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5定滑轮和动滑轮同步练习D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5定滑轮和动滑轮同步练习D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5定滑轮和动滑轮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1.5定滑轮和动滑轮 (共8题;共46分)
1. (1分)旗杆顶部的滑轮是________。

2. (2分)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
3. (9分)选择题。

与滑轮有关的定义和力的计算方法。

(1)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B .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
C .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相同
(2)动滑轮经常用在()。

A . 旗杆顶部
B . 门把手上
C . 吊车的吊钩上
(3)下列三幅图是用滑轮移动相同的重物的示意图,三种情况下重物与水平接触面的摩擦力也相同,箭头代表用力方向,则用力最小的是()。

A .
B .
C .
(4)下面是使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图,其中放大部分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①图中使用的滑轮,称为(________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 )。

A.1.5牛顿 B.150牛顿 C.15克
③图中被提起的重物的重力(________ )。

A.小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B. 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大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 (5分)填图题。

我们可以将滑轮看作一个杠杆,请在下图中标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的位置。

5. (10分)简答题。

如果甲重,甲会拉动绳子向下走。

如果乙重,乙会拉动绳子向下走。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箱子通过两个定滑轮相连。

如果甲比乙重,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甲比乙轻,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水平拉动一个重物,这个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6. (8分)下面是某位同学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的实验记录表,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1)请将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1 0.5
1
3
4 2
5 2.5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下面是另一位同学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时的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l 0.6
2 1.1
3
4 2.1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动滑轮并没有省一半的力,这是因为他测得的直接提升重物的力不包括________的重力。

表格中缺失的数据为________N
7. (6分)当我们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时,我们拉动绳子的距离相同吗?
(1)请将下面的实验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动滑轮、定滑轮、绳子、钩码、荧光笔、________。

(2)实验步骤:
分别组装好定滑轮和动滑轮。

分别在两个滑轮的绳子上与滑轮轴心正下方对应的位置上用________做上标记。

(3)分别将钩码提升l0厘米、20厘米、30厘米和________厘米。

(4)用卷尺测量标记移动的________,把数据填写在实验表格中。

(5)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所用的距离是物体提升高度的________,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所用的距离与物体提升高度________。

8. (5分)在下图的几个盒子中分别有一个滑轮,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各个盒子中的滑轮种类,并在图中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1.5定滑轮和动滑轮 (共8题;共46分) 1-1、
2-1、
3-1、
3-2、
3-3、
3-4、
4-1、
5-1、
5-2、
6-1、6-2、6-3、7-1、7-2、7-3、7-4、7-5、
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