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所需讨论的疾病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和药物性皮炎等,这一组病是皮肤科最常见多发病,在部队中也颇常见,其发病率甚高,据统计约占该科门诊的1220%,即在各类皮肤病中占第一位。
皮炎湿疹这一类病人大多数是变态反应引起,当然,也有些与非变态反应、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某些病的真正病因至今未搞清。
不少总是有待探讨研究。
此外,鉴于皮炎湿疹的皮损变化多端,各时期皮损,如急性、亚急性、慢性都可呈现,其局部治疗处理均有差异。
处理妥当,可获事半功倍效果,否则适得其反。
因此,如果学会掌握这类皮肤病局部处理原则,那么,对其它皮肤病患部处置也就不成问题。
由此可见,皮炎湿疹类疾病是学员学习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Confact Dermafifis)接触性皮炎系皮肤接触外界致敏或刺激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刺激与变态反应两种类型,临床所见以后者为多。
一、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该型患者无选择性,是皮肤或粘膜对外界刺激物的直接反应。
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弱,同机体自身关系不大。
通常引起皮炎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是同它接触的人都可病。
例如任何人由于于不慎皮肤接触上浓硫酸,不久之后肯定会发生皮肤急性炎症。
有人提出,原发刺激物损伤表皮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由于崩解而释放出酸性酸酶等溶蛋白酶,可参与破坏皮肤组织,对本型皮炎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作用。
能够引起本型皮炎的接触物质最常见是化工原料,诸如强酸强碱等。
某些刺激性较弱的物质,如肥皂、有机溶剂,某些工业原料等,若长期反复接触接触也能引起皮炎。
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此型皮炎的接触物质往往不具有强烈刺激性,仅仅是有过敏素质的人接触该物质方能发病。
所以这一型皮炎,只发生于少数的敏感者,而对大多数人并不用担心。
一般的物多是小分子化学物质,故不具有抗原性,属于半抗原。
它须与表皮内载体蛋白结合后才能形成完全抗原。
从而获得抗原性,然后作用于机体,最终导致IV型变态反应的发生。
但经观察研究已注意到本型皮炎和体液免疫也有关系。
换句话说,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不单是T细胞的作用,B细胞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此外,表皮中的郎格罕细胞(Langerhams cell)在本型皮炎所起的作用亦应值得关注,因该细胞具有运送、处理和传递抗原信息的能力。
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外界物质甚多,其中最主要是化学物质,象香水、各种润肤美容香脂、雪花膏、口红等化妆用品;肥皂、塑料、橡胶等化学制品;清凉油、红汞、磺胺药膏、抗生素软膏等外用药物:油漆、染料、杀虫剂等化学产品及镍、铬等金属物品。
另外,植物性能引起皮炎有漆树、荨麻、银杏、无花果等。
尚有动物的皮革、毛、羽毛等也可引起本型皮炎。
[临床表现]接触性皮炎症之临床往往以急性发病为常见,若刺激物必原发性刺激物,一般在接触后,短者几分钟,迟的数小时内即可发病;如果是致敏物于初次接触,须经4日以上的潜伏期,但再次复发者多在24小时内起病。
皮损惯发于接触致病物质的部位,但遇敏感性增高的病人,也可以涉及到远离接触物的其他部位。
由于露出部位是最容易同外界物质接触,故该部也是本好发部位。
接触性皮炎病情轻重的程度,损害之形态和范围,主要取决于致病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和时间以及机体之耐受性或敏感性。
若轻症患者,仅仅是红斑、丘疹而已;如病性重者,可呈现水疱、中、大小疱、糜烂、渗出,甚至溃疡坏死。
但就皮炎总体而言,本病皮疹较单一,缺乏多形性皮损,即其损害多处于同一时期的皮疹。
病变处境清晰可辨,肿胀较显著,在组织疏松处,如眼睑、外阴等部位尤甚。
病人自觉患处瘙痒,且常伴有烧灼感。
属原发刺激型接触性皮炎,还可呈疼痛。
皮炎剧烈的患者,有时还可发生全身症状,如浑身欠适、发热、畏寒等。
接触性皮炎有自限性,原因去除后,大约两周左右可痊愈。
本病无复发倾向,若不再接触原致病物则不复发,但如果长期反复接触致病物质时,可演变成为慢性皮炎而使病变处呈苔藓样变。
此外,临床上还能偶见多次接触致病物质后而脱敏。
[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有接触致病物质史,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皮损单一,缺乏多形性,界限分明及自觉痒甚等临床表现特点,一般可做出诊断。
必要时尚考虑施行斑贴试验以辅助诊断。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炎应与急性湿疹相鉴别(如下表)表10-1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鉴别[治疗]首先应积极查找病因,尽快除去病物质,但要注意保护患处,避免手抓及其它有害物质再刺激。
如由碱性物质招引皮炎,可用弱酸去洗;倘若酸性物质引发者,可取1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中和。
与此同时,嘱咐患者今后避免再接触致病物质。
一、内用疗法(一)抗组胺类药,本品内服,可视为常规疗法,对止痒,缩短病程有裨益。
(二)雷公藤内服:每次2片,每日三次,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三)皮质炎固醇激素:对病情严重者,多主张采用激素短程疗法,如应用强的松30-40mg,早晨一次顿服,连用5天,收效斐然。
(四)钙剂:多使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注,每日一次, 5次为一疗程。
(五)病变处肿胀严重者,特别发于面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可能促进早日消肿。
1.10%葡萄糖溶液500ml , 静滴或50%葡萄糖溶液100ml,静注,每天一次。
2.应用利尿药,如安体舒通20mg,3次/日或双氢克尿噻25mg,23次/日.二、外用疗法对症处置,其原则与急性湿疹相同(见本章第二节)。
此外必须牢记本病外用药有三大禁忌:其一,忌选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品为主药;二则主药浓度宁低勿高;其三,急性期通常不采用酊剂,软膏等剂药。
[预防]平时多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再去接触已发生过接触性皮炎的致病物质。
日常生活中慎用容易引起致敏的外用药,如磺胺药膏或高浓度之化学物质。
至于使用药物或其它方法脱敏不宜提倡。
第二节湿疹(Eczema)所谓湿疹,缘于本病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之征,故名。
该病可称得最常见的皮肤病,在部队中也不乏此种患者。
中医文献有数十种病名与现代医学称为湿疹的表现很相似,如浸淫疮、湿癣、四湾风等。
[病因及发病机理]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
变态反应在湿疹的发病机制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湿疹可能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本病常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
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
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同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湿疹的发病往往是诸种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致的。
诚然,临床上也可见到,由于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改变,使湿疹病损自然消退而获痊愈。
还必须指出,湿疹易复发,原因何在?有人解释为这是患者敏感性增高以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之缘故。
[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但根据发病过程中皮损表现不同,可将本病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兹分述如下:一、急性湿疹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
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
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
患处炎症反应通常较明显,尤其中央部位更为显著,往往伴有糜烂、渗出、。
但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也较轻。
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
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但易复发。
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
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
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
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该型湿疹可以在发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还可见于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成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
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往往成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分外清晰。
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
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
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湿疹还可凭依发生部位不一样而患处命名。
现简述如下:耳部湿疹:惯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
皮损呈红斑、糜烂、渗出少许、结痂及皲裂。
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
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乳房湿疹: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
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
皮疹呈红斑、浸润、糜烂、渗出及结痂,有时伴皲裂。
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
若停止哺乳,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
手部湿疹:本型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
常常侵犯指背,皮损表现浸润增厚较明显,可伴皲裂及脱屑。
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恶化。
小腿湿疹: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在胫部内、外侧面,分布对称,皮疹表现与急性或慢性湿疹相同。
某些患者并发静脉曲张,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处,患处因血液回流障碍,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着颇著,有的还可发生贵疡。
女阴或阴囊湿疹:发生于女阴或阴囊部位,皮损呈红斑、糜烂及渗出,也可出现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明显,该部湿疹、由于神经分布丰富故自觉奇痒难忍。
肛门湿疹:病发于肛门处,亦可涉及附近皮肤,皮损常为浸润肥厚,湿润或少许渗出,也能引起皲裂。
剧痒。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湿疹,其症状表现非同寻常。
为此,将这些湿疹称为特殊型湿疹,现介绍如下:一、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此病常继发于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如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
从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围皮肤受刺激或致敏所引发的皮肤病。
损害以感染病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和漫延,表现为肿胀、红斑、水疱、脓疱、糜烂、渗出及结痂等。
病变处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损与机械性损伤的形状相一致。
自觉瘙痒或轻度痛感。
二、自体敏感性湿疹本型湿疹亦称自体敏感性皮炎常认为患者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
这种湿疹在发病之前,身体某处已有一个湿疹病灶或其它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