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滑轮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类杠杆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类杠杆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平衡)的条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轴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轮和轴的周边分别是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工作时,可以用轮带动轴,轮越大,越省力、方便;轴带动轮转时,费力。
●边缘有凹槽,能(绕)中心轴自由旋转的轮,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省力)。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的一种轮缘上分布着许多齿、能互相咬合的轮子,它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轮轴、滑轮和齿轮都是杠杆的变体。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坡度越大(坡高一定,斜坡越短),斜面越不省力;坡度越小(坡高一定,斜坡越长),斜面越省力。
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就省力;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高度越大,就费力。
即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但费距离,机械效率低;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费力,但省距离,机械效率高。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
人的力量是通过(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把力传递到车轮上。
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比较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但比较省力。
●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剪刀等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各类型滑轮的作用●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我们可以用(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房屋、桥梁结构中有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要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都是(立着)安放的,就是(减少)了宽度,(增加)了厚度。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板。
瓦楞纸的特点是平展的薄纸和中间一层或两层像一个个连续的拱形似的波浪形的纸粘在一起,形成整体。
利用这种形状改变承受力增大的原理,瓦楞纸的承受力大大增加,还节省了材料。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圆顶形)可以看成若干(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很多生物体中有拱形结构,人的(头骨)是球形,(肋骨)及(足拱)都是拱形,各种龟壳、贝壳、蛋壳、接近圆形的水果也都是(拱形)结构。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浙江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属于沈海(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大桥平面S形曲线,双向六车道,时速100Km/h。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高17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万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高202米的A型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0.3万吨。
侧面看,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
立面看,大桥上下起伏。
※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什么设计很多拉索,而且两边均匀分开?为什么桥塔又造得这么高?因为拉索可以分解桥面所受的重力,两边分开可以使受力均匀。
桥塔造得很高,拉索所受到的拉力越小。
●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根据桥梁材料分,桥有(石桥)(木桥)(铁桥)(水泥桥)等;根据桥梁结构分,桥有(梁桥)(拱桥)(拉索桥)(浮桥)等。
拉索桥分为(悬索桥)和(斜拉桥)。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即著名的(赵州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运用了(梁式桥)(拉索桥)等。
第三单元《能量》●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即(电产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磁力小,电池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转动。
●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铁钉、导线、电池。
检验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指南针检验)。
电磁铁通电的情况下,铁钉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发生相斥或相吸的现象,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并能测出,运用的原理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能的主要存在形式,包括(电能)(动能)(化学能)(电磁能)和(原子能)等。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机械能)。
生活中的能量举例如下:●激光可以像电钻和刀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说明激光具有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就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
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短期内不可能再生,都属一次性(不再生能源)。
而(水电)则属于再生能源,如三峡水电站,只要长江水不干涸,发电也就不会停止。
(人力)(畜力)是(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
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可燃冰能、沼气能、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原子能等。
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属于无污染能源。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用沼气煮饭、照明、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
●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电动机与发电机的最大区别: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把(动能)转化为(电能)。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物种,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50万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约占80%。
●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微生物约(37万)种。
●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中国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多,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
①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行走或爬行(包括奔跑、跳跃、蠕动等)的动物。
②根据动物生存的方式,可分为野生的和饲养的动物。
③根据动物的食性,可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腐蚀性动物。
④科学家动物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
⑤根据动物身体特征分,可分为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卵生动物可分为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
※动植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
●动物界(48门)1.脊椎动物:①鱼纲: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卵生的动物,如墨鱼、黄花鱼、比目鱼、海马、鳗、鳝、泥鳅、鲨鱼。
②两栖纲: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的水陆两栖动物,由总鳍鱼进化而来,如青蛙、蟾蜍、蝾螈、娃娃鱼。
③爬行纲:身体表面有鳞片或甲板,指趾有爪,肚皮贴地爬,有羊膜卵,变温,皮肤干燥的动物,如甲鱼、龟、鳄鱼、扬子鳄、蛇、壁虎、蜥蜴。
④鸟纲: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如大雁、企鹅、猫头鹰、鸡鸭鹅。
⑤哺乳纲:体表有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动物,如海象、海豹、海豚、白鳍豚、鲸、鸭嘴兽、蝙蝠、人类。
2.无脊椎动物:①节肢动物-昆虫纲-瓢虫、浮游;蛛形纲-蜘蛛。
★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二对翅膀、三对足的动物,如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苍蝇、蚊子、蚜虫、蝉、蚕、瓢虫、浮游、水黾。
②环节动物-毛足纲-蚯蚓。
③软体动物-腹足纲-蜗牛。
④刺皮动物-海星、海参、海胆。
⑤扁体动物-血吸虫……●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给植物分类。
①根据植物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荷花为水生植物,雪松、圆柏为常绿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