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主题与学情分析
毒品,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罪魁祸首,我国青少年吸毒日趋年轻化,在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吸食、制贩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来势迅猛。
现今社会,吸毒者涉及的层面较广,而且正在向学校、向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渗透,青少年群体成了承受毒品危害的最大受害者。
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比较重,很容易受到其引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危险领域,一旦染上毒瘾,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肩负起这一重任。
“关爱生命,拒绝毒品”,为青少年创造宽松、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和学情分析,结合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毒品?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资料,了解有关毒品危害的知识。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禁毒图片》,猜猜图中毒害我们生命的是什么?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癌症、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健康的三大公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历史事件林则徐虎门硝烟,引出鸦片,向学生提问鸦片是什么东西,播放图片美丽的罂粟花,解说罂粟花与鸦片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的注意,与吸毒者惨不忍睹的下场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不禁感叹:罂粟花美丽的外衣下隐藏的竟然是邪恶的毒品,由此引入本节班会课的主题。
(二)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1、什么是毒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加以介绍。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上学期去过戒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结合学生的回忆及课前准备,让学生尝试回答什么是毒品,了解常见毒品类型,然后进入本堂课的重点——了解毒品危害。
2、毒品的危害。
(1)主要通过图片展示,从中归纳总结。
此环节,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吸毒者遭受折磨、骨瘦如柴、家破人亡等触目惊心的画面,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吸毒的事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吸毒是一种可耻的犯法行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厌恶和抵制。
3、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并分析材料,使学生受到教育。
1、出示材料和问题
材料1 张某,19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该人体健如牛,100kg 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
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
材料2 有1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
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
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
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
”这句话对吗?
⑤年轻的医生以身试毒,留下一句话:“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吸毒的原因,缺乏对毒品的了解,或是好奇,甚至是受人欺骗,从而产生强烈的防范心理,另外学生能从中学习到吸毒一口,掉入虎口,毒品一沾,悔恨终生!从而加强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给学生以更好地启迪,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做,如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学生对毒品危害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出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实例如下:
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
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运用实例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本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宏扬、呼应主题,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引出不同的意见,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从而体现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与创造精神。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最后,全体学生在宣誓声中结束本节班会课。
通过宣誓,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远离毒品,要立足身边,从我做起。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班会课,使学生了解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性,从小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认
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