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性育种
2.1.3 单倍体育种的优缺点 优点:1.控制杂种后代分离,缩短育种年限;
2.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 3.排除显隐性干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单倍体育种 AABB 杂交育种 A-B4.与其他的育种方法相结合,提高选择效果; 5.为研究细胞学、遗传学理论问题提供素材。 不足:1.缺乏常规育种各分离世代的基因重组和交换, 减少了优良基因积累的机会;
3 、4 — 部分加倍花
不同加倍情况的花朵形态
2. 培养基: Nitsch, MS为主。 3. 花药培养及植株诱导 (1)胚状体形成 双子叶植物--多直接形成胚状体。。 单子叶植物--多经过愈伤组织再形成胚状体 (2)植株再生
胚状体----诱导根----诱导芽----植株
4. 幼苗移栽 试管小苗-小钵移栽→田间移栽
5. 单倍体植株加倍30-50ppm秋水仙素; 有些植物自然加倍可达20-30%。
无籽葡萄——三倍体(3X) 棉花——四倍体(4X) 甘薯——六倍体(6X) 马铃薯有2、3、4、5倍体(2X、3X、4X、5X) 小麦有2、4、6倍体(2X、4X、6X)
倍性育种: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 以其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技术。
整倍体育种:染色体加倍的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减半的单倍体育种。
植物 ⑤选择远缘杂种后代材料。 ⑥选择生育周期短的植物。
1.2.2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和方法
人工诱导:物理因素诱导化学因素诱导
① 物理因素诱导: 温度骤变 机械创伤 电离和非电离辐射 离心力等
② 化学因素诱导: 化学药剂:秋水仙素(30-50ppm) ;富 民农;吲哚乙酸 方法:浸渍法;滴液法;注射法;涂抹法
②高度不育。 ③在遗传上隐性基因能直接表达。 鉴定方法:①形态鉴定
②检查花粉育性 ③利用隐性遗传标志性状 ④细胞学鉴定 以④最可靠,其次②,①③是间接法。
2.1.6 花药、花粉培养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与花粉的培养技术相近)
1. 取材要求:小孢子发育时期在单核晚期。 PMC→四分孢子→小孢子单核期→小孢子双核 期→小孢子三核期(成熟花粉)。
6. 单倍体后代的选育: 一代 生长弱、慢,选正常可育加倍株自
交。 二代 可获纯系,重点选择优系。 三代 优良株系鉴定,或参加品比试验。
思考题
1.什么是倍性育种? 2.多倍体和单倍体利用在育种上各有何特点? 3.多倍体和单倍体各有哪几种类型? 4.多倍体和单倍体在植株外观上有哪些特点? 5.人工诱导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方法有哪些?
1.1.3 多倍体的育种意义
1.产生同源多倍体,获得植物某些器 官的巨大型。
2.创造异源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的 困难,综合远缘种、属植物的优良性状。
3.诱导异源多倍体,作为种属间的遗 传桥梁,进行基因转移或渐渗。
1.2 多倍体的诱导与育种
1.2 .1 诱导材料的选择
①选择天然多倍体物种比重高的植物。 ②选择综合性状好,染色体倍数少材料。 ③选择杂合性高的材料。 ④选择收获营养器官的植物或无性繁殖的
加倍 AB1B1(倍半二倍体) AAAAB1B1B1B1 同源异源多倍体
1.1.3 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1.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①育性差,结实率低;
②大多数同源多倍体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的; ③同源多倍体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 纯显性:AAAA;三显性:AAAa 双显性:AAaa;单显性:Aaaa 无显性:aaaa ④同源多倍体达到遗传平衡的时间长; ⑤器官的巨型性。 2.异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染色体配对正常,植株雌雄配子发育正常,结实 率较高。
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分化成胚的过程
油菜游离小孢子分化形成的胚状体
油 菜 游 离 小 孢 子 分 化 形 成 子 叶 型 胚 状 体
小孢子子叶型胚状体再生成植株
正常加倍小孢子植株的花序
部分加倍的小孢子植株花序
未加倍小孢子植株的花序
1
2
3
4
5
1 — 对照
2 — 正常加倍化
5 — 未加倍按花
非整倍体育种:利用单体、缺体、三体育种
植物的多倍性: 一倍体(1X)、单倍体(1n) 二倍体(2X)、双倍体(2n)、多倍体(3X以上)
二倍体: 体细胞具有两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一粒小麦 2n=2X=14
水稻 2n=2X=24 玉米 2n=2X=20 多倍体:体细胞具有2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二粒小麦 2n=4X=28 普通小麦 2n=6X=42 陆地棉 2n=4X=52 多倍体育种:用人工的方法诱发作物形成多倍体, 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1.2.3.多倍体植物的鉴定 ① 间接鉴定: 同源多倍体:形态上多呈巨型性 异源多倍体:检查育性——正常散粉结实(加 倍);不育(未加倍) ②直接鉴定: 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染色体数。
1.2.4.多倍体育种的要点 ①诱导群体要大,并包括丰富的基因型。 ②考虑染色体的最适数目。
1.2.5.人工诱导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异源多倍体小黑麦 ②三单倍体甜菜和三倍体西瓜 ③同源四倍体黑麦,同源四倍体葡萄
第九章 倍性育种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1.1 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 1.1.1 概念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特有的、 维持 生物体生存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一组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以 X表示
高粱 X=10 小麦 X=7 棉属 X=13 玉米 X=10 甘薯 X=15 稻属X=12
多倍体:凡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的生物体,称为多倍体。 植物中如:
2.缺乏各种材料在田间观察评定的机会; 3.诱导单倍体的技术不完善,花药培养时出愈率、 绿苗率不高,好的类型可能丢失。
2.1.4 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自然产生 天然孤雄性生殖,孤雄性生殖,无配子生殖等。 在许多植物中已经发现,但不能自然保存。
2. 人工诱导 (1)远缘杂交:一些物种可利用远缘杂交,使染
色体有选择地消失,获得单倍体(普通大麦 x 球 茎大麦、小麦 x 玉米)。 (2)延迟授粉 (3)利用理化因素诱变 (4)利用诱发基因及核质互作 3.细胞离体培养 (1)花药培养 (2)未授粉的子房和胚珠培养
2.1.5 单倍体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特点:①形态学上表现出小型性:植株、叶片、
气孔、花药、花器、果实、种子等明显小于双倍 体。
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
2.1 概念和种类 2.1.1 概念
单倍体:具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目的孢子体。 单倍体育种:利用单性生殖的方法,获得植物单 倍体个体,再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的二倍体, 再根据育种目标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1.2 种类 一倍体(单元单倍体):由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含 有一组染色体的单倍体 多倍单倍体: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含有一组以上染 色体组的单倍体。 同源多倍单倍体:同源多倍体产生的多倍单倍体 异源多倍单倍体:异源多倍体产生的多倍单倍体
1.1.2 多倍体种类
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相同的多倍体
甘薯:同源六倍体;马铃薯;同源四倍体;香蕉: 同源三倍体;无籽葡萄:同源三倍体
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不同的多倍体 陆地棉 异源四倍体 A1A1D1D1; 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AABBDD 小黑麦 异源六倍体 AABBRR; 异源八倍体 AABBDDRR 在同源异源多倍体之间,还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或
复合在一起的多倍体: 区段异源多倍体 BBB1B1 同源异源多倍体 AAAABBBB 倍半二倍体AABB×BB → ABB
各种多倍体关系示意图
物种AA 加倍
物种B1B1 加倍
物种B2B2 加倍
F1(AB1)
AAAA
加倍
同源多倍体
B1B1B1B1 同源多倍体
B2B2B2B2 同源多倍体
AAB1B1 异源多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