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电容容值的方法之一。
实验开始,我想用电感电容串联的方式,通过改变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从而在形成谐振的时候得出容值,电路图如下:
已知输入信号幅值不变为5V,电感为x亨,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至电阻两端电压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时,电路达到谐振,ω=1/√(LC),ω=2πf,从而求得L的电感值。
但苦于实验室没能找到电感,这个方案告停。
其次我又想用一下电路进行测量。
已知阻值为200Ω,电容的标称值为10微法,因此估计τ=2ms,输入方波周期应大于五倍的τ,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周期为11.5ms,用示波器测量电容两短信号如下波形:
虽然得到波形,也从图中得知,电容充电时间(即上升时间)约为2ms,,但误差较大。
最终选用最直接的方法,电路依然由电阻和电串联而成,输入信号为正弦波。
输入信号频率为100Hz幅值为14.3V,电阻阻值为33欧姆,将电阻两端输出信号以及电容两端输出信号分别接至示波器,得到两个正弦波,且相位相差90度,分别测量两电压幅值电阻两端电压为9.1V,电容两端电压为5.1V。
这样得到电容容值为10.7nF,与标称值10nf较为接近误差为百分之七。
2.射极电压跟随器的不同端的电压测量。
电路图如下所示
电阻阻值为15M欧,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正弦交流电,输入峰值为3.17V,当不加电阻时,U1为2.18V,U2=2.18V,当加入电阻时,测得U1为2.18V,U2=1.92V。
这种现象的出现验证了上课老师说的那种结果。
由于信号发生器的内阻值很小,分压效果不明显,因此U1和U2数值相等,加入电阻后,由于电压阻值也在10M以上,因此分压效果比较明显,U1大于U2。
3.如何用二极管档或者电阻档测出三极管的三个管脚分别是什么?
首先,三极管由PN结构成,根据PN结的原理可知,PN结是正向导电的,反向时类似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因此,可以用二极管档或者电阻档检验各两管脚阻值的大小。
实验可知当红表笔接中间,黑表笔分别接两边时,电阻阻值有示数,而二极管亦发出蜂鸣声。
说明中间管脚为B端。
要想测得另外两个哪个是C哪个是E,则应该用三极管档,即万用表的八个插孔检测三极管管脚。
当正确时,万用表会有示数,大约为205。
由此可以得到三极管准确的管脚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