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件检验标准

铸件检验标准

铸件检验标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铸铁件检验规范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对铸件验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铸件质量满
足技术要求:
2 .铸件常见的铸造缺陷
缺陷种类 缺陷
名称
特 征 产生的主要原因





气孔 大小不等的光滑圆孔。出现在于铸件的
内部或表面上

a) 砂型含水过多,透气性差。
b) 金属熔解气体太多,浇铸温度不适合。

缩孔
孔内粗糙,形状不规
则的孔眼。出现在铸
件厚断面或厚、薄交
界处

浇铸温度过高。

砂眼 充塞有砂粒的孔眼。存在于铸件的内部或
表面

型砂强度不够,型砂紧实度不足或不均
匀。

粘砂
铸件表面粗糙,粘有
砂粒
浇铸温度太高,或涂料太薄。

裂纹
开裂,开裂处金属表
面氧化

合金化学成分不当,铸件厚薄相差大,结

构不合理,金属浇铸温度过高,型砂或泥
芯容让性差或落砂过早。

冷隔
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或
洼坑,交接处是圆滑

a) 合金浇铸温度过低,流动性差。
b) 浇铸过程曾有中断,浇铸系统的形状
和尺寸不合适。

错箱 铸型在分型面上错开
上、下模未对正,砂箱定位销不准,合箱
时上、下箱有错动。
浇不足 铸件未浇满 浇铸温度太低,浇铸速度太慢或浇铸中曾
有中断,浇口位置开设不当或浇口太小。

包砂
铸件中夹有一层薄砂壳或铸件表面有一条沟槽 金属液冲刷型壁的时间太长,造型材料中
粘土的收缩性大,大平面铸件一般容易产
生包砂。
3 .
铸件出现铸造缺陷后,并非都是废品,应根据铸件的具体技术要求判断,判断原则如

下:
a)铸件出现铸造缺陷后,其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而又不能修补时,应列为废品;
b) 不重要的铸件或铸件的某些部位即使存在铸造缺陷,如不影响使用或者修补后不影
响使用时,可以不列为废品;
c) 当铸件出现铸造缺陷,即使技术上可以修补,并且修补后不影响使用,但由于经济
上不合算,或因此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时,仍应不修补而列为废品。
对铸件铸造缺陷的一般要求为:
铸件不允许存在裂纹、冷隔和浇不足等铸造缺陷;
当铸造缺陷位于铸件的加工面上,通过机械加工余量可以去除时;
在非加工面上,缺陷的深度不超过铸件该处厚度的1/10~1/5时(重要铸件或铸件的重
要部位取小值,一般铸件或铸件的一般部位取大值)
铸件质量检验是铸造生产的重要工序,其主要职能是:
a)为铸件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质量信息;保证产品质量。
b)铸件的检验主要包括铸件表面质量检验、铸件内在质量检验以及铸件质量的综合鉴
定。其中,铸件的表面质量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质量偏差、表面粗糙度
等。
4: 铸件外观质量的检验
检验的依据是铸件的有关标准、技术条件和图样。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

缺陷、尺寸精度、质量偏差、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和铸件表面清理质量等多方面内
容。
5、铸件
为保证铸件的表面质量,检验要求一般规定如下。
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缺陷。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锋、粘砂应清理至与铸件面同样平整。
铸件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
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