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测绘

地地形形图图测测绘绘小小词词典典1、地形图英文:topographical map释文:表示地表居民地、道路网、水系、境界、土质与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并辅以地貌符号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印制的普通地图。

它以基本地理要素为制图对象,包含数学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注记和整饰要素等四个内容。

包括:①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图种,比例尺系列为:1:1 000 000,1:500 000、1:250 000(1985年以前为l :20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1:10 000,l :5000(1985年以后);②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通常较大,有l :5 000、1:2 000、1:1 000、1:500及更大的比例尺。

2、地图比例尺英文:map sere释文:地图L 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在投影面L 长度之比。

包括文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3、地形英文:topography释文:测绘工作中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4、地物英文:detail释文:地球表面上相对固定的物体。

可分为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如居民地、工程建筑物与构筑物、道路、水系、独立地物、境界、管线垣栅和土质与植被等。

5、地貌英文:Landform释文: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

6、地形测量英文:topographic survey释文:采用摄影测量、平板仪测量或数字测量等技术,对地貌、地物及其他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测最,并记录在某种载体上的工作。

7、地图英文:map释文:按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符号系统、文字注记,以图解的、数字的或触觉的形式表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种要索的载体。

按其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制图部门习惯将l:10 000及更大的划归为大比例尺、l:25 000~1:500 000划归为中比例尺、l:1 000 000及更小的划归为小比例尺,而工程勘察部门习惯将1:5 000及更大的划归为大比例尺、l:10 000~1:50 000的划为中比例尺、l:50 000及更小的划为小比例尺);按包含的自然区域分为全球性自然区域地图(如全球地图、半球地图、大洋地图、大洲地图等)、地区性自然区域地图(如东南亚地区图、中东地区图等)和国家级自然区域地图(如长江流域地图、青藏高原地图、松辽平原地图等);按行政区划分为世界地图、全国地图、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图、地区(自治州、盟、省辖市)地图、县(自治县、旗、县级市)地图等;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

还可按其他标志分类。

8、方里网英文:kilometer grid释文:曾称公里网。

在地图上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隔划分的直角坐标网格。

因网格的间隔通常以千米(俗称公里)为单位,故名。

是以所选定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为基础,并按一定间隔描绘的正方形网格。

网格线上注有千米数,供展绘已知点位和确定未知点位的直角坐标之用。

9、导线英文:traverse释文:将一系列测量控制点,依相邻次序连接而构成折线形式的平面控制图形。

由一系列导线元素构成:导线点,是导线上的已知点和待定点;导线边,是连接导线点的折线边;导线角,指导线边之间所夹的水平角。

与已知方向相连接的导线角称为连接角(亦称定向角)。

导线角按其位于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而分别称为左角或右角,并规定左角为正、右角为负;单一导线与导线网,其区别在于前者无结点,而后者具有结点。

单一导线可布设成:附合导线,起始于一个已知点而终止于另一个已知点;闭合导线,起闭于同一个已知点;支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既不附合于另一个已知点,也不闭合于同一个已知点。

导线网可布设为:附合导线网,具有一个以上已知点或具有其他附合条件;自由导线网,网中仅有一个已知点和一个起始方位角而不具有附合条件。

10、导线测量英文:traverse survey释文:将一系列控制点依相邻次序连接成折线形式,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相邻边的夹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求各待定点的平面坐标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它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之一。

种类很多,按布测目的可分为:基本控制导线测量,如国家一、二、三、四等导线测量和一、二级导线测量;图根控制导线测量,专为测绘地形图而进行的导线测量。

按测距方法可分为:精密量距导线测量,导线边用基线尺丈量、导线角用精密经纬仪观测;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导线边用电磁波测距仪观测;经纬仪导线测量,亦称钢尺量距导线测量,导线边用钢卷尺丈量、导线角用普通经纬仪观测;视差导线测量,导线边用视差法测取;视距导线测量,导线边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取。

11、导线点英文:traverse point释文:在导线测量中位于导线转折点上的控制点。

即导线上的已知点和待定点。

12、精密导线测量英文:precise traversing释文:精度达到相邻点位的相对中误差不超过1:120 000的导线测量。

一般指国家二等或二等以上的导线测量。

13、精密水准测量英文:precise leveling释文: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不超过l毫米的水准测量。

一般指国家二等或二等以上的水准测量。

14、等高线英文:contour line释文: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包括:按规定等高距描绘的基本等高线即首曲线;为判读和计数方便而每隔四条或三条基本等高线被加粗描绘的称计曲线;为反映微型地貌,而在基本等高线之间加绘的等高距是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的线称间曲线和等高距是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的线称助曲线。

其基本特性为: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一定是闭合曲线,或在图内闭合,或被图廓截断;除陡坎和悬崖外,等高线既不重合,又不相交;与山脊线和山谷线相交时必然正交;其平距的大小与地面坡度成反比。

15、电磁波测距英文: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EDM)释文:应用电磁波测定待测距离两端点间一次往返的传播时问,推求此两点间距离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是现代距离测量的最主要手段。

按测距方式不同,可分为:相位式测距,是通过测取调制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问接地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时间,从而推求待测距离;脉冲式测距,是直接测取电磁波的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脉冲数,算出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时间,再推求待测距离。

16、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英文:trigonometric leveling with electro-magnatic disance measurement,EDM-trigonometric height measurement释文:通过观测测站点至照准点的竖直角,再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取此两点间的距离,根据平面三角公式计算此两点间的高差,进而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它特别适于高差较大而不便用水准测量时传递高程,以及进行跨越山谷、河流的高程测量和实现陆地与岛屿或岛屿与岛屿之间的高程连测。

当测距和测角的精度达到必要的精度,并采用必要的观测措施时,此法已可达到四等、甚至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17、跨河水准测量英文:river-crossing leveling释文:为跨越超过一般水准测量视线长度的障碍物(江河、湖泊、沟谷等)而采用特殊方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光学测微法等)进行的水准测量。

18、电磁波测距仪英文: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 instnnnent释文:利用电磁波作为载波,测取仪器发出的调制信号,在仪器与目标(通常是反光镜)之间往返所需的时问,以求取其问距离的测距仪。

种类很多,按精度分为:超精密测距仪、精密测距仪和普通测距仪。

中国按每千米测距中误差m。

将测距精度类型分为:1级(mD≤5毫米)、Ⅱ级(5毫米)。

19、光电测距英文:electrooptical distance measurement释文:又称光波测距。

利用波长为400纳米至1000纳米的光波(激光、红外光和其他光源)为载波的电磁波测距。

20、电子经纬仪英文:electronic theodolite释文:利用光电技术测角,带有角度数字显示和进行数据自动归算及存储装置的经纬仪。

21、电子平板英文:electronic plane-table释文:由全站仪及安装有地面数字测图软件的便携式计算机所组成的地形测图系统。

测图时采用便携式计算机作为记录与绘图的载体,实现随测、随记、随显示和现场实时成图,并具编辑和修正等功能。

在室内用绘图仪进行地形图的输出,实现数字测图的内外业自动化和一体化。

还可直接提供数字地面模型的空间信息,便于进行地形图的更新。

22、方向观测法英文:direction observation释文:是将一测站上待测方向的全部或部分作为一组,从选择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依次对各方向进行观测,以获取各方向相对零方向的水平方向值(归零方向值)。

当从零方向开始依次观测各方向至最后方向时,再继续对零方向进行的重复观测称归零观测。

根据一测站上待测方向的多寡,可选择使用:简单方向观测法,不进行归零观测。

当一测站的待测方向数不超过3个时可用此法;全圆方向观测法,则需进行归零观测。

当一测站的待测方向数超过3个但不超过6个时可用此法;当超过6个时,可将待测方向分为方向数不超过6个的若干组,分别按此法进行,称分组方向观测法。

但各组之间必须有两个共同的方向,且在观测结束后对各组的方向值进行平差处理,以便获得全站统一的归零方向值。

23、高程测量英文:vertical survey释文: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

最常用、最精密的高程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以及三角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还有气压高程测量、利用流体静力平衡状态下的液面作为传递高程的流体静力水准测量、用重力仪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测定其重力值,以推求待定点高程的重力高程测量和用安置在运载体上的惯性测量系统测定待定点高程的惯性高程测量等。

24、光学经纬仪英文:optical theodolite释文:具有光学读数装置的经纬仪。

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均用光学玻璃制成。

25、控制测量英文:control survey释文:在一定区域内,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形测量或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

包括:①平面控制测量,是为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而进行的;②高程控制测量,为测定控制点高程而进行的;③三维控制测量,为同时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或空间三维坐标而进行的。

26、控制点英文:control point释文:以一定精度测得该点平面位置、高程和(或)重力加速度等数据的固定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