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业主、设计单位:二、工程名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三、工程围:盘县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节余资金第一合同标段工程施工四、工程特点:(一)第一合同标段工程量本标段工程新建LGJ-50型刚芯铝绞线10KV线路9.607公里,改造LGJ-50型刚芯铝绞线5.145公里,新建LGJ-50型刚芯铝绞线0.4KV线路10.475公里新建LGJ-35型刚芯铝绞线0.22KV线路50.323公里,10KV配电变压器S11-10KVA 新装1台;10KV配电变压器S11-20KVA新装10台;10KV配电变压器S11-30KVA 新装2台;10KV配电变压器S11-50KVA新装4台;10KV配电变压器S11-320KVA 以改造6台;(二)沿线地质、地形工地汽车运输距离为120公里,人力运输距离为1.5公里。

线路所经过地区海拔为1100米-1400米之间,沿线地形综合比例:丘陵20%,山地80%。

地质划分为:普通土20%,松砂石50%,岩石30%。

(三)气象条件本工程全线气象条件为:零级气象,不复冰。

(四)交叉跨越:见杆位明细表。

五、工期要求:90天六、工程造价:详见工程造价书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一、工程现场管理为了建立良好信誉,我司在进行盘县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节余资金第一合同标段工程施工项目时,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和设计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按期完成任务,为建设单位提供一流的施工服务。

为此,我司将组建项目工程处,任命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任项目总工,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按其职责承担经营管理、施工、技术、物资供应、安全、质量管理、地方关系协调等工作,负责解决各类施工问题,直接与建设单位、地方政府及其它业务部门联系工作,汇报情况,处理业务关系。

项目工程处组织机构图附后(图一)二、施工力量及技术力量组成由于本工程量大工期短,我司将派队伍素质好,作风过硬和技术力量强的项目工程处承担。

投入工程师 4人,助理工程师 6 人,技术员8人,会计1 人,技工30人,特种工 1 人,合同民工30人。

三、施工机具安排我司是从事输变电施工多年的专业队伍,施工机具先进且数量充足。

主要机具配置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计划用于本工程的主要设备、机具四、物资供应1、按照六盘水供电局相关的物资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规定执行,工程施工所有材料均实行项目业主招投标。

当项目工程处接到发包方接货通知后,项目处材料组立即到发包方材料站验收、接货。

2、材料入库,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对需质检部门检验的物资,必须在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发放。

3、领料人员在领用材料时,须注明用料项目及数量。

对于施工完毕的剩余材料,应由材料管理人员清点后入库。

4、材料管理人员认真统计、分析、控制材料成本,限额领料。

五、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工期:计划工期60天(日历天数)。

2、综合进度计划安排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表)六、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考虑施工指挥、交通运输、生活条件、通讯以及与外单位接洽方便等因素,项目工程处设在施工现场中心地带附近。

2、根据施工任务划分情况,各施工小组驻在项目处附近。

3、考虑机具、材料的管理和存放,项目处材料中心站设在项目处所在地。

第三章工期及施工方案为保证工程按期竣工,我公司将采用下列保证措施:1、认真作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组织有关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图进行详细学习和审核,将施工图中的一切问题在开工前予以解决,防止因施工图的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各工序施工前项目处必须亲自组织试点。

(2)对所配备的车辆、专用施工机械在开工前派专人进行检查、清点、试验和运输,保证施工现场的需要。

(3)按招标单位工期要求,根据实际工程量,组织精干的、足够的职工和民工队伍,加大人力投入,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2、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形象进度计划的网络图、横道图,以指导施工,抓好关键路线,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强化调度和协调配合管理,一旦施工进度受阻,要采取果断措施,保证按计划顺利进行。

3、项目处每半月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交流各队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情况,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安排下个半月生产。

项目处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帮助各队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以确保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目标的实现。

4、搞好地方关系,防止因各种赔偿、交通、社会治安等问题使施工进度受阻。

5、做好与招标单位的配合,确保资金即时到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6、认真抓好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真正做到一次验收质量优良率100%,以便做到无检修工期或缩短检修工期。

7、大力采用新技术,开展劳动竞赛,充分调动职工和民工的积极性,加快施工进度。

8、材料运输上尽量减少二次转运,能直接运到现场的就直接运到现场,节约二次转运时间。

第四章工程管理一、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一)施工技术管理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有关施工技术要求及加强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做好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及材料计划的编制工作,认真进行施工图会审。

3、工程开工前,主要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工作,并认真填写技术交底记录,做到在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

4、施工技术评级记录,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填写。

凡未及时提交施工技术评级记录,视为未完成任务。

施工技术评级表格按省质检中心站规定的国家标准施工记录表格填写,做到施工技术及评级记录填写真实、完整、整洁、规。

技术员对本记录的填写质量负责,质检员随时下施工班检查,并提供检查数据。

5、施工人员必须按本工程施工图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书面报监理工程师,并会同建设方和设计单位决定处理意见,如设计变更,待得到设计变更通知后,方能施工,不能擅自修改图纸和方案。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及施工图的修改补充,施工方不得拒绝。

6、加强原材料的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坚决不使用,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检验合格资料及材质报告等资料由材料员统一保存,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后,在工程结束作为竣工资料移交。

7、为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程、规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如:经纬仪、游标卡尺、兆欧表、接地电阻摇表、扭力扳手、钢卷尺、测绳、回弹仪等均应经有资格的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序总体安排为:施工测量土石方开挖 电杆组立 放紧线 配电安装 自检消缺 竣工验收施工程序图附后(图三)(一)施工测量1、主要工序流程2、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①设计交桩:主要交接设计勘测时定立的转角桩、直线桩和控制桩的测量桩位,以此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②复测:根据设计交桩和《平断面图》,复测线路各个测量桩位的距离,标高和转角桩的转角度数;还要复核导线对地距离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杆塔间被跨越物的标高,相邻杆位的相对标高。

若发现复核值与设计值不符,并超过《规》规定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并经设计、监理单位取得认可。

③定位:线路复测之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桩位,对线路杆位进行定位,钉立杆位中心桩和辅助控制桩。

(二)土石方工程1、主要工序流程:2、施工技术要求及方法:①基坑开挖:杆洞、拉线洞挖坑时,注意校对控制基坑的中心线,防止偏移。

②地基处理:基坑地基的土质情况若与“基础配置表”中所述地质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地基的超深部分必须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③回填土夯实:电杆组立后,经外观检查合格,应进行回填土,并按《规》基础回填土夯实的要求进行。

(三)基础工程:1、工序流程2、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1)拉盘埋设:底盘达到设计养护强度后,转运至经检查合格的杆位、接线坑处,采用人字抱杆吊装法按设计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埋设。

(2)操平、校正:拉、底盘放入经检查合格的坑后,根据不同的杆型,采用单杆底盘中心校正法,双杆底盘中心校正法及拉盘中心校正法对坑拉、底盘进行校正、操平,达到设计安装要求后,才予进行砼杆组立。

(四)电杆的排焊及组立1、工序流程:2、排杆时应做到以下要求:①首先检查运到现场的杆段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检查所有杆段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可从外观检查杆段的表面是否有蜂窝麻面、露钢面、壁厚不均匀等缺陷。

③当电杆运到现场放置地面检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不得有纵向裂缝,其横向裂疑宽度不应超过0.1mm。

3、电杆组装、配变安装前的检查①电杆组立前再次检查电杆质量是否良好,杆身有无裂缝等缺陷。

②检查横担构件、撑脚、抱箍、螺栓及电杆所用的全部零件是否齐全,其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各构件及零件的焊接和镀锌是否完好,好发现质量缺陷,应妥善处理后方可使用。

4、电杆、配变的组装①先安装导线横担,再安装避雷器横担、撑脚、拉线抱箍及绝缘子串等。

②组装时不得用铁锤敲击构件,以避免锌层破损或击裂焊缝,如需锤击时,应衬以木板。

③螺栓的安装按要求及“电力规”有关规定进行。

④电杆起吊时各岗位应落实专人负责,并仔细检查起重机具,不符合规要求严禁使用。

各操作人员并必须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五)导线架设工程1、工序流程2、架线条件:①导线接续管,接头的拉力必须试验合格。

②跨越电力线、通讯线、公路等,必须有可靠跨越施工措施。

3、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①导线展放:架线之前,施工负责人必须亲自到现场,察看线路的地形和交叉跨越的实际情况,作好施工方案和现场布置。

按施工图设计要求,配置好每基杆塔的金具和绝缘子,注意设计是否有特殊要求。

合理布线,配线时注意导线接头的位置。

合理安排架线的顺序,导线应先满足设计不允许接头的耐段,放线时,特别注意导线不要交叉打绞。

施工过程中,应统一指挥,通讯联系保持畅通。

重要交叉跨越处,应派专人守护。

导线架设过程中,对于导线损伤的处理按《规》有关规定执行。

凡交叉跨越电力线应办好停电手续,待接到停电通知后,在交叉跨越处两端验电接地,采取可靠措施(搭设跨越架),若不能停电,按照施工手册要求及规,做好带电跨越的充分准备及反复检查。

②爆(压)接:由经培训合格并有劳动部门认可的经颁发资质证书的技工担任。

爆(压)接必须按《规》中有关规定执行。

应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出爆(压)接管连接前和连接后的尺寸,必须满足《规》的要求,同时如实做好爆(压)接记录。

③紧线:紧线前,对于耐杆塔上导线的挂线点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平衡导线的力,做好紧线杆塔的现场布置,牵引钢绳、滑车、地锚等必须牢固可靠。

根据架线的方法和导线的力大小,并按《安全规程》中有关工器具安全系数的规定,合理选用工器具,禁止超负荷使用。

紧线的顺序:上导线、下导线,应避免导线横担受力集中在一侧构件上。

紧线过程中,施工人员随时注意导线有无被卡住的地方,交叉跨越处有无危险,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指挥人员,停止牵引,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