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生活中的“论语”

我们生活中的“论语”

我们生活中的“论语”
宋代著名儒学家朱熹,选取儒家的四部重要经典,也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起来称为《四书》。

论语作为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内容也被不同学者做了各个方面的解读。

对于我而言,与《论语》的接触更多的是在初高中的语文课本里,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论语》的印象都只是课本里的样子,觉得它高高在上,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然而,自从本学期选修了李义松教授的《论语》研读课后才发现我才发现,原来《论语》也是可以这么的平易近人。

一、以论语来命名
1、有的人用《论语》里的词语来命名,如:胡三省(宋元之际史学家)、陈省身,名字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刘思齐(毛岸英之妻),任贤齐,名字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有的人用《论语》里的话作为书名,如朱熹、吕祖谦编订的《近思录》,“近思”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王阳明的《传习录》,“传习”一词源于《论语·学而》:“传不习乎。


3、有的校名也来源于《论语》,如著名的辅仁大学,“辅仁”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有的学校用《论语》里的话做校训,如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上海电视大学校训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有教无类、乐学致远”。

5、有的地名来自《论语》,如湖南省安仁县,“安仁”出自《论语·里仁第四》:“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四川仁寿县,“仁寿”出自《论语·雍也第六》:“知者乐,仁者寿。


6、当然,现在我们用的东西也有一些和《论语》有关,如我们常用的下载工具“迅雷”,在《论语·乡党》中就有这个词:“迅雷风烈必变”。

二、对生活的帮助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

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何等的气度与骄傲啊。

不论你是贫贱还是富贵,都要有快乐的心态,并要做个谦谦君子。

可是敢问当下,能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现代的生活给了我们很多东西,同样也拿走了我们很多东西。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其中关于“仁者不忧”的理解,我非常喜欢于丹讲的一个小故事:
小和尚和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

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

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目瞪口呆,又不敢问。

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的胸怀大了,很多事情就变小了。

也就叫做“仁者不忧”了。

有句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足够大的胸怀,你是做不了这个宰相的。

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纵是科举废了,《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

既不是敲门砖了,为什么这书还有不少人读它呢?一则,二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它看成必读书;二则,《论语》本身也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和较大的价值,它是研究中国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读书,所以直到今天,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古籍;
三则,古人喜欢引用《论语》,把论语读懂了,阅读理解古书自然较为方便。

”我觉得杨老先生的话说得十分正确,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用一颗功利的心去看待,就如同《论语》一样,即使他已经不再是敲门砖了,但是他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东西仍然是切切实实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