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学习指南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口腔修复工,培养出的口腔修复工就职于口腔义齿加工企业。

在义齿加工企业中从事各种修复体的制作任务。

修复体制作的操作技能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

因此,教师们建立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

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位大学生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较强。

对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在本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操作技能训练,且要反复训练,才能具备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重视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课程的学习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操作技能的认识阶段
此阶段是指学生对所学操作技能知识的了解,通过课前预习、自学、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问、教师讲解、示范、
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对该实践操作技能的每一个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技能的模仿阶段
模仿阶段是学生效仿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学生分组进行。

模仿阶段可把连续的、难度较高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进行。

3.操作技能的练习阶段
练习阶段是学生领会与学习动作技能的协调阶段,能把简单的分解步骤连贯起来。

从准备实验开始至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反复练习,使技能操作的连贯性、协调性、正确性逐步提高,并能减少错误,对出现操作错误者及时纠正,重新操作,直至成功。

4.操作技能的强化阶段
此阶段是练习阶段的延续,在练习阶段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操作达到正确、敏捷、灵活、连贯,操作时感到轻松自如,学生能按操作程序及要求较好地完成操作过程。

5.操作技能的巩固阶段
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种技能操作的掌握,在学生完成下面的2~3项技能操作后,再重复练习前一次的技能操作,以此加深印象。

重复练习是各项技能操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6.操作技能的评价阶段
本着注重能力和过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学评价分成三个板块:平时考核,理论笔试考核,技能操作
的考核。

通过以上三个板块的考核,企业和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综合的评价。

以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检验教学效果。

期望同学们通过以上阶段的学习,能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合格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