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百多岁的老屋,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于是,它认为自己到了该倒下去的时候。

然而,因为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它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倒下,只为了满足它们的需求。

这是多么温情而美好的故事啊。

这篇课文中弥漫着的精神气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读故事的人。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学生爱读。

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预测故事的发展,学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种未知的经历与以往课文的学习不同,而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在未知的世界里探寻,所以,他们的兴趣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教学本课时,要创设“破案”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化身成小侦探,将“预测”作为主线,从课题、插图、文章内容中寻找故事发展的“蛛丝马迹”。

带领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感受预测的欣喜,明白预测是要有依据的。

【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一边阅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3.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

2.根据文中的旁批及文后的表格,引导学生说出旁批中预测的由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预测是要有依据的。

2.感受老屋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明白给予他人的关爱和庇护又让它重新对生活有了希望。

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一边阅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难点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1.随文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根据图片及出示的文字讲故事。

重点随文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预测的方法。

一、图片导入,预测题目1.(课件展示不同老屋的图片)同学们,有这样一些老屋,它们已经有一百多岁了。

你看,它们的窗户破了,门板也破了,房墙要倒了,还用木头撑着。

你们认为这些老屋会倒下去吗?2.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老屋)3.师:今天,我们来读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用你们刚才的回答,在老屋前加上一个词,看,老师补上了。

(板书:倒不了的)4.师:老师希望老屋永远也倒不了。

(板书:总也)5.齐读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师: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吗?6.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小侦探,所有的同学都不要打开书本,跟随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屋是不是被施了魔法,才倒不了的。

二、观看图片,预测内容1.(出示老屋的插图)师:我是老屋,我已经一百多岁了,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

我站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要倒下去了。

思考:老屋会倒吗?(指名说)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从题目中我们其实可以预测,老屋是倒不了的。

因为题目就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出示暴风雨和小猫的图片)师:就在这时,暴风雨来临了,一只小猫出现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猫会怎么办呢?老屋会答应吗?3.引导学生预测。

4.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第3~5自然段,指名学生读。

6.指认生字“暴、凑、喵”。

7.指名学生回答:这和刚才我们想到的故事是一样的吗?三、出示文本,预测内容1.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自己的小鸡,却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2.指名读,指认“孵”字。

师:同学们,说这话的是谁?你们认为老屋听了这话会怎么样?3.学生交流。

4.继续出示文字: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师:同学们,你们的预测对了吗?“九只小鸡出来了”告诉我们,慈爱的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

四、自读课文,认字写字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合格的小侦探,现在让我们翻开书,去书中看看这个故事吧。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中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并为会写的字组词。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读。

3.学生小组合作识字。

4.书写指导。

暴:下部不要写成“水”。

壁:下部是“土”,不要写成了“工”。

晒: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

5.学生练习书写,展示交流。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课时1.熟读故事内容,想象故事还能怎样发展。

2.结合课后表格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重点能交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难点懂得预测是要有依据的。

一、复习导入,谈收获1.同桌互相听写以下词语。

破洞准备暴雨墙壁好饿蜘蛛漂亮撞到吃饱晒太阳2.指名说说自己上节课的收获。

二、读读猜猜,有交流师:老屋帮助小猫躲过了暴风雨,帮助老母鸡孵出了九只小鸡,它还会帮助谁呢?1.自读课文第11~17自然段,想想老屋帮助了谁?2.学生回答。

3.分角色朗读这些自然段。

4.出示: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体会老屋此时的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屋像什么?(指导学生形容老屋的形象)三、说说议议,编故事师:“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老师觉得老屋不是一直站在那里听故事,它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同学们,你们认为老屋还会遇到谁呢?1.学生思考后在第17自然段的后面写一写。

2.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四、课堂总结,习方法师: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看课后习题,这里有一张表格。

在表格的上面有一行字: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明白就像侦探破案都是依据线索来推理一样,我们的预测也要有依据。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张表格。

1.这张表格的内容有哪些?(预测的依据、预测的内容。

预测的依据来源于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2.认识旁批。

师:写在正文旁边的文字,称之为“旁批”。

3.小组合作,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4.全班交流。

(1)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师:句中的这句话是指哪句话?(2)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

师:同学们,你猜到老屋是怎么回答了吗?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呢?(3)估计老屋不会倒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老屋不会倒了”。

5.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原来读故事还可以这样有趣呀。

这节课,你们一定收获不少,现在请你们讲一讲自己的收获吧。

(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延课外请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篇故事,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猜一猜。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中,我分几步引导学生进行预测,看图片,预测题目;看图片,预测内容;看文本,预测内容;看表格,懂得预测的依据;引导学生看旁批,找预测理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带领他们领悟预测的方法。

于无声处授人以渔,在不留痕迹的学习中教会学生方法,享受学习的快乐,触动学生向上学习的欲望。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多么神奇有趣的故事呀。

近视的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因为吸收了果酱的营养,所以越长越长,被放风筝的男孩剪了一段拿来充当放风筝的线。

胡萝卜先生在路上走着,他的胡子在风里飘动着,又有谁会发现呢?他们又会借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干什么?神奇的故事,精彩不会结束。

当学生边读边想时,他们的思维不就会飞到九霄云外吗?爱读有趣的故事,爱幻想,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循规蹈矩,他们的思维是跳跃的,天马行空地穿行在文本中。

学生当然愿意去预测故事的发展。

读故事,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交流分享,然后再把故事讲完,指导学生看看自己的预测是不是和故事一样。

【知识与技能】1.会认5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能说出故事还会怎样发展。

再听老师讲完故事,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4.读读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会写了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合理预测围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再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理大胆预测故事的发展。

2.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1.会认5个生字。

2.能说出故事还会怎样发展。

难点读读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教师:课件,一个胡萝卜。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胡萝卜)萝卜的“卜”放在“萝”的后面要读轻声,来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胡萝卜的故事,这个好听的故事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来看看?二、初读故事,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识字。

(1)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萝、卜、愁、沾、晾”。

(2)同桌识字。

(3)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

2.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及人物。

(1)和同桌分自然段读课文。

(2)分小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4)教师相机板书。

胡萝卜先生小男孩鸟太太(5)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1.板块一(1)出示文中插图。

师讲故事: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

因为他近视,所以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那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于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们大胆猜猜。

(小组内交流指名说)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学生自由读第3、4自然段)2.板块二(1)师讲故事: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才飞过屋顶。

(2)师:同学们,你们大概已经知道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能派上什么用场了吧?(3)学生交流。

(4)教师出示故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3.板块三(1)出示文中插图。

师:想一想胡萝卜先生又经过了哪里?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句式,引导学生说故事发展。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晾衣服的鸟太太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列提纲。

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后来到底怎样了呢?请同学们简单地写在省略号的下面。

(5)全班交流。

(6)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来画一画,写一写。

四、补充故事,评评议议师:刚才同学们都想出了不同的故事情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一梅阿姨写的后续故事。

1.出示图片和文字。

于是,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

“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一根够长的绳子了。

”鸟太太高兴地说。

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也一直长。

当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的时候,他的胡子也就不再发疯一样长了。

由于一路上胡子派上了许多用处,已经不是那么长了,就挂在他的肩膀上。

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