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印刷常识速记

特种印刷常识速记

一般印刷:指通过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批量复制文字、图像的方法。

特种印刷: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之总称。

两者的关系1、特种印刷是相对于一般印刷而言的2、特种印刷方法的技术可能转化为普通印刷,普通印刷也可以转化为特种印刷。

特种印刷的主要特征1.概念的相对性2.印刷过程的特殊性3.印刷设备的专用性4.承印物的多样性特种印刷技术的分类1.以印版特征来分:珂罗版印刷、无水平印、木刻水印、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等2.以油墨特征来分:磁性印刷、香味印刷、液晶印刷、金银印刷、发泡印刷、珠光印刷3.以承印物特征来分:金属印刷、塑料印刷、电路印刷、建材印刷4.以工艺特征来分:转印、烫印、静电印刷、喷墨印刷、全息印刷第二章柔性版印刷定义(GB)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特点:采用网纹辊传墨,省去复杂的输墨辊组,简化机器,输墨控制反应更迅速;采用光敏柔性版,柔软,弹性好,耐印力高,同时印版对印墨的传递性好,适合醇类溶剂油墨印刷;采用轻压力印刷,承印物材料广泛;柔性版印刷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与印后设备组合成生产线,生产效率高;印刷过程中,印版装卸更容易,材料损耗少,适合大批量印刷;不仅可使用小幅面印刷还可用于卷筒纸印刷;使用环保水基油墨和UV油墨;柔性版印刷机主要结构:开卷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复卷部分分类:层叠式、卫星式:套印精度高机组式(并列式):拉力均匀、适用于硬质纸张和厚纸、可联线后加工输墨装置主要有:墨槽、墨斗辊、网纹辊双辊式输墨特点:墨斗辊线速度低于网纹辊线速度,可控制墨量,防止印墨飞溅,同时,可消除网纹辊表面多余墨量刮刀式输墨顺向角度刮刀式输墨油墨传递量受网纹辊、刮刀与网纹辊间的压力,刮刀安装角度影响反向角度刮刀式输墨油墨传递量只决定于网纹辊本身的参数,对刮墨刀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和安装角度的变化反应较小双辊式和刮刀式传墨方式比较一方面:墨斗辊和网纹辊相互挤压,使网纹辊的着墨孔内填上油墨并进行传递另一方面:墨斗辊表面线速度小于网纹辊表面线速度,可以对网纹辊实现刮墨的作用,并可以控制墨量的传递(速差增大墨量减少),同时还减少了飞墨现象,转速比同时还影响网纹辊上墨量分布的均匀性。

网纹辊传墨功能:利用表面的凹孔载体来传递和控制油墨,具有存储油墨、匀墨、传墨的作用;网纹辊加工精度高,即使在轻压力下,也能很好传递油墨,减少了墨杠和重影;由于网纹辊表面凹孔分布特性,传递的墨膜厚度均匀、一致,加装刮墨刀,油墨更能均匀而薄的传递;由于采用网纹传墨辊克服了“飞墨”现象,可大幅提高印刷速度;墨量控制网线数:网线数决定传墨的均匀性,网线数高则着墨孔小,传墨量低网孔深度:影响传墨系数网纹辊与墨斗辊的压力网纹辊的网线数:线/㎝,网纹辊表面上单位长度内着墨孔的数量。

网线数越高,着墨孔越小,传出的墨点越细,形成的墨层越接近“连续”状态。

油墨涂布量:网纹辊网线数越高,单个着墨孔容积越小,网纹孔的油墨涂布量越少,着墨孔的释墨能力越差。

传墨系数:衡量网纹辊传墨的能力大小,指传墨辊表面转移出的墨量与剩余墨量的比值柔性版印刷工艺影响柔性版传墨性能的因素1)印刷速度对网纹辊传墨性能的影响双辊式和顺向刮刀式输墨:印刷速度与传墨量成正比反向刮刀式输墨:印刷速度大时传墨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2)油墨粘度对网纹辊传墨性能的影响双辊式和顺向刮刀式输墨:传墨量与油墨粘度成正比反向刮刀式输墨:不受油墨粘度的影响3)网纹辊线数对传墨性能的影响线数增高,传墨量相应减小,印刷密度相应降低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结构与组成底基、尺寸稳定层(聚酯支撑层、光敏树脂层、保护膜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背面预曝光→主曝光→冲洗腐蚀→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背面预曝光目的:增加版基厚度,保证印刷所需耐印力预曝光时间与版基厚度成正比并取决于印版种类、图像面积和耐印力等因素主曝光:阴图正像底片与柔性版材正面密接曝光主曝光时间要根据阴网底片的密度反差来调节冲洗腐蚀未受光的树脂胶体溶解形成凹面,受光固化的树脂胶体保留在版面上形成凸起的图文部分;冲洗腐蚀深度与冲洗时间成正比:冲洗时间长则显影越彻底腐蚀深度越大,网点清晰光洁,但高调区小点子容易冲洗掉;冲洗时间短,显影不够,网点模糊,版面不清晰,低调层次易损失;显影液为卤代烷混合液或碱性溶液,在显影机内完成印版干燥原因:防止溶剂继续侵蚀印版,必须干燥;方法:常温自然干燥,加热干燥;后处理方法:清除处理(清除表面残留单体物质);氯化处理(消除印版粘性并增加印版硬度);后曝光(定型曝光)操作:将印版底面和图文正面分别进行裸曝光目的:使印版彻底硬化,提高印版耐折度、硬度和耐印力,减少油墨和溶剂对印版的影响油墨的主要组成1)溶剂型油墨主要组成着色剂、树脂(连接料)、溶剂、助剂。

主要用于塑料印刷2)水基性油墨主要组成着色剂、树脂(连接料)、溶剂、助剂主要用于纸张的印刷3)UV油墨可用于纸张、铝箔和塑料柔性版印刷油墨油墨组成:着色剂(颜料或染料)、树脂(连接料)、溶剂、助剂油墨特性:大多是以挥发干燥为主的液体油墨,少数氧化结膜干燥或渗透干燥,粘度不宜太高固化机理:UV光作用下,光引发剂被激发产生游离基或离子游离基或离子与聚合物及单体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反应,形成单体基团:单体基团开始进行连锁反应:第三章静电印刷定义:静电印刷是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吸引的原理获取图像的印刷方式。

[主要特征] 不借助压力,依靠静电相吸引完成图文的转移。

静电印刷分类:静电凹版印刷、静电平版印刷、静电丝网印刷、静电复印、静电植绒一、静电平版印刷的定义静电平版印刷是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吸引的原理获取平版图文的印刷方式。

二、静电平版印刷方式印版—导电性的金属平版,图文部分为绝缘性膜层;油墨—粉末状调色剂转移方式—依靠静电吸引力将印版上图文部的调色剂转移到承印物上,通过加热器使其固着。

静电平版印刷的装置主要部件:印版滚筒,印版,放电极,调色剂料斗,加热器静电粉末油墨照相凹印法印刷过程粉末油墨附着在凹进的图文部分→电晕放电加载电荷→反向静电吸引到承印物上→加热使油墨附着固化静电液体油墨照相凹印法印刷过程静电引力将印版滚筒凹进的图文部分中的油墨吸引出来,附着在承印物上。

静电丝网印刷静电丝网印刷是不借助压力,而用异性静电相吸引的原理获取网版图文的印刷方式。

印刷过程:墨粉→带电网版→带电粉末→镂空处逸出→吸引附着于承印物静电复印干式直接型复印原理:在感光纸上放电→光学方法产生潜影→涂布调色剂→静电吸附在潜影上→加热熔融固着光学投影法形成潜影:光导体光照后导电性能增强,此部分电荷会流失,不会吸附粉末油墨,而没有光照部分保持带电状态,形成静电潜影,吸附粉末油墨,形成图文。

静电植绒静电植绒:利用高压静电电场的静电感应原理,将绒毛植到各种物体表面的方法叫静电植绒。

原理将涂有黏合剂的底衬置于静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经过预处理的绒毛高速直立插入黏合剂中,由此形成图象的印刷方法。

.工艺(撒绒)给料→刷胶→植绒→烘干→清刷→收料(静电加载)刷胶根据底衬的表面形态,植绒的生产速度,黏合剂的类型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刷胶方式烘干目的是使粘合剂固化,植入的绒毛牢固粘结在底衬上清刷与后处理1.清刷:除去底衬上留下的残余的没植上的绒毛2.后处理:在轧花机及喷花机上进行处理绒毛的电着处理定义:将绒毛浸入到电着处理药剂中,使药品吸附在绒毛表面,经烘干后形成药膜,使绒毛在电场中得到良好的飞升性,分散性及电介性能。

第四章喷墨印刷喷墨印刷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将油墨流从喷嘴射到承印物上,获得文字和图像的无版无压印刷方式。

印刷原理:1.原稿信号→输入装置→喷墨控制器→油墨喷出→墨滴到达承印物按控制机制不同,分为两种:同步型——连续型、异步型——按需型第五章玻璃印刷[印刷方式]:丝网印刷原因:1.玻璃表面光滑坚硬、易碎,印刷压力不能大,只能采用软接触的丝网印刷。

2.玻璃印后还要烧结,要求油墨层有一定厚度和耐热性,只有丝网印刷最适合。

[特点]:选用特殊油墨,合理的丝网印刷方式,必要的印后处理(烧结)。

油墨[要求]:附着力强,良好的化学、物理耐久性。

1.玻璃颜料油墨[颜料]、[助熔剂](低熔点玻璃粉料)、[连结料] 2.热塑性油墨[成分]:颜料、连结料、固化剂[缺点]:必须使用绝缘网膜,更换不便,网膜使用寿命短,印花不易修改。

3.玻璃油墨的印刷质量要求烧结温度要与低熔点玻璃粉熔点适应烧结后,油墨层对酸、碱、水等应有足够的抗蚀性及不溶性油墨应有足够的粘度,易于印刷烧结后,油墨层不应产生剥离、起泡等现象印刷装置(1)圆柱形曲面印刷装置:摩擦式传动、强制式传动(2)圆锥形曲面印刷装置:网版水平移动式、网版扇形摆动式烧结(使玻璃色釉牢固的熔融在玻璃制品表面上,且墨层平滑,色彩鲜艳具有光泽)工艺关键—控制烧结炉内的温度、加热时间和冷却速度烧结温度:600 ℃左右,与玻璃制品软化温度几乎相等玻璃印刷常见故障印迹不清晰(网版质量差、丝网粗、刮板磨圆)色釉薄(溶剂使用不当)色釉表面不光亮(烧结温度不足)玻璃颜料呈粉状脱落(烧结温度与玻璃颜料所需温度不符)第六章金属印刷特点:(1)印品色彩鲜艳,视觉效果好;(2)承印材料加工性好,造型多样,(3)实用性,耐久性和可保持性。

特殊之处:(1)承印材料表面硬度大,压力调节应适当。

(2)金属表面印前印后要涂装。

(3)采用专用金属印刷油墨,氧化结膜或挥发干燥。

(4)印刷时要考虑最终成品效果。

金属板印刷机1.分类:平台式平版胶印机、轮转式平版胶印机单张金属板的印刷工艺过程印前涂装(底色涂装、白色涂装)→印刷→印后涂装(罩光油)→加工外涂料:增加美观和提高耐用性能打底涂料:使涂膜牢固附着于金属表面,能和油墨结合良好白色涂料:用于满版白色为底的金属印刷品,使叠印上的彩墨更鲜艳罩光油:涂布于印后的印品表面,增加光泽,保护印刷面,增加硬度,使涂膜具有柔韧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彩色油墨印刷适性:粘度高,轻润湿,干燥快,耐溶剂、耐光、易加工、耐蒸煮。

金属承印材料1.马口铁—镀锡钢板,分为热浸镀马口铁和电镀马口铁,主要应用电镀马口铁,可制罐、容器等要求:适宜的光亮度、硬度、牢固度,透明色性好、流平性好、与白色涂料和彩色油墨具亲和性印前涂装:为了与使用目的和加工方法相适应,在印刷前进行涂装。

底色涂装(提高金属表面与油墨层的附着力)白色涂装(印刷满版图文底色)涂料: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选用涂料品种不同。

涂装设备:辊式涂布,加热干燥。

印后涂布(涂罩光油)上光涂装(增加图文表面光泽,保护表面,提高表面耐光性耐腐蚀性)成型品印刷[特点]专色制版,四色套印,印速高,印压大,油墨粘度低、干燥快。

第七章曲面印刷[印刷方式]:丝网印刷,移印,凸版胶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