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后事项案例

日后事项案例

目录提纲财经案例3会计案例二分析 5一、案例分析6二、案例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特殊问题研究9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问题92、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折扣和折让处理10三、对案例的进一步探讨11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11(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12(三)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14四、我们的思考和启发16会计案例二黄山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黄山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在次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在次年4月1日完成。

在对2008年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事项:1.2008年1月27日,芬树公司诉黄山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黄山公司赔偿芬树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

黄山公司和芬树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

2月1日,黄山公司向芬树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

该诉讼案系黄山公司2007年9月销售给芬树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

芬树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黄山公司赔偿部分损失。

2007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做出判决。

黄山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芬树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7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黄山公司将未确认的损失50万元,计入了2008年2月的损益中。

2.2008年12月3日,黄山公司向全盛公司销售云端电子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100万元,成本为每台80万元。

黄山公司于当日发货10台,同时收到全盛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

2009年2月2日,黄山公司因云端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意给予全盛公司每台2万元的销售折让。

黄山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全盛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调整了2009年2月的销售收入20万元。

3.2008年12月3日,黄山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

12月20日,黄山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

至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

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

黄山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

黄山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2008年12月2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

黄山公司对该笔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936万元人民币。

4.黄山公司为门捷公司的子公司,门捷公司总裁张远的儿子创办了德和企业,生产黄山公司所需的一种主要材料。

2008年8月在张总裁的介绍下,黄山公司所需的该种主要材料全部从德和公司购入,本年度共进货3000万元,黄山公司已将货款全部付清。

黄山公司对于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

5.2008年8月1日,黄山公司支付1650万元购买了望辉公司的全部股权。

望辉公司与黄山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从事与黄山公司相同的业务。

集团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决定由黄山公司收购其全部股权,收购后作为黄山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

本次收购以合并日经注册会计师审定的望辉公司净资产为基础,上浮10%作为收购对价。

经审计后的望辉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500万元,黄山公司支付了1650万元,并于当日完成了合并有关手续。

此外,黄山公司支付了8万元与本次收购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

黄山公司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望辉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以及审计费用计入了当期损益。

6.黄山公司拥有威伟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

2008年10月,黄山公司与全盛公司签订协议,准备支付300万元购买全盛公司持有的威伟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

协议约定,在黄山公司和全盛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办妥相关手续后,黄山公司获得全盛公司拥有的威伟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

11月5日,黄山公司和威伟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股权转让协议,12月10日黄山公司支付了全部收购对价30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在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黄山公司未将威伟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会计案例二分析——浅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摘要: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并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得税,企业会计准则正文:2009年10月30日,备受关注的创业板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始交易,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开辟了新天地。

在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中,创业板的推出与更多上市公司的加入,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披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现阶段在财务报告中出现的一些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以及其信息真实问题对我们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们所涉及到的案例,在各个初步分析是基础上,我们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一、案例分析事项一中,法院裁决证实了黄山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对原来预计负债进行调整,并确认新的负债(其他应付款)。

而黄山公司将其未确认的损失计入了08年2月的账务,这是不符合准则规定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五条:“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准备金额”,我们在冲减150万的预计负债后,还要将剩下的50万损失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计入07年的报表,同时调整07年的其他应付款、应缴所得税、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事项二与事项一基本相似,黄山公司也是犯了将当年的调整项目转移至下一年的错误。

依据准则规定,应该调整2008年的资产负债表,将销售折让的20万冲销2008年收入,同时相应调节所得税、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以保证企业报表中资产、负债的真实性,这样处理的目的依然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日后事项来实现利润上的操控,出现信息虚假。

事项三中,黄山公司对该笔应收账款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936万元人民币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而黄山公司却采用了12月20日的汇率。

导致应收账款虚增了12万元。

按准则规定,这12万元的差异应计入财务费用。

汇率的改变会影响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此时应该同时通过将差异计入当期损益来调节所有者权益,最终平衡会计基本等式。

同时,将应收账款转入财务费用,可以加强公司对外汇变动的管理,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

事项四中,黄山公司为门捷公司的子公司,两者可视为同一个企业集团,具有关联方关系,而作为母公司门捷公司与其关键管理人员张远的儿子创办的德和企业存在关联方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德和企业和黄石公司具有关联方关系,而案例中提到的2008年8月,黄石公司购入了德和企业生产的原材料3000万元,应认定双方为关联方交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十条“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的性质、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

黄山公司对于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告附注中做任何披露,明显掩盖了该笔购销业务的真实情况。

报表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无法意识到自身利益可能受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事项五中,望辉公司与黄山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黄山公司收购望辉公司的全部股份即为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在黄山公司的账务处理中,将支付的10%的溢价150万元与支付的审计费用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是不正确的。

根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六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作为合并对价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的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这是因为对于最终控制方来说,其在合并前后能够控制的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多付的150万元的对价并没有流出企业,所以冲减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冲减留存收益。

但是支付的8万元的审计费用从最终控制方来说已经流出了企业,应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事项六中,2008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而黄山公司和全盛公司的转让协议中规定股东大会批准(11月5日已批准)并办妥相关手续后,黄山公司才获得威伟公司的40%的表决权资本。

12月31日也不符合购买日“参与合并各方已经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这一条件。

无论从转让协议的角度还是从确定购买日应该满足的条件的角度出发,2008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都未能在法律上取得威伟公司的40%的表决权资本,不能对威伟公司实施控制。

所以黄山公司未将威伟公司纳入合并报表的做法正确,但是应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黄山公司支付的3000万元的对价此时应视为“预付账款”。

二、案例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特殊问题研究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问题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

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

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同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

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

一般情况下,按会计制度规定,增值税返还应在实际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退还的所得税无论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收到,还是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收到,一律应在实际收到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其影响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

如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税务部门返还的税金,应根据重要性原则作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在报告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和分析报告年度财务信息。

在此案例中,在调整相应的项目之后,也相应地涉及到了税费的调整:事项一中,在营业外支出调减了50万元的同时,按照25%的比例,应交所得税也需减少125000元;事项二的销售折让需抵减收入20万元,在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的同时,所得税也调减50000元;事项三由于汇率的变动,财务费用增加120000元,利润随之减少,应交所得税也跟着需要调减30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