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ppt 60页)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ppt 60页)


dU d
——自用资源的数量
要素供给原则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dU d
=
ddYU• W

dU/d dU/dY
=W
假定“收入的价格”为Wy, Wy = 1,则:
dU/d dU/dY
=
W Wy
与消费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一样:
MUX1 MUX2
=
PX1 PX2
3、劳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M C dTC (Q ) dQ
M FC L

dTC (L) dL
– MRP与VMP 产 品 市 场 不 完 完 全 全 竞 竞 争 争 时 时 ,V , M V P M PM R M P R P
–MFC与AFC 要 素 市 场 不 完 完 全 全 竞 竞 争 争 时 时 ,M , F M C F C A F A C F C
131.0
7
18.5
14.9
129.5
104.5
6
18.0
13.3
108.0
79.5
5
17.5
11.2
87.5
56.0
4
17.0
8.5
68.0
34.0
3
16.5
4.5
49.5
13.5
200
160
120
80
40
VMP
0
L MRP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要素供给
第七章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
主要内容: 1、生产要素及其种类 2、生产要素需求 3、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价格决定 4、欧拉分配定理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5、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为什么要研究要素市场?
上一讲分析的是不同的市场结构的企 业决策,即企业对商品价格和数量进行决 策,但在那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生产要 素的价格被假定为既定,并没有说明收入 和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MRP,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收益产量。指增加 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MRP=MPP×MR
VMP,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 量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VMP=MPP×P
2、成本方面的概念
MFC,边际要素成本,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 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AFC,平均要素成本,指购买一单位要素所花 费的成本支出。
7.2.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厂商的利 润最大化原则在生产要素运用方面的表现:
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收益方面的概念
MPP,边际物质产品或边际物质产量,又称边 际产品或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 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
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平均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L
VMP=MPP×PMRP=MPP×MR AFC
MFC
1
80
80
2
80
80
3
200
188.5
80
80
4
175.5
159
80
80
5
152
131
80
80
6
129.5
104.5
80
80
7
108
79.5
80
80
8
87.5
56
80
80
9
68
34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VMP=MPP×PMRP=MPP×MR
200
200
180
180
160
160
140
140
120
120
100
100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7.2.3 完全竞争条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VMP=MRP=D表
VMP = MRP
示完全重合的边际产品
价值曲线和边际收益曲
W
线,就是厂商的劳动需
∴ MRP<VMP
要素投入量 总产量
L
TP
3
33
4
42
5
50
6
57
7
63
8
68
9
72
10
75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MPP
P
MR VMP=MPP×P MRP=MPP×MR
10
20.0
18.9
200.0
188.5
9
19.5
17.7
175.5
159.0
8
19.0
16.4
152.0
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其生产者和使用者都是厂商
7.2 生产要素需求
7.2.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7.2.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7.2.3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7.2.4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7.2.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第一,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厂商对生 产要素的需求,叫做引致需求。 第二,共同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可以叫做联合需求或 共同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 赖的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与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有何不同?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这一基本原则在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 组合中表现有所不同。
MR=MC 相对于产品的产出量而言
MRP=MFC 相对于要素的投入量而言
注意几点区别
MR与MRP
MC 与MFC 以劳动为例,
M R dT R (Q ) dQ
dTR (L ) M R PL d L
• 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 程中去的产品,这类要素的所有者是厂商,厂商提 供中间生产要素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7.1 生产要素及种类
生产要素的概念 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原始生产要素包括以下四种: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
中间生产要素
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 取决于要素价格及其拥有的要素数量,所 以有必要研究要素市场。
7.1 生产要素及种类
• 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 做生产要素。
• 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 中间生产要素(或者叫中间产品) 原始生产要素。
•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提供要 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L
VMP=MP×PP MRP=MP×MR
AFC
MFC
1
200
200
80
80
2
180
180
80
80
3
160
160
80
80
4
140
140
80
80
5
120
120
80
80
6
100
100
80
80
7
80
80
80
80
8
60
60
80
80
9
40
40
80
80
10
20
20
80
80
W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MFC或VMP=W
W1 W2
求曲线,厂商的劳动需 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为负。
W3
劳动需求曲线之所以
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VMP 劳动的边际产量随劳动
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
O
L1 L2 L3
L
图7-1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7.2.4 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 MR<AR=P VMP=MPPP MRP=MPPMR
(1)替代效应 ——闲暇的代价(即闲暇的机会成本)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大,
因而劳动者愿意以增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
(2)收入效应 ——闲暇的价值(即闲暇的效用)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大,因
而劳动者不愿意以增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甚至愿意 减少劳动时间以增加闲暇。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的供给曲线的 特点。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 ∵ MR=AR=P ∴ MRP=MPPMR=MPPP=VMP
要素投入量 总产量
L
TP
1
10
2
19
3
27
4
34
5
40
6
45
7
49
8
52
9
54
10
55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MPP
P
10
20
9
20
8
20
7
20
6
20
5
20
4
20
3
20
2
20
1
20
边际收益 MR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劳动市场的供给
实质上劳动收入与闲暇(自用资源)之间的选择。
如果要素供给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 增加要素供给、减少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
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减少 要素供给、增加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留自用 的边际效用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要素供给增加——收入增加——效用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