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随者到超越者——中兴通讯的财报分析专业:投资系院系:金融学院班级:公金q1041学号:100306012姓名:李晟一:集团背景分析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通过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
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
2009年,中兴通讯无线通信产品出货量跻身全球第四,其中CDMA产品出货量连续4年居全球第一,固网宽带接入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光网络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三,手机产品累计出货超过2亿部,并全面服务于欧美日高端市场的顶级运营商。
自2005年以来,中兴通讯营业收入实现了超过29%的年复合增长率,2010年超过7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商、第六大通信终端厂商。
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并引领全球通信行业技术革新。
公司在美国、法国、瑞典、印度、中国等地共设有15个全球研发机构,2.5万名国内外研发人员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并取得3万多项专利申请。
公司依托分布于全球的107个分支机构,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服务于全球百强运营商中的59家。
中兴通讯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
我们运用通信技术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我们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为实现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
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和救助行动,参加了印尼海啸、海地及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并成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关爱儿童专项基金”。
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致力于引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应对全球通信领域更趋日新月异的挑战。
二:行业与战略分析(1)电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电信的投资重点放在了光纤网络和网络融合上。
中国电信今年进一步提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具体的建设目标是:在南方城市,2013年全部实现20M接入,2015年后实现光纤全覆盖,光纤入户覆盖率将在3年内实现翻番。
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行业,电信业的发展起着拉动经济增长“倍增器”、“助推器”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收入增速为10.1%,超过了今年上半年GDP9.6%的增速,这是自2007年以来电信业收入增速首次超过了GDP增速。
而在2007年之前,我国电信业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并一直领先于GDP增速。
4年之后,电信业再次跑赢GDP,是什么原因在驱动增长,这种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3G和宽带业务驱动发展2007年之后,电信业进入平缓增长期,“按照生命周期曲线来看,电信业是处于饱合期,而非增长期。
在这样的判断下,增速放慢是正常的。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电信资费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下降速度,同时市场竞争激烈,这都是增速下降的原因。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说。
3G牌照发放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逆转,3G用户数带动了移动用户数总量的增长。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3G用户数已经达到8051万户,专家认为,下半年将突破1亿用户。
智能手机销量与3G同步增长,苹果商店、MM商城、沃商城、天翼商城等应用商店带来了创新的移动数据业务,推高了用户的ARPU值。
与此同时,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电信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宽带用户数在上半年新增了1548万户,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总数已经超过7000万。
电信业收入从去年已经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10年的4个季度中,电信业收入增速依次为5.3%、6.5%、6.8%和7%。
电信业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今年第一季度两者间仅相差0.4个百分点。
运营商对3G和光纤宽带网络的投资保障了这一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说:“全行业统筹推进光纤宽带网络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等重点领域协调发展。
上半年,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同比增长56.5%。
”据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底,3G基站总数72.7万个,已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
运营商投资战略各有侧重“在3G牌照发放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向3G甚至4G的投资力度都比较大。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时企业在投入时也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中国移动注重网络优化,在2G/3G融合组网上做了许多投资;中国联通重视终端市场,在终端市场的投资力度最大;中国电信则更多的投向了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而且目前这种投资的势头并没有减弱。
”2011年中国移动的3G投资主要用于继续加强3G网络优化和扩容,加强GSM和TD 的互联互通,同时大量建设WLAN网络以分流现有移动网络流量,并提出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协同发展策略,提高网络利用率,降低网络运营成本。
特别是加强了对一些偏远地区的3G网络建设。
据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周建明透露,到今年年底中国移动TD-SCDMA基站总量将达到26万个。
中国移动还牵头组织了在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杭州已经展开的TD-LTE规模网络测试。
中国联通则对WCDMA终端进行了大量补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除了明星手机iPhone 以外,还针对千元智能手机进行产业引导并加以补贴,以包括“预存话费送手机”和“购手机入网送话费”两种模式在内的合约计划吸引消费者。
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超过20%,3G用户的ARPU值达到117.5元,由于补贴而导致的利润下滑幅度已经大幅收窄,盈利水平正逐步走出低谷。
中国电信的投资重点放在了光纤网络和网络融合上。
中国电信今年进一步提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具体的建设目标是:在南方城市,2013年全部实现20M接入,2015年后实现光纤全覆盖,光纤入户覆盖率将在3年内实现翻番。
业务模式创新成为支点如何保持电信业持续增长?曾剑秋说:“对电信业而言重要的事情一方面是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另一方面要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推出更多的新业务,这才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没有业务、没有产品、没有消费者的选择就没有发展后劲。
”据统计,电信运营商上半年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非话业务上实现收入2213亿元,同比增长了17.2%,信息服务领域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但在运营商转型战略初见成效之时,也面临着行业生态发生变化带来的挑战。
面对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爆发式增长,运营商被管道化,巨大的数据流量并没有带来相匹配的收入,却带来网络扩容和升级的巨大压力。
变化中,行业正在“洗牌”。
一批从移动终端切入的IT企业正在努力掌握从用户端到服务端紧密衔接的利益链条,这条利益链上运营商被边缘化。
运营商要想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精耕自身优势,并围绕这一优势创新商业模式。
进行流量管理、开放能力平台是目前运营商所做的两大努力。
支撑流量管理的智能管道技术在快速发展,上海贝尔高级副总裁刘钧告诉记者,现在智能管道市场的规模并不大,但增长非常快,一年间,运营商一些省级分公司相关采购已经从零上升到几千万元的规模。
在能力开放方面,与中国移动8大基地相似,中国电信也推出了8个基地,将网络能力整合之后进行集约化运作,成为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但目前,流量管理和开放能力平台都处于试验和探索期,还没有出现极具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商业模式、创新业务,因此电信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撑还不稳固。
二:中兴通讯的战略环境分析1.swot分析1.中兴的独有优势1.1品牌软实力---极易对客户形成信赖、自豪等情感型谈判砝码:内部管理、工作流程等成熟稳固。
1.2庞大的行业客户资源---运营商、军队、交通部门、医疗部门….1.3强大的应用软件和网络平台----3000研发队伍锤炼的结果,先天具备较为强大的集成能力。
1.4深入的行业应用理解---基于其它业务过程对各应用行业的深入理解提供详解的解决方案,行业需求把握能力较强。
1.5雄厚的资金实力---给产品技术研发、市场运作、营销费用等留下足够空间。
2:劣势分析2.1 RFID技术积累根基不深----相对远望谷而言,其3、4年的技术积累还是略显微薄。
2.2尚没有实质性的支柱应用—中兴还没有哪个应用能像铁路之于远望谷一样提供稳定、持续的现金流。
一句现有信息判断,中兴的支柱应用可能会出现在军队、车辆、移动支付方面。
2.3细分市场还不足够宽广----对比远望谷,中兴产品线还没有涉及图书馆、畜牧及食品安全、烟草物流、电子票证、服装管理等细分市场。
3.中兴的独有机会3.1抢占国家标准---超噶破频防冲突算法等标准提案。
3.2移动支付---运营商鼓吹“物联网”,并将移动支付纳入物联网框架;而各大运营商均是中兴的长期合作的大客户。
同时,中兴相关的产品线较为丰富。
3.3ETC----强大的网络化应用软件和周边设备,项目整体城建能力以及良好的政府关系,为其ETC市场提供强大支持。
4.中兴对远望谷的威胁4.1挑战行业龙头地位,在整体业RFID务销售收入、价格产品性能方面会最先受到挑战;4.2千万级以上的大项目,特别是涉车、资产方面的应用;4.3人员稳定性,特别是销售人员和基层开发人员;4.4国家标准,特别是我国独有的频段内的技术标准和产品。
2.波特五力模型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星园模式体现了中兴同其战略合作伙伴的战略共生体关系。
在协作过程中,中兴同合作伙伴以竞争战略为中心,在产品研发、供应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进行广泛的协同;通过对人员、信息和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研发、管理和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兴及其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协同竞争力。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中兴最早开始直供试验是在2001年,在得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后,中兴就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寻找省级代理商,而此前它的产品一直依靠蜂星等6家全国总代理商进行销售。
此后,中兴同国美、迪信通、苏宁等零售连销店实行全国性的产品直供。
直供模式使得渠道更加扁平化中兴对于终端市场的掌控能力大大增强。
在终端的配合下,2006年头两个季度的大规模降价攻势收效明显。
从分销到直供的模式,预示着手机供应链由核心企业模式过渡到以终端为龙头的龙头企业模式。
3.新进入者的威胁1)规模经济中兴每年生产一亿多的手机,通过使用标准化,改变外壳,大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并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