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供热管网课程设计

城市供热管网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设计概况 (2)2、设计题目 (4)3、设计原始资料 (4)第二章供暖外网热负荷的计算 (5)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5)2、热负荷的计算 (5)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 (8)1、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8)2、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8)3、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10)第四章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11)1、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14)2、水压图的绘制 (21)第五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23)1、换热器的选取 (23)2、分水器、集水器 (24)3、循环水泵的选择 (25)4、补水泵的选择 (25)5、除污器的选择 (27)6、补水箱的选择 (27)参考文献 (27)摘要本次设计地点范围为抚顺市云竹小区外网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集中采暖系统。

供暖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

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系统,其中其生活和消防的总用水量由卫星路上的市政管网提供,小区内设室外消火栓且管网承环状。

排水系统:本小区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分别排入市政的管网,污水管和雨水管的管材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橡胶圈接口。

关键词:供热效率;换热站。

第一章绪论1.1设计概况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

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

2,落实热负荷。

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

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

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

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

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5,热源内机组参数的选择,应优先选用较高参数的机组。

12MW及6MW容量机组,宜选用次高压;3MW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机组。

总之应尽可能少用和不用次中压或低压机组。

6,热源内机组型式的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用一台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

7,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

8,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许多优点:煤种适应范围广;适应负荷变化范围50%~100%;热效率较高;易于脱硫且投资少,适宜作建筑材料。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分析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

它对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的计算步骤、方法。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一定电脑绘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指导思想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所以本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利用能源的供热方案,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力求节俭,减少工程造价。

本设计就是在遵循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经过经济分析比较后,设计小区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

热力管网及换热站课程设原始资料1﹑云竹小区总平面布置图。

2﹑抚顺市气象资料1﹚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tw=-21℃2﹚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pj=2.8m/s4﹚冬季日照率:60%5)采暖天数n=1606)室内计算温度t n=18℃c c。

3﹑低温热水50404热媒:有城市管网供0.6MPa的饱和蒸汽。

5﹑采暖方式:采用地板辐射采暖。

第二章供暖外网热负荷的计算2.1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2.1.1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系统指的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集中向一个具有多种热用户的较大区域供热的系统.2.1.2 热负荷的类型(1)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季节性热负荷,它与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室外温度在全年中有很大的变化.另一类是常年性热负荷主要取决于生活用热和生产状况,其日变化较大,而在全年的变化较小.(2)按热用户的性质分:a 、供暖设计热负荷;b 、通风设计热负荷;c 、生产工艺热负荷d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2.1.3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供暖设计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和体积热指标法. 通风热负荷采用体积热指标法.生产工艺负荷主要取决于工艺工程性质,用热设备和工作制度 2.2 热负荷的计算2.2.1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采暖热负荷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重要的负荷,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80%-90%以上(不包生产工艺用热),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面积热指标进行计算,即'n f Q q F =⨯ (2-1) 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W m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m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f q 的推荐取值如表2-1所示表2-1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建筑物类型住宅办公楼医院幼儿园商店 旅馆热指标(2/W m )45-70 60-8065-80 65-75 60-70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在内.表2-2 各建筑物供暖面积与热负荷汇总表B6 3200 60 192 B7 3200 60 192 B8 3200 60 192 B9 240060144老年服务中心 3000 65 195幼儿园 办公楼 6000 75 450商业中心 300068 204根据表2-2可知总供热面积为999002m ,总的采暖热负荷为6123KW. 2.2.2 年负荷的计算n Q =0.0864 n Q n (2-2) 式中 n Q —采暖年耗热量,GJ ; n Q —采暖平均热负荷,KW ; n —采暖期天数。

其中 'n p np j n wt t Q Q t t -=- (2-3)式中 n t —室内计算温度,℃;'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p t —采暖期日平均温度,℃;j Q —供暖设计热负荷,根据表2-2可知j Q =11660.05KW 。

根据上式可得np Q =(18+6.5)/(18+21)*6123=3846.5kwQ=0.0864*3846.5*160=531740.16J采暖期年耗热量n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化热点有关,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

枝状网比较简单,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在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

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可靠性好,运行也安全,但它往往比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多。

本设计中,力争做到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热网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护并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国情,故设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

3.2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1)敷设方式: 管线采用无沟(直埋)敷设方式。

目前最多采用的型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壳。

三者紧密粘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

(2)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使金属耗量小,施工方便,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管线上所需的阀门及附件涉及到检查井的数量和位置,而检查井的数量应力求减少。

(3)技术上可靠,线路尽可能走地势平坦,土质好,水位低的地区,尽量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

(4)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少穿主要街道,城市道路上的供热管道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尽量敷设在车道以外的地方。

(5)穿过街区的城市热力管网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地方。

(6)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7)热水管道在最低点设放水阀,在最高点设放气阀,管线布置见管线平面图。

3.3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1)直埋敷设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

首先在管道上涂耐热防锈漆两遍,外用玻璃棉毡捆扎再用镀锌丝缠绕,用密纹玻璃布包扎做为保护层,表面涂冷底子油2遍。

(2)保温。

地下直埋管道保温通常采用预制保温管,采用采用氰聚塑预制保温管。

为增加保温层的耐久性和分辨各种介质的管道在保护层外涂刷颜色漆。

(3)管道的防腐涂料选用铁红防锈漆。

(4)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管道系统安装后,进行实验,十分钟内压 力下降不大于0.05MPa ,不漏为合格。

(5)热力管道严密性实验合格后,须清除管内留下的污垢或杂物,热水及凝结水管道以系 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清水冲洗,直至排出口水洁净为合格。

第四章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4.1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4.1.1 计算方法本设计中的水力计算采用当量长度法。

4.1.2 水力计算的步骤(1)确定网路中热媒的计算流量 12120.86('')''Q QG c ττττ==-- (4-1)式中 G —供暖系统用户的计算流量,T/h ; Q —用户热负荷,KW ;c —水的比热,取c =4.187KJ/Kg ·℃; 1'τ/2'τ—供热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

建筑的热负荷与流量计算表表4-1-1(2)确定热水网路的主干线,及其沿程比摩阻,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比摩阻R 取40-80Pa/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