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复合模1、冷冲压工序可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离工序有哪些工序形式?试用工序简图及自己的语言说明其中两种工序的主要特征。
3、变形工序有哪些工序形式?试用工序简图及自己的语言说明其中两种工序的主要特征。
二1、提高冲裁件尺寸精度和断面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什么是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有何实际意义?3 分析下图所示零件(材料:65Mn,料厚为1㎜,未注尺寸公差为IT12)的冲裁工艺性,确定其工序性质及组合方式,画出冲裁工序图。
1、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冲裁工艺的工序组合方式根据什么来确定?2、怎样确定冲裁的工艺方案?1、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1、什么叫排样?排样的合理与否对冲裁工作有何意义?2、排样的方式有哪些?各适合什么场合?3、什么是搭边?对制件的精度及材料利用率分别有什么影响?1、普通冲裁件断面具有四个明显区域。
判断1、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1、板料冲裁时,其断面特征怎样?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2、在设计冲裁模时,确定冲裁合理间隙的原则是什么?3、确定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侧刃常被用于模,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
选择1、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率较高时,一般选用定位较合理。
A、挡料销;B、导正销;C、侧刃;D、初始挡料销1、设计定位零件时应注意什么?2、级进模中使用定距侧刃有什么优点?怎样设计定距侧刃?3、级进模中使用导正销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计导正销?判断1、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2、当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时,其总工艺力为。
()3、连接弹压卸料板时,可以选用圆柱头普通螺钉。
()填空1、模具的就是冲压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求的方法就是求空间平行力系的合力的作用点。
2、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使与模柄的轴心线(或偏移不大)。
3、弹性卸料装置除了起卸料作用外,还兼起作用。
它一般用于材料厚度相对材料的卸料。
计算如图所示,零件材料为Q235,料厚为2㎜。
计算冲压力,确定压力机公称压力。
1、什么是模具的压力中心?2、怎样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1、冲裁凸模的基本固定方式有哪几种?2、怎么提高凸模的强度和刚度判断1、标准件就是从标准件厂购买来直接装配在模具上的不需进行任何加工的零件。
()填空1、普通模架在“国家标准”中,按照导柱导套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四种模架1、试比较级进模和复合模结构特点。
2、弹性卸料与刚性卸料各有什么特点。
测验题答:该零件的材料为65Mn钢,是弹簧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它的形状简单,结构对称。
从零件图上的尺寸精度属IT13级,其余未注公差按IT12级确定,一般的冲压工艺均能满足其余尺寸精度要求,可以冲裁。
由于该零件孔的孔边距小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查表得a=2.7㎜),且1.5的槽太窄,所以该零件不能采用复合冲裁模,应采用连续冲裁模加工。
冲裁排样图如下图所示1、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测验题填空1、普通冲裁件断面具有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区四个明显区域。
判断1、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空1、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连续模,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进给步距。
选择1、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生产率较高时,一般选用 C 定位较合理。
A、挡料销;B、导正销;C、侧刃;D、初始挡料销判断1、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2、当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时,其总工艺力为。
(×)3、连接弹压卸料板时,可选用圆柱头普通螺钉。
(×)填空1、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求压力中心的方法就是求空间平行力系的合力的作用点。
2、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使模具压力中心与模柄的轴心线重合(或偏移不大)。
3、弹性卸料装置除了起卸料作用外,还兼起压料作用。
它一般用于材料厚度相对较薄材料的卸料落料力F落料=1.3L =1.3*280*2*350=254.8(KN)冲孔力F冲孔=1.3L=1.3*2*16*2*350=91.44(KN)卸料力F卸=K卸F落料=0.05*254.8=12.63(KN)推件力F推=nK推F冲=4*0.055*91.44=20.12(KN)总冲压力F总=F落料+F冲孔+F卸+F推=254.8+91.44+12.63+20.12=378.99(KN)测验题判断1、标准件就是从标准件厂购买来直接装配在模具上的不需进行任何加工的零件。
(×)填空1、普通模架在“国家标准”中,按照导柱导套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对角导柱、中间导柱、四角导柱、后侧导柱四种模架。
三1、说明弯曲模设计的程序填空1、弯曲变形程度用表示。
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 t表示。
判断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弯曲线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允许的弯曲半径较小。
()2、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弯曲件影响较大,其中材料的塑性越差,其允许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越小。
()3、相对弯曲半径(r / t)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
()1、板料的弯曲变形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最小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有哪些?3 、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1、板料的弯曲变形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最小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有哪些?3 、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1、弯曲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填空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
判断1、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 / 2料厚位置。
()计算1、计算如图所示弯曲件的坯料长度。
1、如何计算弯曲件的展开尺寸?判断1、在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大的回弹较小。
()1、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是什么?减小弯曲回弹的措施有哪些?2、确定弯曲回弹值大小的方法有哪几种?填空1、弯曲校正力的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单位校正力。
1、自由弯曲与校正弯曲存在什么关系?计算1、计算如图所示弯曲制件的模具工作部分尺寸。
1、如何确定弯曲模凸、凹模的尺寸?设计1、弯曲制件如图所示,画出模具结构草图。
1、弯曲模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些什么?1、排样与材料纹向存在什么关系?填空1、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有、和等。
1、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回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回弹?2、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偏移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和克服偏移?3、弯曲过程中坯料可能产生弯裂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弯裂?填空1、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r / t )表示。
2、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 min/ t表示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判断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弯曲线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允许的弯曲半径较小。
(√)2、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弯曲件影响较大,其中材料的塑性越差,其允许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越小。
(×)3、相对弯曲半径(r / t)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
(√)填空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
判断1、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 / 2料厚位置。
(×)计算1、计算弯曲件的坯料长度。
判断1、在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大的回弹较小。
(√)填空1、弯曲校正力的计算公式是F校= Ap ,其中p 表示单位校正力。
模具结构草图填空1、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有弯裂、偏移和回弹等。
\四1、阐述拉深模设计程序,与冲裁模设计程序比较,在确定工艺方案时有什么区别?1、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拉裂?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机理是什么?填空1、不变薄拉深简单旋转体毛坯尺寸的计算常采用。
1、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则?2、简单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的计算原则是什么?填空1、拉深变形程度用表示。
判断1、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小。
()2、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3、要分多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计算圆筒件直径为d ,高为h ,若忽略低部圆角半径r不计,设拉深中材料厚度不变,极限拉深系数m=0.5时,求容许的零件最大相对高度(h/d)为多少?1、为什么有些拉深件要二次或多次拉深才能成形?2、拉深系数的意义?怎样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功?判断1、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1、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要注意拉深过程中的什么问题?测验题填空1、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
判断1、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
()1、说出常见的单工序拉深模类型1、阶梯形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工艺方案。
填空1、矩形件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程度相对,圆角部分的变形程度相对。
1、为什么说盒形件比圆筒形件(同等截面周长)的拉深变形要容易?1、说出减薄拉深与拉深的区别。
测验题填空1、拉深加工时,润滑剂涂在与接触的表面上。
2、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等。
1、拉深工序中的起皱、拉裂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它?2、拉深过程中润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合理润滑?3、说出圆筒形拉深件壁部破裂,凸缘起皱的原因,并指出预防方法。
填空1、不变薄拉深简单旋转体毛坯尺寸的计算常采用等面积法。
填空1、拉深变形程度用拉深系数m 表示。
判断1、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小。
(×)2、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3、要分多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计算\1、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填空1、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起皱。
判断1、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
(√)1、矩形件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程度相对较小,圆角部分的变形程度相对较大。
1、拉深加工时,润滑剂涂在与凹模接触的毛坯表面上。
2、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中间退火、润滑、酸洗等。
五1、胀形的变形特点怎样?为什么采用胀形工序加工的零件表面质量好?2、什么叫胀形?胀形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3、胀形模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什么?1、什么叫缩口?缩口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缩口的变形特点怎样?3、胀形、翻孔(边)及缩口变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平板冲件的校平模有哪两种形式?各有何特点?适用范围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