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3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3

通常情况:X=30~40km
②考虑因素: 基本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 因素、其他因素。
③场地布局和基础预制; ④安装的组织与实施; ⑤安装后的检查和调试。
拌和场选址简图
§12-2 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机群组成
1 路面基层机械化施工机群;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机群;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机群。
2、车辆齿轮油 CLC、 CLD和 CLE三个使用级 。
3、液压油 普通液压油、专用液压油、抗磨液压油 和高黏度指数液压油等。
三、润滑脂
润滑脂(俗称黄油)是在润滑油(基础 油)中加入稠化剂、稳定剂等制成。
§13-3 施工机械检查与使用管理原则
一、机械设备大检查 1、分类:日常检查、年度检查、定期检查 2、技术状况标准: (1)一类机械:即完好机械。 (2)二类机械,即尚好机械。 (3)三类机械:即待修或在修机械。 (4)四类机械:既待报废机械。 二、使用管理原则—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
§13-5 施工机械油料
三、机械的试运转
1 、无负荷试运转 2 、有负荷试运转 3 、机械试运转后的检查和要求
§13-2 施工机械合理使用
一、不合理使用的运行工况 1 、低载、低负荷使用,即“大马拉小车”。 2 、降低性能范围使用。 3 、超载、超负荷使用。即“小马拉大车” 4、超性能范围使用。 二、技术服务措施 1、严格执行磨合期规定, 2、注意保养, 3、注意供电质量。
2、技术生产率QJ 在具体施工条件下,机械连续工作的生产率。 (可以争取达到 )
3、实际生产率QS 在具体的施工条件下,考虑施工组织及施工 现场的具体生产条件时,机械所能达到的生 产率。(工程计划和估价的基础 )
§10-3 施工机械的选择
一、基本原则: 施工机械与工程项目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使用机型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进行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主讲:曹源文教授
第十章 施工机械选择与机械化施工方案
施工机械的选型通则 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施工机械的生产率
§10-1 施工机械的使用性能
一、牵引特性 :反映施工机械牵引性能和燃料 经济性最基本的指标。
二、动力特性 :用来评价铲土运输机械的速度 性能、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W1—推土机前卸土段限制长度, W2—轻型压路机前推平段限制长度, W3—重型压路机前初压段限制长度。
共五个子系统: A-B子系统(挖掘-运土子系统) B-B子系统(卸土-空返子系统) B-C子系统(卸土-推平子系统) C-D1子系统(推平-初压子系统) D1-D2子系统(初压-终压子系统)
将对“挖掘-压实”系统的研究转 化为这五个子系统及相互关系的研 究。
(
N
N! n)!
1n
P0
A-B中机械运行状态的概率模型 (挖掘-运土子系统)
2、B-B子系统
E0
N
n!
n 2
1
n0
En
(
N
N! n)
!
n 2
P0
B-B中的机械运行的概率模型 (卸土-空返子系统)
3、B-C子系统
B运土到达卸土处时,应卸土后空返,若 卸土段长度超过某一值W1后(C来不及 推平),则B停止运土(A停止装土), 待C推平土堆,卸土段长度小于W1后,B 才可继续卸土。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1 根据作业内容选择 2 根据土质条件选择 ①根据机械通行性决定 ②根据土质的工程特性选择 3 根据运距选择 4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 5 根据作业效率
图10-1 各种机械经济运距示意图
第十一章 路基工程施工机群配置与调度
施工机群:依据施工工序和各工序之间逻辑关 系所形成的施工机械作业群。
济评价指标 三、机群静态配置方法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群动态技术经
济评价指标 五、机群动态配置与调整方法
第十三章 施工机械使用管理
机械的运输方法和选择 施工机械合理使用与运行工况 使用管理原则 施工机械油料
§13-1 施工机械运输安装与试运转
一、机械的运输方法 陆运、水运和空运
二、机械运输方法的选择 机械本身的结构(体积大小、质量、固 定式还是机动自行式等)要求、机械使 用时间、运输路程长短、起迄地点的装 卸设备以及运输费用等各方面去考虑。
一、燃料油 重柴油主要用于中、低速柴油机, 轻柴油一般用于高速柴油机→施工机械 轻柴油按其凝点分为10号、0号、-10号、
-20号、-35号和-50号六种 。 二、润滑油 柴油机油按质量等级分为CA、CB、CC
和CD四级。
二、润滑油
1、内燃机油 柴油机油按质量等级分为CA、CB、CC 和CD四级。
F0
1 3
1
m2 3
Fi 3F0 (i 1,2,......,m 1)
B-C中机械运行状态的概率模型
(卸土-推平子系统)
三、施工机群运行状态的判断
设在机群运行中,第i个子系统处于S
i n
状态,则这时有一辆车(或堆土)在被
服务,而有n-1辆车(或堆土)在等待,
只要计算在机群运行中,各子系统等待
料温度的要求 。 4、机群的最佳配置和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求
解。
四、机群动态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主要从宏观角度提出指 标,它并不直接用来指导每日施工,但它是动 态评价指标的基础。
动态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主要从微观角度来看机 械的配置,它将眼光具体到了每天的施工而不 再是整个工程。
五大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系统运行状态指标、 联合作业系数指标、施工质量指标、施工进度 指标和费用成本指标。
优化。
二.施工机群静态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五大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系统运行状态指标、 联合作业系数指标、 施工质量指标、 施工进度指标、 费用成本指标。
三、机群静态配置方法
1、机群的初始配置:搅拌机、摊铺机和各 种压实机械的性能与数量。
2、运料汽车的初始配置。 3、技术约束—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对混合
五、机群动态配置与调整方法
1、影响机群施工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因素 资源条件的变化 工程技术条件的变化 工况的变化 2、机群动态配置与调整的主要内容 运距 运料汽车。
§12-4 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机群静态、动态配置与调度
一 、机群静态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群静态技术经
8QD
W一 工程项目总工程量,应折算成松方量,m3; Q — 机械的生产率,m3/h; D — 工程项目合同期限内实际可施工无数,d; n — 工程项目所需的土方机械台数(台)
二、路基土方机械化施工机群
以主导施工设备、主要施工设备、辅助 施工设备组成的路基土方施工机械群, 称为路基土方机械化施工机群(简称路 基施工机群)。
一、路面基层机械化施工机群组成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机群组成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机群组成
§12-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群配置
一、机群静态配置的基本原则 1、机群中各单机和所有工作过程都要满足主
导机械—沥青混合料搅拌机的生产能力。 2、后续机械的生产能力要略大于前导机械。 3、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寻求经济上的最
施工中路基土方工程量占工程总量相当的比重, 路基的开挖、填筑、平整和压实等工序作业, 几乎全由土方机械和压实机械完成。
配置与调度:解决施工中施工机群的动态调整, 以保持施工机群与工程项目之间在工期、质量、 成本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统一和协调。
§11-1 路基土方机械化施工机群组成
一、施工机群工作能力 (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机群的作业能力) 1、土方机械作业能力确定 2、土方机械所需台数确定 n W
取其K6最高的那一组组合为机群的配置数。
三、案例 某公路工程总公司在成渝高速公路建设中,负责一路堤
高填方施工段,填土土源距施工现场3 km,填筑层每层层 厚0.3m。该施工队拥有的机械为:1.6 m3正铲挖掘机2台, 其实际生产率约130 m3/h;12 t自卸汽车21辆,车厢容积约 6.4m3;T-120推土机2台,作业速度约在2.30km/h ,T- 54推土机2台,作业速度约在3.5km/h ;Y2-6/8压路机与 Y2-12/15压路机各2台。自卸汽车装一车土需4铲,约3 min ,卸一车土1.2 min 。有关的数据经计算见表1。
§12-1 搅拌设备的选型及选址
一、选型: 工程量、工期、生产能力、移动方式进 行选型,同时要求其生产能力和摊铺能 力相匹配。
二、选址: ①沥青混合料的合理运距;
x Be (km) 500 bc
X-供应基地与施工地点间的距离(km); B-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搬迁费用(元); e-每吨沥青混合料所能摊铺的面积(m2); b-沥青路面铺筑层的宽度(m); c- 每吨混合料的运费(元)。
该施工机群的工作能力,取决于机群中 主导施工设备的工作能力。
11-2 路基土方机械化施工机群运行状态
一、问题的引出 “挖掘-压实”系统 :
挖掘机(或装载机)、 自卸汽车、 推土机、 轻型与重型压路机 。
二、施工机群运行状态分析
A-挖掘机,B-自卸汽车,C-推土机,D1-轻型压路机,D2-重型压路机。 实线箭头B-运土,虚线箭头B-空返。
入变量,利用本章介绍的方法或相应的 计算机软件,即可判断出新工况下施工 机群的配置。
第十二章 路面工程施工机群配置与调度
为完成某一具体的路面过程项目,根据 路面施工工艺,在施工生产中,将各单机 通过系统的有机组织,组成有内在联系的 机组和机群施工系统,形成合理规模的施 工生产能力,实现最优资源配置,最优工 作效率和最佳工作质量的全过程。
1、A-B子系统(简称A-B )
设“挖掘-压实”系统中B的拥有量为N , 在子系统中B依次达到A处,其排队数可 为0、1、2、…、n、…、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