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优秀PPT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公开课优秀PPT
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
德行教养,对社会和谐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之道”
课
是儒学经典《大学》 开篇的第一句。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
题 从《礼记》中抽出来,与 《论语》、《孟子》、
解
《中庸》合称为“四书”。
读
“大学之道”指的是: 穷理 、 正心 、
修身 、 治人 的根本原则。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三纲”
明明德
宗旨
亲民
步骤
止于至善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八目”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3.“八目”之间的关系如何?其核心是什么?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知止:知道要达到的 “至善”境界,则志向坚 定不移。 2.静:心不妄动。 3.安:性情安和。 4.虑:思虑静详。 5.得:处事合宜。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 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 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 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 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 能够有所收获。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课
1. 在了解课文含义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后
2. 拓展完成《礼记》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理解其指导意义。
作
业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学
1. 了解本课相关的文化常识。
习
2. 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
目
标
3. 理解文本在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作者 戴圣 (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
《
又称 《小戴礼记》 ,和《周礼》、《礼仪》并称
“三礼”。《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礼 共46篇,其主要内容:一是介绍先秦的礼制条文,二是
记 阐述了周礼的意义。此外,个别篇目对《礼仪》进行了 》 解释说明。《礼记》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儒
“八目”
(知)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谈一谈: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三纲”“八目” 的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课 堂 小 结
《大学之道》通过“三纲”明确了为人修身的 根本宗旨,并以“修身”为核心,指出具体步骤。 进一步指出修身的步骤,即“八目”。通过学习, 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 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 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 下联系密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1.齐其家:使家族 中的各种关系整齐 有序。 2.格物:推究事务 的原理。 3.知至:对外物之 理认识充分。
1.大学之道的“三纲”、“八目”分别是什么?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Leabharlann 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2.“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总纲领、总目标。“八目”是实现“三 纲”的具体步骤,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 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 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 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 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 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 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 ;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参照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含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明明德:彰显美好的德行。第一个“明”,彰明。 2.亲民:亲近抚爱民众。 3.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抚爱民 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八目”是逐一递进的关系,其核心是“修身” 第一步:格物、致知,是“知”的功夫; 第二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的功夫; 第三步: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用”的功夫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三纲”
明明德
宗旨
亲民
步骤
止于至善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公开课 课件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庶人:平民百姓 2.壹是:一概,一 律。
译文: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 本心。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 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 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 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 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 ,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