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麦积区石佛中学:潘灵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内型和区域性差异。

3、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多媒体播放我国几种土地资源类型幻灯片,对上节课简单复习,同时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区域差异明显。

二【新课学习】
1、耕地(耕地区域差异一)
【教师指导】同学们拿出地图册,前后排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打到地图册19页“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20页“中国气候类型”、13到14页的“中国地形图”以及课本68页的图3-13“中国耕地分布”小组分工又合作,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第几阶梯?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那些干湿地区?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学生小结。

【教师引导】多媒体播放“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来说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

归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归纳“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教师点拨)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耕地区域差异二)
【教师指导】播放幻灯片,旱地和水田,以及我国的旱地和水田分布图。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旱地和水田的分布,以及主要农作物。

2、林地
【教师指导】播放我国林地分布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感知我国林地分布地区。

(教师点拨)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山区,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山区,东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和南岭山区。

(学生思考)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
(1)东北和西南林区属于——
(2)东南林区属于——
学生发言,学生小结。

3、草地
【教师指导】播放我国草地分布图,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感知我国林地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内蒙古)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教师指导】播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图片
(学生思考)通过图片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导出下面的问题——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珍惜每一寸土地
【转承】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学生根据以上图片来总结我国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相应对策,并由学生来概括:
(教师点拨)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课堂小结】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3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课堂检测】
出示幻灯片上的检测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麦积区石佛中学
潘灵仙
2013年10月2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