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专题 PPT
长江中下游平 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 长形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 50 米以下,下游 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 10 米以下),河湖密 布,为著名水乡
28
中国的气候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 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①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
冬 季 1 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 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 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 至秦岭-淮河一线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 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 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 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 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一年一熟。青稞等
31
32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名称
内容
空 间 分 布 规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
律
内陆逐渐渐少
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
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
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
水稀少
时 季 节 变 降 水 季 节 分 配 不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
6
阶梯
海拨
主要地形 代表地形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近海大陆架 深度不足200米 岛屿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7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8
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4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塔里木盆地1000米—2000米
4000米 青藏高原
500米 以下
5
界线及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四川、准噶尔、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山东、东南丘陵
中 国 地 理专 题
1
2
80 °E 9O°E
120°E 130 E°50°N
乌鲁木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黑龙江
哈尔滨
甘
° ° ° 100
E 110
呼和浩特
内E 蒙古河自北京治北区辽沈长宁阳春吉林40
N
青
西藏自治区
拉萨
太原 天津
海 西宁
银川 宁
陕 兰州自夏 肃 西 河南 安 江苏 治区
西安
山 西
石家庄
返1回3
判断下列编号代表的山脉?
1
2
11
13
3
9
4
14
8
5 23 16 22
6
7
21 17
18
10
19
12 15
20 24
14
大
阿尔泰山
兴
天山山脉
安长 岭白
阿尔金山
阴山山脉 燕山
山 脉
贺
太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兰 山
巴颜喀拉山 秦岭
行 山 脉
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济南
山东
郑州
合 肥 南京
30°N
成都
四川
重庆
湖北 武汉 徽 杭州
长沙
南昌 浙江
云南
昆明
贵州 湖南 江
贵阳
西
广西自治区 广东
福建
福州
台 台北
湾
南宁
广州
海口
° 20 N 3
海南
中国的地形
一、复习技巧: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 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12
气候: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
推进,使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河流: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水能: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阶梯交界处可以
建设水电站。
交通: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东西的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是阶梯 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巨 大障碍
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 布雪山连绵
内蒙 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
古高 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 1000 米左右 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
原 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型
黄土 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 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 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 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1000-2000 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黄 土分布区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 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 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 米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 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
25
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名称 塔里木 盆地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四川盆 地
黄土高原
南侧
北侧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汉中谷地
黄土高原
两广丘陵 柴达木盆地
江南丘陵
河西走廊
24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
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要特征
青藏 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 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 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 米以上,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的
四大盆地一览表
返18回
我国第三大平原, 东西呈我狭国长第形二,大地平势原低,平海,拔典多型在的50“M以水下乡,”地和势“平鱼坦米之19乡
三大平原一览表
返20回
返21回
80E° 9OE° 100E° 110E°120E° 130E° 50N°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华 北 黄土高原 平 原 四川盆地
间化
均,降水集中在 5 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
变
月到 9 月的夏秋季 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变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
化
大,南方较小,北 成的
方较大,西北干旱
地区最大
降 水 的 南 北 北方:降水少,雨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
差异
季短;南方:降水 规律决定的。
(3)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27
[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④发展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
海平面
西高东低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推 进
海平面
东高西低则会阻碍暖湿的海洋气流向内陆推
进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刘家峡水 电站
二滩水电 站
阶
梯
小浪底水
交
电站
界
处
水
电
站
示
意
图
三峡水 电站
11
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 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2/3))
多,雨季长
影响 东南部湿润,愈向 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 繁,夏季风强或来 的早,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或来的 晚,南涝北旱
形成北方的春旱、 夏涝;江淮地区的 梅雨和伏旱 33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 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 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 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3400-4500℃ 1600-3400℃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高原气 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 西部
<2000℃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 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 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 葡萄等)的主产区。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玉米、谷子、高粱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 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
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 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
带来大量降水。
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干湿 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2辐9 射 强