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育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五、简答题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理解。
(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2)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3)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内在态度与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简述“学习者”自身的特征。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六、论述题阐述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答案:(要点)1、晨读的风波只是一个导火索,造成肖强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成长过于顺利,缺少抗挫折的能力有关,也与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有关。
2、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肩负着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是“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3、教师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学,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不断地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领悟教育的真谛,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提高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专业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它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什么联系?○1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生活需要满足的过程。
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
②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教人“求真”,“向善”,“粹美”,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造就活动中的自由人。
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之人,也是幸福之人。
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完善,使他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进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③教育的享受功能是个提法张功能的必然延伸。
2、教育是通过哪些方面促进经济发展的?○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②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六、论述题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列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答案:(要点参考)○1《学会生存》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
”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
例如,对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及人格侮辱等。
○2现有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
如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强调标准化,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创新精神。
○3现有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要求学生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4克服以上的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答案:(要点参考)1、这是教育对个体发展负向功能的具体体现。
(1)现有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
如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强调标准化,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创新精神。
(2)学生在外部高强压力之下,内部学习动力显得明显不足。
他们在被动学习,处在一种“要我学”的境地。
(3)绕口令的最后也体现出学生对学习自由和快乐学习的一种希望和憧憬,这正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由“要我学”为“我要学”,需要教育系统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2、案例中的一系列数字说明了:(1)美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一直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2)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得到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3)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们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不竭动力。
(4)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责任。
第三章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2、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对教育目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五、简答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1、答案要点:①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②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2、简述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2、答案要点:①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②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③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④指人的自由发展。
3、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落实中当前应注意哪些问题?3、答案要点:①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②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③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④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六、论述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五育”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五育之间的关系是: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五育不可分割,又不能互相代替;在教育中要把五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
答案要点参考: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教育目的而言,说明我国较于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实践性的缺失。
(1)我国的教育目的突出强调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唯“智”是举,而在实施智育的过程中又片面追求高分数,强调标准化,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在教育目的实施过程中,轻视教育目的的价值因素,主要注意其中的工具性因素,造成手段与目的的颠倒,把手段当成目的。
本来考试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是检测效果的手段,但却成了教育追求的目的。
(3)教育实践背离教育目的的宗旨,这是我国当代教育亟待解决和防止的重要问题。
第四章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制2、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3、义务教育3、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终身教育4、终身教育:是人的一生各个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五、简答:1、你认为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1、答案要点:①适度发展学前教育;②切实普及义务教育;③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2、现代学制变革有哪些趋势?2、答案要点:①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制方向发展;②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六、论述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分析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案要点:问题: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流失率较高;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等等。
对策:继续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资;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采取必要措施遏止学生流失;等等第五章名词:1、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五、简述: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要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2、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2、要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六、论述:1、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要点: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试用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这一观点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1、要点: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
但当今教育片面讲求升学、讲求成绩而忽视了这种生活技能训练。
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教会学生做人。
因此,学校除了要做好学习常规管理外,还必须强化生活常规管理,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技能。
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
社会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老师。
教师们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把握正确的航向,不能忽视细枝末节,应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转变“只要我成绩好就行”的思想,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材生。
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时代特点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
2、要点:生理成熟期提前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自我意识增强心理问题增多老师完全不顾及那位学生的自尊,并且将日记内容在全班同学前朗读出来,他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对女学生人权的强烈践踏。
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用的对“人”本身的关注。
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看做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从而“人”的意味大的数被消减或抹杀。
这个事例再一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今后,我们不应再用以前那种方式教育学生,应该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能生硬地把学生看作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应把其视为“人”去教育,视其个性特点去培养。
这样,教育才有希望,才能硕果累累。
试用师生关系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3、要点: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对比两个孩子和两位老师,使人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