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中医适宜技术宣教讲义ppt培训课件
医学中医适宜技术宣教讲义ppt培训课件
贴敷疗法治疗疾病
n 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等肺系疾病, 每年农历三伏期间使用。
n 贴敷方法:取肺俞、心俞、膈俞3对背腧穴。喘息 严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嗽痰多 者加脾俞,咳嗽遗尿者加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 者加天突。
贴敷疗法禁忌症
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有强烈刺激 性的药物误入口、鼻、眼内。 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 造成负压, 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体表,使 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病、项痹 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拔罐疗法
1、留罐: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5-10分钟,然后将罐起
熏洗法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 熏洗。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 用熏洗。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 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 4、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5、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6、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7、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中医适宜技术医疗 讲义
主要内容
毫针刺法 灸法 拔罐疗法 穴位贴敷 耳压疗法 熏洗疗法
基本操作方法 常见病应用 禁忌症 注意事项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 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 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
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喑病、口疮、小儿 遗尿等方面的病证。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覆胶布 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 适用于膏药、丸剂、饼剂、磁盘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覆塑料薄 膜,并以纱布,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2、悬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温盒灸
灸法
感冒(常用于风寒型)
面瘫病: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等。
1常见病
泄泻病:天枢、足三里、神阙、中脘、 内关、关元等
痛经:中极、气海、三阴交
膝痹病:局部压痛点 项痹病: 颈部压痛点、颈夹脊、大椎、肩井
腰痛: 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灸法禁忌症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 忌用艾灸 疗法。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
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 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 法。具有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 健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 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灸法
1、隔物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1)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 (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耳压疗法
耳压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常用以治疗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 痛等;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风湿 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 乱、神经衰弱、癔症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 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 结肠炎、荨麻疹等。
下。 2、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 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 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
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4、刺络拔罐: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
3、热罨(yan)法:热罨法类似现代的热湿敷法,由于 患病部位不同,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 布7-8 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或将药 物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搪瓷盆内加水 煎汤,乘热熏洗,并取出药袋,带汤乘热在患处进行湿 热敷。热罨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 后肢体功能障碍者
熏洗法分类
1、全身熏洗法:将药物用量加倍,煎汤倒入浴盆里,进行全 身沐浴,全身熏洗法主要用于全身性皮肤病等疾患。 特别提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症患者慎用,如出现头晕、胸闷 、呼吸困难等情况后立即停用。 2、局部熏洗法 (1)手熏洗法 (2)足熏洗法 (3)坐浴法:主要用于肛门及会阴部的疾病。
熏洗法分类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 先用蒸气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 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适用于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外科疾病;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软组织损伤等骨 科疾病;带状疱疹、银屑病、湿疹、寻常疣、手足癣、发癣、 股癣等皮肤科疾病及某些内脏疾如失眠、高血压等。
常见疾病的毫针刺法: 1. 中风病:半身不遂 (取穴:百会、风池、曲池、
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
毫针刺法
2、口角歪斜(取穴:颊车、地仓) 3、头痛(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 少阳
头痛:率谷、悬颅、外关;阳明头痛:上星、 印堂、合谷; 厥阴头痛,百会、前顶、太冲) 4、面瘫病(取穴: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 谷。) 5、肩凝症(取 穴:肩髃、肩髎、肩前、阿是穴、 条口) 6、腰痛病(取 穴:肾俞、腰夹脊、委中、阿是穴 )
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 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5-10分钟。
拔罐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2、患有出血性疾病者。 3、肿瘤患者。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 5、孕妇。 6、高热抽搐者。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 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 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