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剪力墙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仍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只不过 是采用较短的剪力墙肢(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 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而且通常 采用T形、L形 、〕形、 +形等。
当这些墙肢截面高度与墙厚之比小于等于3时, 它已接近于柱的形式,但并非是方柱,因此称之 为“异形柱”。故从广义角度讲,宜将这种结构 体系称之为“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 结构体系)”。
暗柱钢筋计算
箍筋计算:
2b+2h-8c+26.5d
拉筋计算: 长度:墙厚-保护层 *2+2d+1.9d*2+max(75, 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在基础部位, 另外再增加2根或按图纸设计)
剪力墙上端柱
端柱概念: 剪力墙中附墙柱,突出墙身。 纵筋计算: 同暗柱竖向筋计算。
纵筋采用机械连接 时: 纵筋采用绑扎时:
暗柱钢筋计算
纵筋长度计算: 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 长度=层高+1.2Lae 采用机械连接(如 直螺纹套筒)时, 长度=层高-500+500
暗柱钢筋计算
纵筋长度计算:
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 长度=层高-板厚+Lae 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 套筒)时, 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纵筋根数:按图数
墙身垂直钢筋
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 长度=层高(扣洞口高 +15*d*2)-板厚+Lae 采用机械连接(如直 螺纹套筒)时, 长度=层高(扣洞口高 +15*d*2)-500-板厚 +Lae
墙身垂直钢筋
垂直钢筋根数: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 根数=墙身净长-1个 竖向间距(或2*50)/ 竖向布置间距+1
剪力墙
剪力墙
总述
剪力墙是建筑工程中一种很常见的构 件,它是以钢筋为骨架,用混凝土浇注起 来的一种特殊墙体(竖向构件)。
实际施工现场-剪力墙中钢筋
剪力墙结构体系
下端固定在基础顶面上的竖向悬臂板。竖向荷载 在墙体内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侧向力在强体中 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因为这类墙体具有较大的 承受水平力(水平剪力)的能力,固被称为剪力 墙。 所谓“一般剪力墙”就是指墙肢截面高度(长度) 与墙厚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A区 B区 D 区
C 区
墙身拉筋
拉筋计算:
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
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剪力墙其它钢筋
以上是剪力墙上相关构件钢筋以及墙身钢 筋的计算,实际上在墙上还有一些特殊的 钢筋,如洞口加强筋(暗撑)。
箍筋计算:
同暗柱箍筋计算。
剪力墙中的暗梁
暗梁的概念:墙体里面的一条加劲带 AL
要计算的钢筋: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03G101-1P16、51
注: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 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 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 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纵筋长=层高(扣洞 口高+15*d*2) 500+500
插筋长度=红色字体
纵筋采用机械连接 时:
墙身垂直钢筋
中间楼层部位
采用绑扎连接时, 长度=层高(扣洞口高 +15*d*2) +1.2Lae(与
上层钢筋的搭接)
采用机械连接(如直 螺纹套筒)时, 长度=层高(扣洞口高 +15*d*2) -500+500
剪力墙上洞口
平面配筋图
剪力墙洞口加强筋
洞口补强构造03G101-1P53
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 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 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 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 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 被切割钢筋相同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 强纵筋构造(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A区
B区
C 区 D区
墙身垂直钢筋
垂直筋以及拉筋:
垂直筋
绑扎连接 垂直筋 拉筋
机械连接
拉筋的作用是钩住垂直筋
墙身垂直钢筋
计算:
纵筋采用绑扎时:
首层(无地下室):
采用绑扎连接时, 纵筋长=层高(扣洞口高 +15*d*2) +1.2Lae(与
上层钢筋的搭接)
插筋长度=红色字体
采用机械连接(如直 螺纹套筒)时,
暗柱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 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端柱(突 出墙身)
墙身垂直钢筋布置-施工现场
暗柱
墙身垂直钢筋从暗柱边布 置,起步距离=间距/2
墙身垂直钢筋
垂直钢筋根数: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 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 距(或2*50)/竖向布置间 距+1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 段计算根数
总结回顾:剪力墙中钢筋
外侧筋
水平筋
内侧筋
暗 柱 端 柱
墙身钢筋
垂直筋 拉 筋
基础层-插筋 中间层-变截面 顶层-锚固
纵筋 箍筋
洞口
加 强 暗撑 筋
剪力墙
墙柱
暗 柱 端 柱
暗 梁
墙梁
连 梁
楼层连梁 顶层连梁
洞口上方 洞口下方 双洞口连梁 跨层连梁
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纵筋长度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箍筋长度和根数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 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2b+2h-8c+26.5d 拉筋 长度= 梁宽-2*保护层+2*11.9*d+2*d 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内侧水平筋长度=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2+锚固Lae
墙身水平钢筋
端柱对剪力墙水平钢筋计算的影响
丁字型情况时
孤端头情况时 L字型情况时
提问:暗柱是否对墙身水平筋有影响?
墙身水平钢筋
水平筋根数计算:
(1)楼层水平分布筋根 数 =(层高h-半个水平 筋间距S/2)/水平分布 筋布置间距(s) +1 (2)遇有洞口时,需要 分段计算根数 (3)基础水平分布筋根 数:2根或按图纸设定根 数
剪力墙上连梁
连梁概念:剪力墙门洞上方需配置连梁,根据洞口
的位置分类有: (1)跨中单洞口连梁 (2)跨中双洞口连梁 (3)墙端部洞口连梁等。
根据连梁所在位置分类有:
(1)中间楼层连梁
(2)顶层连梁
连梁中钢筋种类有:
(1)连梁纵筋 (2)箍筋 (3)拉筋
施工现场-剪力墙中连梁
剪力墙上连梁
墙身钢筋
垂直筋 拉 筋
基础层-插筋 中间层-变截面 顶层-锚固
纵筋 箍筋
洞口
加 强 暗撑 筋
剪力墙
墙柱
暗 柱 端 柱
暗 梁
墙梁
连 梁
楼层连梁 顶层连梁
洞口上方 洞口下方 双洞口连梁 跨层连梁
剪力墙上暗柱
施工现场-暗柱
我也来探 索一下!
暗柱钢筋计算
暗柱概念: 剪力墙的一部分, 厚度等同墙厚。 纵筋长度计算: 首层(无地下室): 插筋长度=红色字体
墙身水平钢筋
水平筋长度计算:
(1)、当剪力墙身端部为端柱时
外侧水平筋长度=外墙长(扣洞口宽 +15*d*2)-保护层*2
内侧水平筋长度=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柱宽)*2+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2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支剪力墙是指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转换 层的位置)上部布置剪力墙体系.部分剪力墙 应落地. 一般多用于下部要求大开间,上部住宅、 酒店且房间内不能出现柱角的综合高层房 屋。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 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外侧筋
水平筋
内侧筋
暗 柱 端 柱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墙身水平钢筋
水平筋:
外侧水平筋
内侧水平筋
墙身水平钢筋
水平筋长度计算:
(1)、当剪力墙身端部为暗柱(L型
暗柱)时
外侧水平筋长度=外墙长(扣洞口宽 +15*d*2)-保护层*2
内侧水平筋长度=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2+15*d*2 (2)、墙身端部为暗柱(暗柱丁交) 时 外侧水平筋长度=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2 内侧水平筋长度=墙长(扣洞口宽 +15*d*2) -保护层*2+15*d*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