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全球的主权存在状态非常复杂。
不同国家根据外交需要和历史认知,版本各异。
同一国地图,不同时期亦随政治外交之转向,亦有差异。
2004年3月,中国官方最新出的2003-2004年版的《世界年鉴》中,在中国版世界地图上存在了几十年的国家锡金,已经被悄悄抹掉,变成了印度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中国低调承认了锡金是印度领土。
这源于中印两国在2003年达成的政治谅解,而锡金事实上早已不存在多年。
1975年4月,印度正式占领锡金,遣散锡金王宫卫队,随后进行全民公决,将锡金国王贬为庶民。
据印度公布的统计,占锡金全国人口59%的投票者中,有97.5%的人赞成废黜国王、加入印度。
联合国对此默认,而中国坚持在地图上标注锡金为独立国家长达近30年,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承认锡金消亡的国家。
朝鲜、古巴以及1992年与韩国建交之前的中国,亦不承认韩国。
当时中国地图上,半岛上只有朝鲜一个国家。
【微妙的边界线】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为避免因为地图使用导致当地政府、民众抗议,会使用不同划界的地图。
如谷歌地图,在英文版上用虚线描绘中印之间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土;在中国版上,这块地以实线划入中国,以示为中国领土;在印度版上,则划给印度。
如韩国政府,2005年专门设置了一个“国际标记和名称大使”,专门负责纠正国际上出现的与韩国地名、名称及历史标记不符的“错误和认识”。
早在1992年,韩国政府发起一场“日本海正名”活动,因韩国称该海为“东海”或“韩国海”。
一旦发现对方标注不符,韩国官民即行抗议。
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上所用的地图,其英文版只标注了日本海,遂遭到韩国网络外交使节团的书面抗议。
2004年,加拿大外交部遭到同样的抗议。
英国广播公司、雅虎等公司,也因为网站上的标记而遭到抗议。
目前,在韩国政府的努力下,全世界已有约23%的地图将“东海”和“日本海”共同标注。
【技术上无法做到统一】假设理想状态下,国家界限划分已经没有任何争议,是否就世界太平?其实纯技术上要画出一幅没有误差的地图,仍无法做到。
除了测绘技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地球是一个椭圆体,将椭圆体上的所有不规则图纹呈现在一张平摊的纸面上,必然会使许多部分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形。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世界地图上,连面积大小的表现都会有差异,最常见的是被压扁拉长。
冷战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世界地图上,苏联的领土直观上如此之大,224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看上去大于3020万平方千米的非洲。
这是因为选择了墨卡托投影法的缘故,它是圆柱投影的一种,在夸大高中纬度的同时,缩小了热带以内地区。
很显然,站在地图前,会给与苏联持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人民带来视觉冲击,提高对苏联的防范之心。
而苏联也完全可以借此指责,这是一些国家故意在地图上玩的“苏联威胁论”。
无论现实政治上,还是既有技术下,全世界都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地图。
(夏月摘自《凤凰周刊》图/小黑孩)2014年6月25日,湖北宜昌市新华书店,读者展示新出版的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CFP/图)“正是因为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差,才设计了横版中国地图,并且长期以来无人挑错,习以为常。
”国家领土没有主次之分一套最新出版的竖版中国地图,意外地让“南海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这套地图包括《中国地势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湖南地图出版社首创出版的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
目前它已得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认可,获得审图号、书号,并正式出版发行。
此前,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地图院还共同编制出版了竖版《世界地图》。
与横图最大的区别在于,竖版地图中,南海海域和岛屿与大陆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表示,地图中海南省、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地理关系及行政区划,变得更为清晰明了。
湖南地图出版社总编辑雷宜逊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这样能使读者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不会再误以为国家领土有主次之分,有利于国民的版图意识和海洋意识的树立。
”从外观上看,在同一开幅的幅面上,竖版地图比横版地图的比例尺要小些,比如同是一全开,竖版比例尺为1∶700万,横版大约是1∶600万,即横版比竖版的陆地展现得更大些,而竖版海域展现更直观完整。
竖版中国地图展开张贴后,宽0.86米,长1.16米,4次折叠后,符合A4纸的规格。
“竖版中国全图不太好挂,以前之所以出横版地图,主要是跟世界地图搭配好看。
”国家测绘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张小霞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从绘制上来说,竖版地图没什么变化,相当于同样的纸张中国图变小了。
”不过,中国竖版地图一经出现,就引起南海周边国家的关注。
中国外交部则试图对该地图的意义做低调处理。
然而,南中国海开发创意研究会秘书长傅中星却认为此事意义重大:“可以让民众准确了解中国海洋面积到底有多大。
”横版地图让观众“小看南海”竖版中国地图从无到有,傅中星一直认为自己“功不可没”。
2012年6月,傅中星在三亚发起成立了一个民间社团组织——南中国海开发创意研究会。
这个组织类似保钓协会,邀请了包括航母、国际法等领域二十多位学者参与,主要目的是对南海进行主权、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保护。
作为研究会秘书长,傅中星在研究中国地图时发现一个很大问题:一没有一个全图,分别是一个是陆地局部图和海洋局部图;二是两个局部图比例尺不统一,陆地局部图的比例尺较大,海洋局部图缩小了一半。
傅中星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它会给民众一系列误导,以为中国版图就是一只雄鸡,把占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海洋忘掉了。
“第二个误区是让人一看,感觉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实际上东西长5200公里,南北长5500公里。
”特别是电视台在播放气象预报时,对地图并不标明附图的比例尺不同,观众只能凭直觉判断海洋面积,“会小看了南海和海南岛”。
2012年6月3日,傅中星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地图要改版了》,发表在新浪和搜狐博客上。
在文章中,他第一次提出“横版”和“竖版”两个概念。
这篇文章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2012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导报》刊发傅中星与该刊记者共同署名的文章《重视海权意识中国地图应改版》,其中把老版中国地图称为“横版”,把傅中星设计的中国地图称为“竖版中国地图”。
在此背景下,2013年1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只是未引发外界过多关注。
之后傅中星找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向他讲解竖版地图的构想,得到单的极大认同。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3年第二期卷首语中,单之蔷特别提到傅中星的竖版地图构想,并且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的海权意识差,才设计了横版中国地图,并且长期以来无人挑错,习以为常。
”单之蔷为此还在北京查遍图书馆,发现至少从1927年起,就已经有了横版中国地图。
那一年,地理学者屠思聪先生编纂了《中华最新形势图》,那张图就是横版的,但右下角并没有小方块。
到了1948年,亚光舆地学社创办人之一的金擎宇编辑出版了一本《中国分省新地图》。
这本书开篇就是一张横版中国地图,在这张图上,南海及南海诸岛已经变成一个小方块,放在全图右下角,与今天的全国地图很像。
2013年年中,傅中星找到湖南地图出版社,洽谈合作出版竖版地图事宜。
傅中星主张把海南省三个字重新在地图上标注,“把‘海’字标注在海南岛上面,把‘南’字标注在西沙群岛附近,把‘省’字标注在南沙群岛上。
”傅中星认为,“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述海南省与南海诸岛的行政隶属和地理关系。
”湖南地图出版社当时并未接受他的建议,傅中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认为很难通过。
”双方合作出版竖版地图一事就此搁浅,直至湖南地图出版社于近期正式出版竖版中国地图。
地图里的政治作为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图不仅有科学性、艺术性,还有很强的政治性。
地图体现了一国在主权上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
更为人熟知的一起“政治事件”是1968年“文革”非常时期,邮电部准备发行一版《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纪念各省“革委会”全部成立。
邮票原定11月25日全国发行,原中国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陈潮11月23日在邮亭提前购到,发现票面全国地图缺少南海诸岛,图形也不准确。
陈潮立即向上级反映,邮电部认为事关重大,通令全国,停止发行,收回报废。
中国人对国家版图的意识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后继承了中华民国的疆域,当时的中国边界按照1930年代出版的《申报》地图边界绘法表示。
《申报》地图是当时国内精度最准确、画法最先进的地图集,主要包括《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国分省新图》,以及1∶300万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
据2011年第1期《地图》杂志报道,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毛泽东办公室墙上挂的地图就是《中华民国地形图》。
对于未确定的国界,双方都会将己方的领土主张写在自己国家的地图中,上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就因为地图问题引起一场纠纷。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披露,1958年12月14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出版的几幅地图”问题,尼赫鲁认为“这些地图上粗略划出的边界是同实际边界不符的”,“它在好几处直接穿越了印度的领土”。
次年1月23日,周恩来在复信中指出:“中印边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因而“双方地图对边境的画法不可避免的会有出入。
我国现行出版的地图对四邻边界的画法是几十年来(如果不是更久的话)中国地图的一贯画法”。
截止到现在,在所有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只有印度和不丹未与中国达成边界条约。
在日常审校地图过程中,关于边界在哪里,是否需要改动,国家测绘局完全根据国务院的指令。
张小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如这个界线要变,外交部就下一个文,我们才改。
”受前苏联影响较大由于绘制地图事关重大,张小霞就此写过一篇学术文章,她认为必须遵循“保证中国国界线的正确、保证中国首都和省级行政区域界限”等九大原则。
除此之外,中国全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岛屿归属线。
对如何体现香港和澳门行政区,也有专门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界线符号采用长短虚线,并与中国省级界线符号有所区分。
但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则不画界线。
在中国分省设色的地图上,两个特别行政区区域底色应当与广东省区分。
公开出版的地图也不得泄露任何国家机密,这些不能公开的信息包括机场(已公布的对外开放的民用机场除外)、未经批准公开的军队院校、未对外挂牌的公安机关;铁路、公路、输油管线等专用线路等等。
从技术上看,中国地图绘制受前苏联影响较大。
1958年就参与地图编辑工作的原中国地图出版社副总编陆用森曾经对媒体表示,“苏联绘图和欧美不一样。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边框是当时苏联的绘图方法,欧美地图很少有这样带花纹的粗边框,中国现在的地图喜欢用粗边框。
”西欧地图中河流粗细一样,中国地图上的河流却是渐变的,以分出主流和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