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激发与引导

最新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激发与引导


• 参考书目:
–李洪玉 何一粟著《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 版社; –【美】Barbara L. McCombs等著《学习动机的 激发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美】山姆·戈尔茨坦,南希·马瑟著:《开 发学习潜力: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 –儿童观方面的书籍
• 我感动:
–大家愿意花时间来了解学生 –大家愿意为我们的学生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爱心 –在座的各位为学生做的一切 –……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
• 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 (理想、信念)、意志、兴趣、自信心、情感 等非智力因素,它对学习能起到发动、维持、 调节等作用,是学习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影响 因素之一。
学生为什么从学习中逃走
• 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相信我们 仍会记起孩子在两、三岁时好提问、对外 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境,但为何随孩子年 龄增长,有许多孩子会渐渐丧失内在的学 习动力?
如何宣讲此专题
• 你对学习的了解和热爱 • 你在学习中的挣扎与超越 • 能够既感受到学习在现实层面带来的益处, 更能够从表达生命的层面上去经验、看待 学习 • 不要陷入技术泥潭,关键是观念更新
• 对教师宣讲的要点:
–学生是人; –态度胜于技巧; –照顾到学生的学习风格; –教师的尊重态度; –安全氛围; –不同的教学形式——好玩、新奇、挑战……
• 教师
–确立学生和自己都是人的信念 –角色的转变:促进者、陪伴者,帮助学生激发 其固有的学习动机,提高其自我决定的潜能; –形成尊重学生差异、尊重他们不同的学习风格 的意识和态度 –意识到自己对学生学习欲望和态度的影响作用 –形成变革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
• 家长
–确立适切的子女观 –认识体悟学习对子女的生命意义 –成为子女面对学习困难的支持源而不是压力源 –了解协助子女面对学习困难的支持源 –初步掌握“玩”学习的策略方法
力量抗衡(满足 被认为有能力的 需要)
报复(满足被 重视的需要)
自认为能力不 足(放弃一切 努力)
课堂小丑 ;讨厌的 学生;无 助的学生
叛逆的学 生;顽固 的学生
破坏型学 生;反抗 型学生; 玩世不恭 的学生
社会性适 应不良学 生;消极 学生;懒 惰的学生
学生偏差行为类型与走向
有用的 无用的
被动破坏 懒惰 行为目 的 获得注 意 获得权 利 报 复 主动建设 被动建设 主动破坏 成就 骚扰 乖巧可爱
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激发和引导
南京晓庄学院 李建军
江苏省委宣传部 万场心理健康教育宣讲
本专题目标
• • • • • 确立人性化的儿童观、学生观 了解学习的丰富涵义 体验、认识学生逃离学习的动因 感悟、认识学习的生命意义 初步掌握激发与引导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 策略方法
不同宣讲对象的目标
• 学生:
– – – – 感悟学习对自己的生命意义 觉察自己逃离学习的内在动因 初步确立“玩学习”的意识 初步掌握“玩学习”的策略方法
学生最担心的是成人的拒绝和抛弃
学生最怕的是失败
失败意味着能力不足 学生常常把自我价值与能力等同 厌学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厌学的保护作用是避免遭受失败带来的痛 苦
Company Logo
从社会来说
• • • • • 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的模式受到挑战; 金融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就业形势严峻、生存焦虑加剧; 读书改变命运不再是真理……
• 对家长宣讲的要点: –恰当地爱孩子; –不要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竟人生梦想的工具 ; –倾听理解支持孩子做孩子的后盾; –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 对学生宣讲要点:
–学习对自己的生命意义; –学习观: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生必须对自己 的学习负责。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 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 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 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学生应当是自我 指导、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学习者; –如何“玩学习”; –怎样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
反叛
行为不当
固执
抗拒 无助
自暴自 弃
a.
b.
c.
• 人性深处的渴望:如果得到满足,他们的 生命会得到滋养,他们会更有生命的活力 ,也更愿意去从事给他们带来满足的各种 活动,包括学习;若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甚 至被挫败,消极情绪,不安全感,得到自 我证实,片面的信息加工方式,出现各种 困扰。
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
本专题内容
学习 是什么
学生为什么从 学习中逃走
学习可以给学 习者带来什么
学习内在动力 的激发和引导
学习与学习动力
• 学习
–广义:从广义的角度看学习,包括学会知识、 学会技能、学会生活、学会快乐、学会与人相 处、学会学习。如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是有很 强的学习能力的。 –狭义:指学生在学校教育刻意设计的教育情境 中,学习到态度、有价值的知识和良好习惯等 。
• 你认为人性深处的渴望有哪些?
美国心理学家德瑞克斯的需求导向理论
学生安全感的需要、被接纳 需要、被重视的需要、被认为 有能力的需要。 学生基本需要

是 否 满 足

自尊、韧性
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 学习、生活中的各种 问题和困难。
以消极的方式寻求满足
寻求关注(满足 被接纳,被认为 有能力的需求)
–态度:眼神、表情、语音语调 –课堂提问的次数、反应与处理 –师生关系本身的压力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作业的批改方式 –……
• 学习中的责任与自由
–责任承担中的难题:家长签字…… –自由:选择、做自己、学自己想学的专业、学 习的方式方法、做作业的时间分配……
• 重结果甚于过程:
从家长来说
• • • • 未竟人生愿望的实现; 生存的压力; 过不去的“面子”坎; 角色的错位:法官、侦探……学生失去了 爸爸妈妈。
从学校来说
• 师源性痛苦体验:
–我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的学生是否感到舒适? –教师在课堂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动 力产生影响:讲课的方式,布置的练习类型, 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以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还是独立完成任务等; –教师职业理想的丧失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