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具设计规范

检具设计规范

检具设计规范
一、检测类型
1、 面检测:用圆棒通止规检测,检测面与零件间的间隙按5mm 设计。

2、孔检测:采用插销通过检测。

☆、一般情况下检测插销的导向段采用间隙配合,以检测段通过为准。

☆、检测直径小于3mm ,导向段作为检测段使用,检测孔如果是螺母孔,以螺纹拧入通过为准。

3、成组孔检测:销径按单孔位置公差;成组插销座采用滑动副,配合精度按成组位置公差;并增加固定成组插销座定位销及使用划线销检测。

4、螺柱检测:采用内螺纹插销检测,导向段作为检测段使用,以螺纹拧入通过为准。

二、材料规格
1、卡板:材料Q345A ,板厚6mm 。

2、连接板、支基、连接座等:材料Q345A ,板厚12mm 。

3、插销:材料40Cr
以上板厚规格中不含主定位,主定位与焊接夹具标准一致。

三、检测工具及命名规则
1、面检测型面:所有面检测处打上面检测标记 5 。

I.命名规则:所有面检测(包括型面)采用通止棒(规)来检测,其对应字 母为T (通)、Z (止),因而通止棒的命名规则有如下两种:
规则A : TZ+○1+○2+○3
零件命名以TZ (通止)开头,其中○1代表:通端直径;○2代表止端直径;○
3代表零件类型(A 、B 型,A:为直型,B :为弯型);以面轮廓度为2的止通棒TZ46A 为例具体结构示意如下图: 而B 型的止通棒与A 型区别在于检测端为弯曲段,以TZ46B 为例如下图所示:
规则B : TZ+○1-○2+○3
止端 直径(Φ6) 通端
直径(Φ4) 手持段
标识 锁紧螺钉 止端
直径(Φ6)
通端 直径(Φ4)
手持段 标识
锁紧螺钉
零件命名以TZ开头,其中○1表示检测面距零件的距离,○2表示其轮廓
度,○3表示零件类型(A、B型:A
棒TZ5-2A为例具体结构示意如下图:
而B型的止通棒与A型区别在于检测瑞为弯曲段,以TZ46B为例如下图所示
不管命名方式如何,但其检测用的通端、止端直径是一致的,其计算方法如下:
止端直径Z=检测型面与零件轮廓的间隙+(面轮廓公差/2),通端直径T=检测型面与零件轮廓的间隙-(面轮廓公差/2)。

例如检测型面与零件轮廓的间隙为5,面轮廓公差为2,则止端直径Z=5+(2/2)=6;
通端直径T=5-(2/2)=4。

以上两种命名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更好的反应通止的直径,而后者则更好的体现GD&T图的意图
2、孔检测
I.命名规则:零件孔的检测一般采用检测销来检测,其命名规则有如下两种:
规则A:OP(或IP)+○1+○2+○3;
其中OP表示检测孔(IP表示检测螺柱),○1表示检测孔类型:通孔或螺孔,通孔用D 表示,螺孔用M表示;○2检测段直径数值;○3导向段类型:有A和B两种类型,A表示
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后(前导向);B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前。

先以OPM8A为例作如下文字说明:
OPM8A—OP表示检孔;M表示检测孔类型为螺孔,数字8表示检测段直径;A系列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后。

后以OPD8A、OPD10.5B、OPM8A和IPM8A为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检测段
直径(Φ8)
导向段
直径(Φ?)
手持段手持段
标识检测段
标识
拧入段
直径(M8)
尾端螺钉(用于绳索绑定)
尾端螺钉
(用于绳
索绑定)OPD8A OPM8
止端
直径(Φ6)
通端
直径(Φ4)标识
标识锁紧螺母
手持段
止端
直径(Φ6)
通端
直径(Φ4)手持段锁紧螺母
IPM8A
OPD10.5B
规则B: OP(或IP)+○1+○2-○3+○4;
其中OP 表示检测孔(IP 表示检测螺柱),○1表示检测孔类型:通孔或螺孔,通孔用D 表示,螺孔用M 表示;○2被检测孔的直径;○3位置度公差数值;○4表示导向段类型:有A 和B 两种类型,A 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后(前导向);B 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前.
现以OPD8.5-1A 和OPM6-1.5A 为例,作如下说明:
OPD8.5-1.5A —OP 表示检孔;d 表示检测孔类型为通孔,8.5表示要检测孔的直径;1.5表示位置度公差,A 系列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后。

OPM6-1.5A —OP 表示检孔;M 表示检测孔类型为螺孔,数字6表示要检测的螺纹大径;1.5表示位置度公差,A 系列表示导向段在检测段之后 。

在上图示中ΦD 为被检测孔的直径(若被检测孔为螺孔则应取其底孔直径),¤为位置度公差 不管是以哪种规则命名,其检测段的直径是致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检测销检测段直径d=检测孔直径(或螺母底孔)D-位置度公差;
例如检测孔直径为10,位置度公差为1.5,则检测销检测段直径d=10-1.5=8.5。

两种命名规则比较:规则A 相对于规则B 简明易懂,而规则B 则能更好的体现GD&T 图中的形位公差。

两种规则各有千秋,哪种规则更适用可根情况而定(或有更好的命名规则产生可替之)。

3、线检测:即通过划线销划线后来判别零件孔位的偏宜情况。

I 、 命名规则:划线销的命名是以HX (即划线的前两个字的声母)开头再
加上划线端直径或其它,其命名规则有如下几种型式
检测段 直径(Φ10.5) 导向段 直径(Φ?)
手持段
标识 尾端螺钉
(用于绳
索绑定)
拧入段 直径(M8) 检测段 手持段
标识
尾端螺钉
(用于绳索绑定)
检测段 直径d=ΦD-
¤(位置度) 导向段 直径(Φ?) 手持段 标识 尾端螺钉 (用于绳索绑定)
检测段 直径d=ΦD-
¤(位置度)
导向段
直径(Φ?)
手持段 标识 尾端螺钉 (用于绳
索绑定)
规则A : HX+D+○1
D :表示其直径,○1表示其直径数值。

现以HXD12为例其结构示意如下图:
上图所示的划线销为直通型,即划线端直径与导向端直径一致。

规则B : HX+D+○1-○2
D :表示其直径,○1表示其划线端直径,○2表示其导向端直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结构功用不同其命名规则也不尽相同,以上是对两种典型结构的命名方法,但功用要相同,划线销的作用是在零件上划线并判断零件上孔
位的偏移方向,则要想使划线销能划上线,则所划线(圆)必须大于被测零件的孔径即:划线销划线段直径d=检测孔直径(或螺母板孔径)D+位置度公差+2;例如检
测孔直径为8,位置度公差为1.5,则划线销划线段直径d=8+1.5+2=11.5 因在检具使用中,某些零件的孔位即检测又划线,为减少检测销和划线销的数量并保持划线销的通用性,也为使得整个检具设计的一致性;则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规范其设计的标准统一轴径.现暂行规定如下:根据经验公式得出,常用划线销的直径以Φ12、Φ14、Φ16居多,故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选取上述三种规格,如若无法选取则视为非标。

故而对应的销套直径、检测销直径等也需与之对应以达到通用、统一的目的! 四、外观颜色
一个设计出来的零件除了要满足基本功能需要以外,还需耐用美观,因此对检具其颜色我们也有如下规定:
名称
颜色
色卡号 UG 中的颜色代号 备注
底板、支基
淡酞蓝
HQ037 104
连接板、销座、连接座等 乳白色 HQ001 7
检测销、检测块等 黑色
87 发黑处理
五、典型结构设计
对于大型复杂的零件来说,零件的一些部位的检测比较困难,一般的结构可能满足不了检测要求,因而需设计较特殊一点的结构以达到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结构的示例(仅供参考)。

1、 摆臂/翻转结构:主要有如下两类:
类型A :插销结构
该结构可用于面、孔的检测。

划线端
导向端 直径(Φ12)
标识 手持端
划线端 直径(Φ10) 导向端
直径(Φ12)
标识 手持端
可摆动的
检测杆
插销
螺栓杆组

类型B :螺型螺母结构。

根据检测的类型(检面和检孔)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结构:
结构I (检面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结构II (检孔型):
2、成组孔检测结构
检具是以GD&T 图为依据来进行设计的,在GD&T 图中会经常遇见一些组孔的标注如:
该标注意思为:有七个M10的螺孔需要检测,单孔的位置度为Φ1,而组孔的为Φ2。

对类似于这种标注组孔的检测,我们采用活动滑块结构来检测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上灰色显示的活动块也为检测块,块中有两个活动孔、两个固定孔和三个检测孔。

活动孔是满足GD&T 图中的位置度Φ2;固定孔的作用是固定检测块用划线销;检测孔是配合检测销来检测零件上的孔位是否合格. 螺型螺栓 防转螺钉
半圆卡口结构 螺型螺栓
固定螺栓 螺母板
防转螺钉
活动检测块 活动销
检测销 固定销 卡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