空间。

5.4.4 对于白车身件等需要防锈的零部件,必须根据天气状况和贮存时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
喷涂防锈油,放长假期时应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5.4.5 对于电器件、仪表、镀铬件、外观件等易受潮影响,在定置管规划时必须优先考虑贮
存环境的条件是否符合这方面的要求,并平时多检查周边环境对其的影响。

5.4.6所有零部件入库后不能直接置于地面上,应使用货架、盛具、周转箱、包装箱等。
5.5安全管理
5.5.1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结
合”的方针,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5.5.2库区严禁烟火,随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任何物资不得占用消防通道或堵塞消防
设施。
5.5.3搬运、堆码易碎物品时,必须“轻放轻拿”,避免物资损失和造成人身受伤等事故的发
生。

5.5.4上、下班前要仔细检查门、窗、锁是否完好,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5.5 对易燃、易爆(汽油、柴油、氧气、二氧化碳、乙炔、油漆等)、有毒物资要定置管
理,处于远离人群的地方,库房通风良好,标注特别标识,设专人管理。

5.6 不合格品、呆滞品、报废品的管理
5.6.1呆滞品、不合格品、报废品,库房根据配件或物资性质分类进行统一定置管理,并标
注明显标识,在其外包装上贴质检部门的红色标签。

5.6.2呆滞品
两个月或两个月以上未用的状态零部件或其他物资视为呆滞品。根据“小库存,多周
转”的原则,物管部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报采购副总批示,配套部、外协部配合物管部将该
呆滞品在规定的期限内通知供应商进行清退。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清退的,必须以书面报告的
形式报主管副总签字同意,方可贮存于我司,由物管部进行管理。

5.6.3报废品:
因我司人员的人为行为造成的工废品且不能清退回配套厂商的,或其他通过公司领导
(副总经理以上)批准为报废的配件、物资,每月汇总报公司领导和财务部,由公司指令责
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6、相关文件
7、记录 记录编号
7.1 入库复查记录表 QR-DXC-310-08
7.2 ( )月份发运月报表 QR-DXC-31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