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第三十三讲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弟子规第三十三讲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不安,勿话扰。
•每天早晨, 里奇起床后第 一件事是到位 于二层的卧室 窗前观察是否 有人在悬崖边 徘徊。
•今年84岁的澳洲老人唐·里奇近50年来劝阻 自杀者,救至少160条生命。
•● 一些获救者回忆,他们站在悬崖边,犹豫是否 跳下去,突然听到一个柔和声音传来,压过海浪和 海风声:“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 • 回过头来,他们看到一张笑脸。这张陌生的 笑脸让他们萌生出生活的希望。
☆探讨:我可以如何去力行?
[比如:我们已知的弟子规这把幸福人生的金钥匙]
范仲淹先生
•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 文学家,军事家,
官至副宰相。
• 家族已经八百多年不 衰
舍得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力行时要注意: 用真诚心,谦卑心,同体心
★拓展思考:当他人真诚来为我付出 时,我应该如何做? 感恩!学习!
弟子规第三十三讲己有能勿 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 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
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读诵《弟子规》
复习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故事:天堂与地狱 – 存心 – 爱(愛):感受需要】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
【故事:晏婴出使楚国】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故事:王昭远】
成人之美: “己有能,勿自私”
《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 “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 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成立而后已。
人 所 能,勿 轻 訾。
力行之探讨: 我平时有没有做到这一条?
我平时对于他人有德有才有贡献, 是不是欣赏,随喜?有没有去成就?
己 有 能,勿 自 私。 人 所 能,勿 轻 訾。
•当別人正在忙碌沒有空闲时,我們不要去打扰他。 •当別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时,我们不要闲言碎语 去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事件分享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应该:察言观色
• 感受他人所需,行体贴他人之事

正确地表达真正的爱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回顾
•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作 业
•诵行弟子规
立志做圣贤,孝悌为德本。 惭愧问自己,恭敬待别人。 诵行弟子规,正己才化人。
• 学了就去做,真学!
• 学了不去做,白学了 !
•静坐
人 所 能,勿 轻 訾。
批评、非议
●嫉妒是最大的魔王, 嫉妒心一起来,就会控制我们的善良
。 我们的情绪就到地狱中去了
★欣赏,随喜! 成就他人 “成人之美”
人 所 能,勿 轻 訾。
随喜:看到别人有优秀的地方,赞叹他,向他
学习,为他高兴。 培福,积福 幸福的人生 随喜就是在为自己培福,积福! 随喜的功德和有德有才做善事的人是一样的。

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谄媚
轻慢
《朱子治家格言》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主动关心帮助贫穷困难的人! 共建和谐社会,大同世界!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论语.学而第一》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贫而乐:知贫之因,心平;造富之因,舍财。 2、富而好礼:谦恭有礼;乐善好施。
贫或富均心安理得。
勿 厌 故,勿 喜 新
•勿 “喜新厌旧”
•1、伴侣,朋友:故事[宋弘念旧]
•2、物品:感念恩义、情义就会爱惜物品。
•3、学问: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弟子规》是基础,百善孝为先。

直到弟子规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
听故事的学习态度
• 见人善,即思齐;
• 纵去远,以渐跻。
• 见人恶,即内省; • 有则改 无加警。
本课内容
•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能力 付出
体力 才能 财物
故事:范仲淹 义田 义学
勿 厌 故,勿 喜 新
•故事:宋弘念旧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 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 妻不下堂。’”
勿 厌 故,勿 喜 新
力行之探讨: 我目前做得怎么样? 我以后会怎么做?
人不闲,勿事搅。
= 打搅,打扰时,里奇时常翻过护栏,把试图自杀的人 拽回来,他的妻子莫娅报警求援。一次,里奇差点 搭上自己的性命。里奇后来改变方式,与试图自杀 者保持“安全距离”,但仍愿意倾听对方诉说。
•● 里奇说,自己从不试图给对方提供忠告、建议 或窥探什么,只是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问对方 是否愿意聊聊,邀请他们到家里喝杯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