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一、外购存货的计价外购存货的计价主要应该考虑存货的购入价格、税金和其他相关项目等。

(一)外购存货的买价购货现金折扣是与存货购入、应付帐款同时发生的,它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总价法和净价法,总价法认为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应以发票价格为准,获得的购货现金折扣乃是企业理财有方获得的收益,可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而净价法则以发票价格扣减现金折扣后的净额为实际购货成本,由于未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而丧失的折扣作为一种理财费用,可增加当期的财务费用,从而反映出企业在资金调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例3-1]某公司采购存货一批,已验收入库,货款1000元尚未支付,供货方给予的信用条件是”/10 ,n/30 ”(10天内付款享有2%勺购货折扣),公司分别用总价法和净价法进行核算:(为简化核算,在例题中没有考虑增值税因素。

)(二)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不仅包括买价,还应包括外购存货入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等相关费用和入库后至发出前所发生的储存保管费用。

从理论上讲,企业支付这些附带成本的目的均是为了取得存货而发生的支出,均应构成相关存货的成本。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1企业“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它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般情况下,制造业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①买价,指购入材料发票所开列的货款金额;②外地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等费用;③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企业会计制度2001》第二章第二十条(包括经批准确实无法追究责任的超定额损耗)。

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零星市内运输费,企业供应部门和仓库经费不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三)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例4-2]某机械制造公司从外地购入甲材料2000 公斤,每公斤单价500元,专用增值税发票注明增值税17000 元,另外发生外地运费2000元。

上述各项均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支付货款:借:在途物资1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支付运费:借:在途物资2000贷:银行存款2000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102000贷:在途物资102000[例4-3]某商业公司在外地采购600000 元应季商品,增值税102000 元,付款条件2/10 ,30/n 。

货款已在10 天内支付。

企业用净价法核算现金折扣。

采购商品并验收入库:借:在途物资:588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02000贷:应付帐款690000借:库存商品588000贷:在途物资58800010 日内支付货款:借:应付帐款690000贷:银行存款690000库存商品 ----- 产成品 ----- N 34,624 贷: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生产成本一M 46,215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生产成本一N 34,634二、发出存货的计价[例4-13 :天宁文具店十二月份某型号电子词典进货情况如下: 表4-8(一)个别计价法假定本期销售的电子词典 600台,其中包括期初存货 50台,8日、10日、17日购进的 分别为100台、300台、150台。

则:本月商品销售成本 =148 X 50+152 X 100+153 X 300+156 X 150=91900 元 期末存货成本 =128300-91900=36400元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销售成本91900贷:库存商品91900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单位成本高、数量少、容易辨认的存货计价。

采用这种方法,成本 的流动与商品实物的流动相一致,符合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原则。

但存货品种多、数量大、单 价低且收发频繁的企业, 就不适合采用个别定价法。

在采用该方法时,管理部门基于某种目的,为使某期会计报告中出现较高或较低的净收益, 有可能任意选用较高或较低的单位成本计价,从而人为地操纵净收益。

(二) 先进先出法仍依上例所给条件,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发出存货计价: 定期盘存制下:如月末通过盘点得出库存数量为240件月末库存商品成本 =200 X 156 + 40 X 153 = 37320元(四)产品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 产成品46,215本月商品销售成本=128300-37320 = 90980元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2为:借:商品销售成本90980贷:库存商品90980永续盘存制下:本月商品销售成本=100 X 148+40 X 150+200 X 152+260 X 153=90980 元月末库存商品成本=200 X 156+40 X 153=37320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同上。

在先进先出法下,采用定期盘存制或永续盘存制,只要二者确定的期末存货数量相同,其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也是相同的。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1 •存货成本流动比较接近实际的货物流动,这一点近似于个别计价法。

同时,采用该方法,企业不能任意选择与收入相配比的销售成本,从而避免收益被任意操纵的现象。

2•期末存货按最近的购价计价,使期末存货价值接近于当时价格,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期末存货价值能够反映目前的价格水平。

先进先出法的缺点是:与当期销售收入相配比的是早期购货成本,在物价变动的期间,影响利润确定的正确性。

而且在计算每批发出存货的过程中,有时需按多个单位成本计算,计价工作较为繁琐。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如天宁文具商店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如下:加权平均单价为=128300/840=152.74元期末库存商品成本=152.74 X 240=36657.6元商品销售成本=128300-36657.6=91642.4 元商品销售成本结转如前。

加权平均法所确定的存货成本,考虑了各批进货数量的影响,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比较正确,从而弥补了简单平均法的不足。

其缺点是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与市价仍有一定的距离。

当物价上升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必然比市价低;当物价下降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必然比市2按照不同的存货发岀计价方法计算岀的发岀存货成本不同,但是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所编制的会计分录的帐户和记录方向是相同的。

因此在介绍其余的存货发岀计价方法时,不再重复列示会计分录。

价高,其期末存货不能表示当时的价格。

对于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形态相同的大量商品, 采用该方法比较适宜。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次购入商品之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仍依前例,若天宁文具店12月9日销售200台电子词典;12月15日销售400台。

贝U 使 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为:(100X 148 + 40 X 150)12月3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48.57(100+40)(100X 148 + 40X 150 +200 X 152)12月8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00 + 40 + 200)51200 ==150.5934012月9日销售商品成本 =200 X 150.59=3011851200 -30118 +300X 15312月10日进货后平均单价=340 -200+30066982 ==152.2344012月15日销售商品成本:400 X 152.23=6089266982 -60982 + 200 X 15612月17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55.375440 —400 +200本月销售成本合计:30118+60892=91010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算出的商品销售成本较为均衡和准确,但是计算起来工作量大, 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单价相差幅度大,并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企业。

移动加权平均法对永续盘存制最为适用。

缺点是期末存货成本与现行成本相比, 仍有一 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不如加权平均法下的差距那么显著。

在企业货物品种繁多,收发业务 频繁的情况下,会加重存货计价工作。

三、存货期末计价(一)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天宁文具店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发出存货的计价。

承例4-14所述,该商店库存的电子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入金额结存数量+购入数量词典12月份期末库存商品成本为37320元,其中包括:进货单价156元的200部和153元的40部。

由于新型号、功能更全面的电子词典已经面市,文具店现在库存的电子词典的进价下降为140元。

下年度1月份,库存的该型号库存电子词典以145元的价格全部售出。

12月份,该项商品的价格变动给商店导致的损失计算如下:表4-10张宏文具商店存货跌价损失计算表根据计算结果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3720贷:存货跌价准备3720这项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导致当年费用支出增加3720元,并最终导致企业当年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减少3720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净值减少3720元。

下年度1月份以145元的单价出售这批电子词典。

借:银行存款34800贷:商品销售收入34800借:商品销售成本33600存货跌价准备3720贷:库存商品37320(二)存货估价的毛利率法本期商品销售毛利=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上期度实际毛利率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一本期商品销售毛利也可简化如下: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1—上季度实际毛利率)用毛利率法要求各季度毛利率基本一致,该法计算较为简便,但是所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不够准确,因为这种算法不是按库存商品品名和规格计算商品销售成本,而是按商品类别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经营品种较多,按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有困难以及只需要估算销售成本和库存金额的企业。

[例4]某企业本月销售收入为670000元,上季度实际毛利率为9.6 %,据以估算本月商品销售成本。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 670000X( 1—9.6%)= 605,680元同时结转本月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605,680贷:库存商品605,680(三)零售价格法[例5:某企业月初存货成本4,900元,零售价7,500元,本期购进商品成本60,000元, 零售价90,000元,本期销售商品零售价79,200元,确定其期末库存,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成本:4,900 + 60,000= 64,900元本期可供销售商品售价:7,500+ 90,000= 97,500元成本率:64,900/97,500 = 0.666期末库存商品零售价:97,500 —79,200 = 18,300元期末库存商品估算成本:18,300 X 0.666= 12187.8元商品销售成本:64,900—12187.8 = 52712.2 元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成本52,712.2贷:库存商品52,712.2四、存货清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